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大變革與中國對外大戰略

全球大變革與中國對外大戰略
定價:258
NT $ 77
  • 作者:梁守德
  • 出版社:世界知識出版社
  • 出版日期:2009-07-01
  • 語言:簡體中文
  • ISBN10:7501235872
  • ISBN13:9787501235872
  • 裝訂:平裝 / 419頁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內容簡介

這是2008年全國高校國際政治研究會第六屆年會召開時與會專家學者所提交論文匯編成冊的學術著作。

作者來自北京大學、外交學院、中國政法大學、復旦大學、解放軍國際關系學院、南京大學、解放軍外國語學院、浙江大學、上海師範大學、上海外國語大學、蘭州大學、遼寧大學、北京師範大學、暨南大學、青島大學、蘇州大學、對外經濟貿易大學、淡江大學、湘潭大學和上海社會科學院等院校及相關學術單位。內容涉及到全球化與全球變革、全球大變革與國際政治理論、全球大變革與中國對外大戰略等。
 

目錄

第一部分 全球化與全球變革
【蔡拓】
全球化觀念對中國對外戰略的影響——對改革開放的另一種審視
【高蘭俞正梁】
實力戰略的變革︰硬戰略抑或軟戰略
【鈕漢章】
略論世界的新民主治理
【洪郵生】
當代主權概念及其內在統一性︰一種綜合主權觀
【許嘉】
冷戰結束前後核不擴散機制困境比較
【余瀟楓王江麗】
綠色正義︰生態安全與生態文明的價值之維
【朱新光】
中亞可控民主政治新探
第二部分 全球大變革與國際政治理論
【章前明】
英國學派與新自由制度主義︰兩種制度理論
【韋宗友張勝勇】
無政府文化與制衡
【熊文馳】
新保守主義的”政治”概念與城邦傳統
【楊恕曾向紅】
轉型世界體系中的”反美主義”及其意義
【徐坡嶺】
試析經貿維度對國際關系結構的影響一以俄歐美關系為例
【朱杰進】
全球正義與國際制度設計︰以國際刑事法院為例
第三部分 全球大變革與中國對外大戰略
【楊闖】
冷戰後國際關系特點和中國與國際體系的變化
【張勝軍張久安】
世界大變革與中國外交面臨的新課題
【張振江】
中國的全球化與全球化政策
【余萬里】
構建中美民主對話的橋梁
【劉中民】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中東外交的發展與轉型
【丁金光】
中國與非洲國家環境合作的現狀和特點
【簡軍波】
“非洲問題”下的中美歐三邊關系
【鈕菊生】
冷戰後東北亞國際秩序的重構
【王志民】
公民社會的形成與中國外交理念的轉變
【魏萼】
中國經濟崛起的世界主義——“貧窮于富足之中”的陷阱
【鄭先武】
區域間主義與“中國模式”
【楊國慶】
中國影響世界的渠道演變及其內在邏輯
【朱陸民】
對國際關系研究與中國外交的幾點思考
 

中國高校(含軍事院校和黨校)國際政治研究會,經過十年“磨創”辛勤籌各,終于在2003年正式誕生。從那時起,研究會每年舉辦一屆年會,同時舉行學術研討會和學科建設研討會,出版論文集,追蹤國際環境的新變化和國際形勢的新發展,系統探討不斷涌現出來的新趨勢、新課題,總結學科建設的新經驗,記錄了各地高校國際問題的教學和研究成果,有力地推動了中國國際問題(包含國際政治學、國際關系學、世界政治經濟學、世界社會主義學、外交學等)學科建設的強化和深化,標志著中國國際問題學科開始進入世界學科之林,佔有自己的一席之地。

研究會是中國高校(含軍事院校和黨校)從事國際問題教學與研究學者進行廣泛聯系和交流的平台,其主要任務是建設中國國際問題學,努力顯現中國特色,突出中國風格,弘揚中國氣派,建立中國學派。研究會的成立正處于冷戰後國際環境的大變動、大調整時期,“生逢其時”。中國的和平與發展戰略也要求中國國際問題學科加強建設,大展宏圖。當前中國高校國際問題學科領域的三支隊伍︰研究馬克思主義國際問題學的學者、翻譯與評價西方國際問題學的學者,以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思想和科學發展觀與和諧世界觀為指導探索中國國際問題學科建設的學者,正在相互學習,取長補短,齊心協力,共同攻關。這是學科建設邁出的關鍵性的一步。

我在北京大學從教近45年,是中國高校最早從事中國國際政治學理論的教學和研究的學者之一,被學校聘為資深教授。我的最大特點是,從教近45年,始終堅持探索與研究學科的中國特色。現借給年會論文集作序的機會談談國際問題學科建設的中國特色問題。這雖然是至少說了20年的老課題,但覺得還有探究的必要,當然應力爭老題新作,盡量說些新話。

國際問題源于全球化,構建中國國際問題學科的起點,我認為要超越威斯特伐利亞體系的框架,拒絕西方中心論和絕對主權論,而以全球化中的國際社會為源頭和依托,以完整體系中的東方為視角,既突出國家主權,又重視代表國際社會的“球權”,顯現鮮明的中國特色。

人類歷史上有兩次全球化。早期全球化以資本主義的崛起及其殖民政策式的外向活動為主要內容。日漸形成的以殖民體系為依托的市場體系和國家體系必然具有掠奪性與統治性的特征。盡管資本主義犯下了種種罪行,但它是進步的不可避免的歷史進程。它將渙散無序的世界區分為東方與西方兩大塊,變成了以東西方為本源、以規則制度為紐帶、表現為市場體系和國家體系的多樣化統一的整體。它具有“雙重使命”,破壞的使命中有進步性,建設性的使命中也不乏掠奪性,對每個國家來說都是機遇與挑戰並存,其中充滿矛盾統一的辯證法。它既是資本主義的全球化,又催生了三胞胎︰民主主義、民族主義和社會主義。三胞胎內外互動,以美國獨立戰爭和拉美民族獨立運動、亞洲的覺醒、第一次世界大戰和俄國十月革命、國際聯盟的建立和盟約的制定、第二次世界大戰和世界反法西斯民主同盟以及聯合國的成立和聯合國憲章的通過、中國新民主義革命的勝利和歐亞社會主義國家的誕生、兩大陣營的對抗和美蘇爭霸為典型事件,其結局是多樣化資本主義(馬克思區分為“原生的”和“派生的”、 “轉移來的”資本主義)、多樣化的民族主義(不同文化表現)、多樣化的社會主義(不同國家特色)共處于以聯合國和國際貿易組織及其規章準則為紐帶的國際社會大共同體中。

……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3
    $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