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民的前途是中國經濟的大問題,7億農民在當前這場國際經濟巨變過程中經歷怎樣的轉化、掙扎和蛻變,將決定未來中國人的生活方式和生存理念。
在連續6年獲得農業豐收之後,如今已經到了在保障糧食安全的前提下大幅度調整農業生產和糧食庫存結構的關鍵時刻。
中國儲糧系統和先進國家之間存在很大的差距。為什麼我們還要在低水平上爬行?資金不是問題,技術不是問題,需求更不是問題,缺乏新鮮思路才是真正的障礙。
如何才能幫助農民增加收入,縮小貧富差距?
經過多年的摸索,作者有了比較豐富的經驗,相關的理論也較之前更為豐富,只要下決心,完全可能開創出農村建設的新局面。
本書采用的大量第一手資料和數據是國內目前同類書所沒有的。本書的許多觀點有助于農業政策的制定,並可啟發深化農業改革的思路。
目錄
序言
第1章 資源約束與增產潛力
中國的資源約束︰人多地少還缺水
中國增產糧食的潛力
全球糧食供給的潛力
第2章 農業生產結構調整
農產品背後的比較優勢
調整農業生產結構的準則
調整結構,少種大豆
增加飼料進口符合經濟規律
大量進口飼料會不會讓中國農民失業
農業生產結構調整的幅度
日本和韓國的糧食生產結構調整
第3章 大豆與大蝦
中國進口大豆推高了國際市場價格
進口大豆背後的故事
大豆進口與大蝦出口
美國農民具有生產大豆的優勢
為什麼中國農民不喜歡增產大豆
要不要對進口大豆反傾銷
大豆生產和市場格局
進口大豆是否受制于人
外資企業能不能控制大豆加工行業
第4章 儲糧于民,改革糧食儲運體系
糧食豐收後的煩心事
有沒有弄虛作假,有沒有碩鼠
被忽視了的糧食損耗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
糧食儲運改革要有魄力,要有新思路
儲糧改革是個系統工程
糧倉的產權與管理
農民具有超凡的創造力
糧食儲運系統改革勢在必行
附錄4A 化整為零,儲糧于民︰加拿大糧食儲運系統的啟示
第5章 開拓農民的玫瑰園
拷問玫瑰油
陷入低谷的玫瑰油產業
玫瑰油的利潤誘惑
玫瑰油生產中心的轉移
開發新產業的基本原則
中國玫瑰油產業的開路先鋒
香水業的壟斷限制了中國玫瑰油發展
解放思想,創建中國香水品牌
和巨人叫板的策略
第6章 從哪兒來的啤酒
啤酒的舶來史
啤酒產量的飛躍
啤酒人均消費量依然落後
中國啤酒增產的依據
啤酒產量預測模型
城鎮和農村人均啤酒消費的收入彈性
城鎮與農村人均啤酒消費量估算
估算啤酒消費總量
啤酒大麥的缺口和發展戰略
第7章 生物燃料是禍還是福
生物燃料引起的爭論
無法回避的石油危機
美國和歐盟大力開發生物燃料
生物燃料有沒有搶奪窮人的口糧
大量閑置耕地給生物燃料提供了發展空間
生物燃料的成本
生物燃料的後發優勢
非洲的饑荒和生物燃料
盡早布局,開發生物燃料
第8章 農村金融改革與村鎮銀行
農村金融的困境
農信社的不可改造性
絕對不要忽視金融改革中人的因素
打破框框,大膽創新
村鎮銀行頭上的緊箍圈
村鎮銀行的草根性
不能死者不得生
監管機構的內在激勵機制
改造和新建
奧森鐵律
第9章 農民窮和貧富差距
中國的貧富差距越來越大
三大差距,六種組合
貧富差距的地域因素
各階層居民收入差距
貧富差距中的城鄉因素
貧富差距與社會穩定
基尼系數的局限性
治理三大差距適用不同的政策
提高農民收入的關鍵在于就業
第10章 農村勞動力轉移
農村剩余勞動力和最低工資線
剩余勞動力的定義
剩余勞動力的估算方法
相差甚遠的各種估計
艱巨的歷史性任務
“勞工荒”是不是空穴來風
農村剩余勞動力轉移途徑
掃除阻礙農村剩余勞動力轉移的障礙
勞工荒與產業轉移
產業轉移規律與農村剩余勞動力轉移
參考文獻
第1章 資源約束與增產潛力
中國的資源約束︰人多地少還缺水
中國增產糧食的潛力
全球糧食供給的潛力
第2章 農業生產結構調整
農產品背後的比較優勢
調整農業生產結構的準則
調整結構,少種大豆
增加飼料進口符合經濟規律
大量進口飼料會不會讓中國農民失業
農業生產結構調整的幅度
日本和韓國的糧食生產結構調整
第3章 大豆與大蝦
中國進口大豆推高了國際市場價格
進口大豆背後的故事
大豆進口與大蝦出口
美國農民具有生產大豆的優勢
為什麼中國農民不喜歡增產大豆
要不要對進口大豆反傾銷
大豆生產和市場格局
進口大豆是否受制于人
外資企業能不能控制大豆加工行業
第4章 儲糧于民,改革糧食儲運體系
糧食豐收後的煩心事
有沒有弄虛作假,有沒有碩鼠
