不要讓食物變成你的藥物,不要讓藥物變成你的食物。
藥食種類繁多,而其五色、五味及寒熱補瀉之理,皆稟于五行,從這個意義上說,藥物與食物間的原理並無二致。
本書從中醫藥食的起源開始,對中醫藥食學與易學的關系、歸經理論、象形藥食與象義藥食、五味的宜與忌、中醫藥的基本常識、方劑的配伍原則,以及進補的一般方法、常用的藥食選擇等,也作了盡可能貼近生活的介紹。
由于近代以來我們已經習慣于以西方實證科學作為唯一的標準,兼之對中醫理論——陰陽五行學說缺乏基本的闡釋與論證,致使人們對作為一個獨立科學體系的中醫產生了許多不必要的混亂,故此,本書特從世界觀和方法論的層面,對其進行了疏理,相信會對大家認識和理解中醫及其藥食學說有所助益。
目錄
引言
中醫藥食的起源
中醫藥食理論與易學的關系
“道地藥材”與“司歲備藥”
“取象比類”與“同氣相求”
象形藥食與象義藥食
扣藥的性能
“四氣”與“五味”
中藥的升、降、浮、沉
中藥理論中的“歸經”
易學的損益學說與藥食養生
五髒與五昧
五髒與五味
五味的“宜”與“忌”
中醫藥的基本常識
中藥的毒性與品性
中藥的命名
中藥的采集與保存
中藥的炮制
中藥制劑的配制與貯備
方劑配伍法則——君臣佐使
“七方”與“十二劑”
方藥的劑型與種類
用藥禁忌
服藥期間的食物禁忌
妊娠用藥禁忌
“七情合和”與“畏”、“反”
“十八反”與“十九畏”
進補的法則
什麼叫進補
什麼叫虛證
氣虛及其常用藥食
血虛及其常用藥食
陰虛及其常用藥食
陽虛及其常用藥食
常用的補法
溫補法
清補法
平補法
合理的進補方法
進補為什麼一般首選冬季
什麼叫冬病夏治
常用食物與補養
玉米
小麥
粳米
馬鈴薯
赤小豆
綠豆
扁豆
落花生
黃豆
山藥甘薯
蘑菇
豬肉
牛肉
羊肉
雞肉
鴨肉
兔肉
鱉
鯉魚
鯽魚
飲食宜忌
辛辣
生冷
油膩
海腥
發物
草木各得—太極論
中醫藥食的起源
中醫藥食理論與易學的關系
“道地藥材”與“司歲備藥”
“取象比類”與“同氣相求”
象形藥食與象義藥食
扣藥的性能
“四氣”與“五味”
中藥的升、降、浮、沉
中藥理論中的“歸經”
易學的損益學說與藥食養生
五髒與五昧
五髒與五味
五味的“宜”與“忌”
中醫藥的基本常識
中藥的毒性與品性
中藥的命名
中藥的采集與保存
中藥的炮制
中藥制劑的配制與貯備
方劑配伍法則——君臣佐使
“七方”與“十二劑”
方藥的劑型與種類
用藥禁忌
服藥期間的食物禁忌
妊娠用藥禁忌
“七情合和”與“畏”、“反”
“十八反”與“十九畏”
進補的法則
什麼叫進補
什麼叫虛證
氣虛及其常用藥食
血虛及其常用藥食
陰虛及其常用藥食
陽虛及其常用藥食
常用的補法
溫補法
清補法
平補法
合理的進補方法
進補為什麼一般首選冬季
什麼叫冬病夏治
常用食物與補養
玉米
小麥
粳米
馬鈴薯
赤小豆
綠豆
扁豆
落花生
黃豆
山藥甘薯
蘑菇
豬肉
牛肉
羊肉
雞肉
鴨肉
兔肉
鱉
鯉魚
鯽魚
飲食宜忌
辛辣
生冷
油膩
海腥
發物
草木各得—太極論
序
“草木有情皆入藥”,中藥又稱“本草”,其產生可以上溯至遠古,在傳說中,炎帝神農痛民之疾遍嘗百草,黃帝軒轅孜孜不倦師學于岐伯9從而使藥典得以垂于後世9方劑能夠救患于黎民。其後復經數千年仁人志士田嘗身試,甚至不乏以命寄筆者的奉獻,遂使羽毛鱗介、根睫花實成集于蘊含著自然之道的這個龐大體系之中,對整個民族的繁衍生息作出了不可磨滅的巨大貢獻。
而中醫藥食學說則是以中醫藥學的理論為基礎,以“不治已病治未病”為原則,對飲食物性(氣)味的準確把握與自覺運用。與中藥一樣,中醫藥食學也是先民們在易學陰陽五行學說指導下,在長期的生活實踐中歸納所得。
藥食同源,藥食互用,二者間並不存在嚴格的界線,它們凝結著我們的祖先對自然的探索,對生命的體認,和對健康長壽的追求,它既有嚴謹完整的理論體系,又有豐富的實踐經驗,被譽為中華民族優秀文化中的瑰寶,在人民群眾中有著廣泛的基礎。
