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迅回憶錄(手稿本)》母親許廣平寫于五十年前的1959年8月,11月底完成,雖然不足十萬字,但對于當時已六十高齡且又時時被高血壓困擾的母親來說,確是一件為了獻禮而遵命的苦差事。看到她忍受高血壓而泛紅的面龐,寫作中不時地拭擦額頭的汗珠,我們家人雖心有不忍,卻也不能攔阻。文章完成後,起初在北京一本期刊《新觀察》上連載,1961年5月由作家出版社出版,第一版印刷二萬一千冊.當年9月第二次印刷,數目不詳。此書出版在當時影響可謂不小。它為廣大讀者、尤其是魯迅研究者提供了第一手的史料,但是也引起了一些學者質疑。造成這樣的結果一方面是作者對一些歷史事件與人物的認識存在局限性,另一方面應歸結于當時的寫作環境。正如許廣平在《前言》中所述,此書是在“社會主義風格的創作方法(就是個人執筆,集體討論,修改的創作方法)”下完成的,確切地說許廣平只是初稿執筆者,“何者應刪,何者應加,使書的內容更加充實健康”是要經過集體討論。
許廣平 《魯迅回憶錄》的作者許廣平先生(1898----1968)是魯迅的夫人,也是魯迅的學生、工作助手和生活伴侶。是本書主編周海嬰先生的母親。許廣平先生解放後,曾任全國政協常委、第一屆中央人民政府政務院副秘書長、全國婦聯副主席、中國民主促進會中央副主席和中國文聯主席團成員等職。
周海嬰 《魯迅回憶錄》主編周海嬰先生是魯迅和許廣平先生唯一的兒子。1929年9月生于上海。著有《魯迅與我七十年》等書。
1952至1960年在北京大學物理系學習無線電專業。,1960年起在國家廣電總局工作。原國家廣電總局副部級干部,無線電專家。現任十一屆全國政協委員;另任上海魯迅文化發展中心理事長,中國魯迅研究會名譽會長,北京魯迅紀念館、紹興魯迅紀念館、廈門魯迅紀念館名譽館長,北京魯迅中學、紹興魯迅中學名譽校長,中國魯迅研究室、上海魯迅紀念館顧問,中國無線電運動協會(CRSA)顧問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