被忽視了的糧食損耗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
糧食儲運改革要有魄力,要有新思路
儲糧改革是個系統工程
糧倉的產權與管理
農民具有超凡的創造力
糧食儲運系統改革勢在必行
附錄4A 化整為零,儲糧于民︰加拿大糧食儲運系統的啟示
第5章 開拓農民的玫瑰園
拷問玫瑰油
陷入低谷的玫瑰油產業
玫瑰油的利潤誘惑
玫瑰油生產中心的轉移
開發新產業的基本原則
中國玫瑰油產業的開路先鋒
香水業的壟斷限制了中國玫瑰油發展
解放思想,創建中國香水品牌
和巨人叫板的策略
第6章 從哪兒來的啤酒
啤酒的舶來史
啤酒產量的飛躍
啤酒人均消費量依然落後
中國啤酒增產的依據
啤酒產量預測模型
城鎮和農村人均啤酒消費的收入彈性
城鎮與農村人均啤酒消費量估算
估算啤酒消費總量
啤酒大麥的缺口和發展戰略
第7章 生物燃料是禍還是福
生物燃料引起的爭論
無法回避的石油危機
美國和歐盟大力開發生物燃料
生物燃料有沒有搶奪窮人的口糧
大量閑置耕地給生物燃料提供了發展空間
生物燃料的成本
生物燃料的後發優勢
非洲的饑荒和生物燃料
盡早布局,開發生物燃料
第8章 農村金融改革與村鎮銀行
農村金融的困境
農信社的不可改造性
絕對不要忽視金融改革中人的因素
打破框框,大膽創新
村鎮銀行頭上的緊箍圈
村鎮銀行的草根性
不能死者不得生
監管機構的內在激勵機制
改造和新建
奧森鐵律
第9章 農民窮和貧富差距
中國的貧富差距越來越大
三大差距,六種組合
貧富差距的地域因素
各階層居民收入差距
貧富差距中的城鄉因素
貧富差距與社會穩定
基尼系數的局限性
治理三大差距適用不同的政策
提高農民收入的關鍵在于就業
第10章 農村勞動力轉移
農村剩余勞動力和最低工資線
剩余勞動力的定義
剩余勞動力的估算方法
相差甚遠的各種估計
艱巨的歷史性任務
“勞工荒”是不是空穴來風
農村剩余勞動力轉移途徑
掃除阻礙農村剩余勞動力轉移的障礙
勞工荒與產業轉移
產業轉移規律與農村剩余勞動力轉移
參考文獻
序
在2010年十一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閉幕後,溫家寶總蛩在回答記者提問的時候指出︰“高度重視農業,千方百計使今年農業有一個好收成。農業不僅是整個經濟的命脈,而且就今年來講,關系今年經濟的平穩較快發展,關系是否能夠管好通脹預期。從這個意義上講,農業的好壞起著決定性作用。”溫總理的講話指明了方向︰必須高度重視農業,力爭好收成。為此,我們必須通過深入研究,大刀闊斧地改革農業生產結構,在農業生產上不斷創新,開闢新的領域,從村鎮銀行改革入手疏通農柑金融渠道。只有這樣才能保證農業持續增長,達成中央下達的任務。
從2004年以來,中央一號文件談的都是農業、農村和農民問題。有目共睹,近年來中國農村面貌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可是城鄉差距卻仍在不斷擴大,三農問題依然非常嚴峻。不出所料,2010年的中央一號文件依然鎖定三農問題。在連續6年獲得農業豐收之後,如今已經到了在保障糧食安全的前提下大幅度調整農業生產和糧食庫存結構的關鍵時刻。
毫無疑問,糧食安全,尊關重要,萬萬不能掉以輕心。可是,過猶不及,如果人們對于糧食安全存在著莫名其妙的恐懼,不敢放手調整農業生產結構,那就走到另外一個極端去了。千萬注意,在歷史上出現過許多類似的教訓,一個傾向掩蓋了另外一個傾向。目前,許多重要的三農問題尚未展開深入的探討和爭論,人們各持一端,似是而非。好像各方說的都有理,結果,舉棋不定,猶豫徘徊,因循守舊,在傳統農業結構上打圈圈,走不出新路來。正確的經濟政策必然來源于調查研究,需要盡可能全面地掌握信息,去粗取精,去偽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討論經濟問題一定要進行效益和成本定量分析,尋找最適合國情的發展途徑。只有真正了解國際糧食市場的格局和歷史上糧食制裁的機理和始末才能打破舊觀念的束縛,破除對糧食制裁的恐懼,大膽地改革農業生產和糧食庫存結構。
我們注意到中國儲糧系統和先進國家之間存在著很大的差距。幾億農民還在采用秦始皇時代的方式,用木箱、水缸來儲存糧食,每年被老鼠和蛀蟲吃掉的糧食高達數干萬噸。糧食部門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來幫助農民改進儲糧系統,但是缺乏魄力,缺乏統籌協調,步子不夠大。為什麼我們還要在低水平上爬行?只要設計好金融、物流和制造維護系統,完全可以引進最先進的技術,一步到位,後來居上。資金不是鬩題,利潤不是問題,技術不是問題,需求更不是問題,缺乏新鮮思路才是真正的障礙。