中醫藥食首重氣味,其中氣為陽,味為陰。根據易學原理,輕清之氣生于天,依四季變化,于是藥食有寒熱溫涼四氣。重濁之味生于地,依五行所屬,藥食有酸苦甘辛咸五味之別。
四氣又稱四性,即寒、熱、溫、涼,其中溫熱與寒涼屬于兩類不同之性。若以陰陽歸納,則寒涼屬陰,溫熱屬陽,藥食的這一屬性是與疾病的屬性相對而言的。寒涼之藥能治療陽證、熱證,多具清熱瀉火之功。溫熱之藥能治療陰證、寒證,多具溫里補陽之功。也即《黃帝內經》中所說的“寒者熱之,熱者寒之”原則。
五味為酸苦甘辛成,其中辛味能散能行,具有散表邪、祛風寒、行氣血、散結開竅之功;甘味能補能緩,具有補益、和中、緩急之效;酸味能收能澀,具有收斂固澀之功;苦味能燥能泄能堅,具有清熱、瀉火、燥濕、泄降作用;咸味則能軟堅潤下,具有軟堅、散結、瀉下之功。
五味與五髒的對應規律為心喜苦味,肺喜辛味,肝喜酸味,脾喜甘味,腎喜咸味。過食苦鼓掌,會使皮膚干燥而毫毛脫落;過食辛味,會使筋拘而爪甲枯槁;過食酸味,會使肌肉堅厚而口唇皺縮;過食甜味,就會使骨骼疼痛,頭發脫落,等等。
以此作為脈絡,本書從中醫藥食的起源開始,對中醫藥食學與易學的關系、歸經理論、象形藥食與象義藥食、五味的宜與忌、中醫藥的基本常識、方劑的配伍原則,以及進補的一般方法、常用的藥食選擇等,也作了盡可能貼近生活的介紹。
由于近代以來我們已經習慣于以西方實證科學作為唯一的標準,兼之對中醫理論一陰陽五行學說缺乏基本的闡釋與論證,致使人們對作為一個獨立科學體系的中醫產生了許多不必要的混亂,故此,本書特從世界觀和方法論的層面,對其進行了疏理,相信會對大家認識和理解中醫及其藥食學說有所助益。
而中醫藥食學說則是以中醫藥學的理論為基礎,以“不治已病治未病”為原則,對飲食物性(氣)味的準確把握與自覺運用。與中藥一樣,中醫藥食學也是先民們在易學陰陽五行學說指導下,在長期的生活實踐中歸納所得。
藥食同源,藥食互用,二者間並不存在嚴格的界線,它們凝結著我們的祖先對自然的探索,對生命的體認,和對健康長壽的追求,它既有嚴謹完整的理論體系,又有豐富的實踐經驗,被譽為中華民族優秀文化中的瑰寶,在人民群眾中有著廣泛的基礎。
中醫藥食首重氣味,其中氣為陽,味為陰。根據易學原理,輕清之氣生于天,依四季變化,于是藥食有寒熱溫涼四氣。重濁之味生于地,依五行所屬,藥食有酸苦甘辛咸五味之別。
四氣又稱四性,即寒、熱、溫、涼,其中溫熱與寒涼屬于兩類不同之性。若以陰陽歸納,則寒涼屬陰,溫熱屬陽,藥食的這一屬性是與疾病的屬性相對而言的。寒涼之藥能治療陽證、熱證,多具清熱瀉火之功。溫熱之藥能治療陰證、寒證,多具溫里補陽之功。也即《黃帝內經》中所說的“寒者熱之,熱者寒之”原則。
五味為酸苦甘辛成,其中辛味能散能行,具有散表邪、祛風寒、行氣血、散結開竅之功;甘味能補能緩,具有補益、和中、緩急之效;酸味能收能澀,具有收斂固澀之功;苦味能燥能泄能堅,具有清熱、瀉火、燥濕、泄降作用;咸味則能軟堅潤下,具有軟堅、散結、瀉下之功。
五味與五髒的對應規律為心喜苦味,肺喜辛味,肝喜酸味,脾喜甘味,腎喜咸味。過食苦鼓掌,會使皮膚干燥而毫毛脫落;過食辛味,會使筋拘而爪甲枯槁;過食酸味,會使肌肉堅厚而口唇皺縮;過食甜味,就會使骨骼疼痛,頭發脫落,等等。
以此作為脈絡,本書從中醫藥食的起源開始,對中醫藥食學與易學的關系、歸經理論、象形藥食與象義藥食、五味的宜與忌、中醫藥的基本常識、方劑的配伍原則,以及進補的一般方法、常用的藥食選擇等,也作了盡可能貼近生活的介紹。
由于近代以來我們已經習慣于以西方實證科學作為唯一的標準,兼之對中醫理論一陰陽五行學說缺乏基本的闡釋與論證,致使人們對作為一個獨立科學體系的中醫產生了許多不必要的混亂,故此,本書特從世界觀和方法論的層面,對其進行了疏理,相信會對大家認識和理解中醫及其藥食學說有所助益。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
新書87折$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