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別「罐裝」走近真實(代總序)
序
第一章 准備開始
一、方法
二、項目
三、准備開始的一些指南
(一)規划的動機
(二)學程的聽眾
(三)學科教學的當前方法
四、問題討論:准備開始
五、學程設計的整體框架
(一)過程一產品
(二)課程一教學
六、問題討論:概念性框架
七、學程設計與課程開發之間的關系
(一)小組審議
(二)課程改編
(三)跨學科規划與差異性教學
(四)課程開發和教師思考
八、與標准相一致
九、得出初步的觀點
十、參考文獻
第二章 確立方向
一、確定方向意味着什麼?
二、圖解組織者
(一)網狀圖
(二)比較/對照模型
(三)連續圖譜
(四)問題一解決方法綱要
(五)循環
(六)因果相互關系圖
三、編制嘗試性學程綱要
四、預期學習結果
(一)鑒別預期學習結果
(二)對預期學習結果進行分類
五、形成中心問題
(一)探究導向
(二)鑒賞性導向
(三)問題導向
(四)決策力導向
(五)技能導向
(六)個人成長導向
六、問題討論:中心問題
七、概念圖
概念圖的說明
八、問題討論:畫圖(mapping)
九、敘事
探究故事
十、流程圖
十一、確定學生所在的位置
(一)具有不同背景的學生
(二)先前的知識
十二、多元智能
入門技能
十三、相關內容
十四、練習答案
十五、參考文獻
第三章 學程理論基礎的編制
一、價值觀和假設
二、問題討論:價值觀和假設
三、學程的理論基礎和學程規划的起點
四、一個學程理論基礎的組成部分
(一)問題
(二)學習者
(三)社會
(四)學科內容
(五)教育目標
五、學程的理論基礎在學程設計中的地位
學程理論基礎的示例
六、問題討論:學程的理論基礎樣例
七、小學學科單元的學程理論基礎
八、問題討論:學程的理論基礎
九、參考文獻
第四章 預期學習結果的提煉
一、預期學習結果陳述:格式和功能
(一)教學和教學規划
(二)溝通
(三)評價規划
(四)預期學習結果與行為目標
二、預期學習結果的分類
(一)理解力的分類
(二)技能的分類
(三)預期學習結果分類的綜合
三、闡明預期學習結果的指南
(一)認知的表達
(二)情感的表述
(三)認知技能的表述
(四)心理運動一知覺技能的表述
四、預期學習結果的優先事項
五、預期學習結果之間的整體平衡
六、小結
七、問題討論:預期學習結果
八、參考文獻
第五章 學程教學單元的編制
一、把預期學習結果組織為教學單元
(一)教學單元
(二)組織預期學習結果的基本原則
(三)組織指南
二、圍繞教學重心組織教學單元
(一)教學重心
(二)選擇可能的教學重心
(三)選擇最合適的教學重心
三、確定教學單元的題目
四、小學教學單元規划的組織和排序
(一)土著美國人的文化
(二)世界地理:子單元1——地圖入門
五、小學教學單元規划建議
六、問題討論:組織教學單元
七、參考文獻
第六章 學程單元的組織
一、單元的組織
二、其他的組織:一些例子
三、問題討論:單元大綱
四、范圍和序列表
五、練習答案
六、參考文獻
第七章 一般性教學策略的開發
一、有效的學習環境
(一)目標
(二)反饋
(三)動機
(四)風險承擔
(五)學習風格
(六)先前知識
二、學術任務
三、教學策略
(一)技能的教學
(二)認知的教學
(三)單元或學程的開始階段
(四)單元或學程的中間和結尾
(五)情感的教學
四、教學方法
五、一些例子
(一)例7.1:亞單元2——森林共同體的神奇
(二)例7.2:亞單元2——河流
(三)例7.3:亞單元2——詩歌的發音(1周半)
(四)例7.4:亞單元1——相機
一個關於坐標幾何的高中代數單元下的導論與兩個亞單元
(五)例7.5:亞單元3——畫二維線性方程圖
(六)例7.6:亞單元4——圖表的運算
六、學程規划步驟
七、問題討論:一般性教學策略
八、參考文獻
第八章 學程評價的規划
一、評價觀
(一)評價的作用
(二)結果的范圍
(三)利用信息改進學程
二、主要成效證據的收集
(一)認知
(二)情感
(三)認知技能
(四)心理運動一知覺技能
三、教育結果證據的收集
四、真實性評價方法
五、副成效證據的收集
六、學程整改
七、小結
八、問題討論:學程評價
九、參考文獻
跋
附錄A 殖民地時期的美國:五年級社會科課程
附錄B 西方藝術縱覽
附錄C 移民:六年級的社會科單元
附錄D 一二年級的一個公制度量單元
詞匯表
索引
譯者后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