如何才能幫助農民增加收入,縮小貧富差距?人人都知道中國的貧富差距很大,導致中國基尼系數不斷變大的主要因素是城鄉差距。中國最窮的窮人不是在城市打工的農民工,而是在西部農村的mu余勞動力。必須有步驟地將農村剩余勞動力轉移出來。可是,許多文章卻聲稱中國已經沒有剩余勞動力了,這個判斷直接影響到勞工政策,而過早地設立最低工資線有可能堵塞農民就業的途徑。討論這個問題肴著很重要的現實意義。
在考慮糧食安全的時候,要區分飼料和口糧,以谷物自給率作為糧食安全的主要指標。如果我們對糧食安全有信心,可以大幅度調整農業生產結構,減少土地密集型作物播種面積,進口飼料、置換出土地、種植經濟作物,從而幫助農民提高收人。如果進口飼料在經濟上合算,寧肓將部分土地休耕也要增加進口,但是務必保持農田性質不變,保持糧食主產結構調鏊彈性。要區分糧食生產能力和實際糧食產量這兩個概念。只有糧食生產能力保持在需求總是的95%以上就符合糧食安全的要求,而實際自給率則可以低于這個標準。
……
從2004年以來,中央一號文件談的都是農業、農村和農民問題。有目共睹,近年來中國農村面貌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可是城鄉差距卻仍在不斷擴大,三農問題依然非常嚴峻。不出所料,2010年的中央一號文件依然鎖定三農問題。在連續6年獲得農業豐收之後,如今已經到了在保障糧食安全的前提下大幅度調整農業生產和糧食庫存結構的關鍵時刻。
毫無疑問,糧食安全,尊關重要,萬萬不能掉以輕心。可是,過猶不及,如果人們對于糧食安全存在著莫名其妙的恐懼,不敢放手調整農業生產結構,那就走到另外一個極端去了。千萬注意,在歷史上出現過許多類似的教訓,一個傾向掩蓋了另外一個傾向。目前,許多重要的三農問題尚未展開深入的探討和爭論,人們各持一端,似是而非。好像各方說的都有理,結果,舉棋不定,猶豫徘徊,因循守舊,在傳統農業結構上打圈圈,走不出新路來。正確的經濟政策必然來源于調查研究,需要盡可能全面地掌握信息,去粗取精,去偽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討論經濟問題一定要進行效益和成本定量分析,尋找最適合國情的發展途徑。只有真正了解國際糧食市場的格局和歷史上糧食制裁的機理和始末才能打破舊觀念的束縛,破除對糧食制裁的恐懼,大膽地改革農業生產和糧食庫存結構。
我們注意到中國儲糧系統和先進國家之間存在著很大的差距。幾億農民還在采用秦始皇時代的方式,用木箱、水缸來儲存糧食,每年被老鼠和蛀蟲吃掉的糧食高達數干萬噸。糧食部門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來幫助農民改進儲糧系統,但是缺乏魄力,缺乏統籌協調,步子不夠大。為什麼我們還要在低水平上爬行?只要設計好金融、物流和制造維護系統,完全可以引進最先進的技術,一步到位,後來居上。資金不是鬩題,利潤不是問題,技術不是問題,需求更不是問題,缺乏新鮮思路才是真正的障礙。
如何才能幫助農民增加收入,縮小貧富差距?人人都知道中國的貧富差距很大,導致中國基尼系數不斷變大的主要因素是城鄉差距。中國最窮的窮人不是在城市打工的農民工,而是在西部農村的mu余勞動力。必須有步驟地將農村剩余勞動力轉移出來。可是,許多文章卻聲稱中國已經沒有剩余勞動力了,這個判斷直接影響到勞工政策,而過早地設立最低工資線有可能堵塞農民就業的途徑。討論這個問題肴著很重要的現實意義。
在考慮糧食安全的時候,要區分飼料和口糧,以谷物自給率作為糧食安全的主要指標。如果我們對糧食安全有信心,可以大幅度調整農業生產結構,減少土地密集型作物播種面積,進口飼料、置換出土地、種植經濟作物,從而幫助農民提高收人。如果進口飼料在經濟上合算,寧肓將部分土地休耕也要增加進口,但是務必保持農田性質不變,保持糧食主產結構調鏊彈性。要區分糧食生產能力和實際糧食產量這兩個概念。只有糧食生產能力保持在需求總是的95%以上就符合糧食安全的要求,而實際自給率則可以低于這個標準。
……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
新書87折$1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