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西方國家行之有效的治理機制來到中國變得水土不服?到底什麼樣的公司治理機制才是有效的?最具有後發優勢的?本書將為你一一揭開謎底。
本書從一個嶄新的角度對在西方國家行之有效的治理機制來到中國變得“水土不服”的問題進行了深入研究,並在此基礎上從文化、所有制、法律和資本市場四個方面提出了具體的系統性改進方略,、構築了適合中國的公司治理機制,力求探索出一個具有後發優勢的中國公司治理模式。
目錄
前言
第一章 公司治理的理論發展
第一節 企業形態的演進
一、從業主制到股份制
二、股份公司制度的演進
第二節 現代公司中的代理問題
一、努力程度問題
二、任期問題
三、不同風險偏好問題
四、資產使用問題
第三節 關于公司治理的基本問題
一、公司治理的內涵之爭
二、利益相關者群體如何參與公司治理
三、公司治理模式的分類
第二章 制度系統論
第一節 系統的要素、結構及其演進機制
第二節 制度︰一個復雜的系統
一、制度系統的概念
二、正式制度與非正式制度
三、制度系統的特征
四、制度系統的效率︰靜態和動態
第三節 公司治理模式差異的制度系統性分析
一、治理模式差異的原因分析
二、公司治理制度系統中制度安排的關聯性研究
第三章 文化與公司治理
第一節 公司治理的文化性特征
第二節 中美日文化價值觀的差異分析
一、中國文化的基本特征
二、美國文化的基本特征
三、日本文化的基本特征
第三節 中國傳統文化特征與公司治理模式的耦合性分析
一、股權結構
二、公司內部權力結構
三、激勵機制
四、人才選拔機制
第四節 美國文化與其外部監控型治理模式的耦合性分析
一、股權結構
二、公司內部權力結構
三、監督機制
四、激勵機制
第五節 日本文化與其內部監控型治理模式的耦合性分析
一、股權結構
二、公司內部的權力結構
三、激勵機制
第四章 產權制度與公司治理
第一節 產權的分類與效率
一、產權的分類
二、產權的效率
第二節 中國上市公司產權性質與公司治理效率的實證分析
一、研究工具與方法
二、實證分析
三、不同產權類型間商業銀行效率的對比
第三節 所有制與委托代理
一、所有制與委托代理關系
二、雙重委托代理與國有企業
第四節 所有制與治理機制
一、所有制與董事會
二、所有制與代理權爭奪
三、所有制與激勵
四、所有制與監督
第五章 法律與公司治理
第六章 資本市場與公司治理
第七章 公司治理模式的演進趨勢及後發優勢的中國公司治理模式
參考文獻
第一章 公司治理的理論發展
第一節 企業形態的演進
一、從業主制到股份制
二、股份公司制度的演進
第二節 現代公司中的代理問題
一、努力程度問題
二、任期問題
三、不同風險偏好問題
四、資產使用問題
第三節 關于公司治理的基本問題
一、公司治理的內涵之爭
二、利益相關者群體如何參與公司治理
三、公司治理模式的分類
第二章 制度系統論
第一節 系統的要素、結構及其演進機制
第二節 制度︰一個復雜的系統
一、制度系統的概念
二、正式制度與非正式制度
三、制度系統的特征
四、制度系統的效率︰靜態和動態
第三節 公司治理模式差異的制度系統性分析
一、治理模式差異的原因分析
二、公司治理制度系統中制度安排的關聯性研究
第三章 文化與公司治理
第一節 公司治理的文化性特征
第二節 中美日文化價值觀的差異分析
一、中國文化的基本特征
二、美國文化的基本特征
三、日本文化的基本特征
第三節 中國傳統文化特征與公司治理模式的耦合性分析
一、股權結構
二、公司內部權力結構
三、激勵機制
四、人才選拔機制
第四節 美國文化與其外部監控型治理模式的耦合性分析
一、股權結構
二、公司內部權力結構
三、監督機制
四、激勵機制
第五節 日本文化與其內部監控型治理模式的耦合性分析
一、股權結構
二、公司內部的權力結構
三、激勵機制
第四章 產權制度與公司治理
第一節 產權的分類與效率
一、產權的分類
二、產權的效率
第二節 中國上市公司產權性質與公司治理效率的實證分析
一、研究工具與方法
二、實證分析
三、不同產權類型間商業銀行效率的對比
第三節 所有制與委托代理
一、所有制與委托代理關系
二、雙重委托代理與國有企業
第四節 所有制與治理機制
一、所有制與董事會
二、所有制與代理權爭奪
三、所有制與激勵
四、所有制與監督
第五章 法律與公司治理
第六章 資本市場與公司治理
第七章 公司治理模式的演進趨勢及後發優勢的中國公司治理模式
參考文獻
序
公司治理問題的產生與現代經濟社會的發展密切相關。企業制庋的演進,所有權和經菅權的迸一步分離,使得代理問題變得很普遍。同時,也使得公司治理閂題變得日益重要。長期以來,對于公司治理的研究集中在如何建立∵套行之有效的制庋以解決公司兩權分離後所有者與經菅者的刺益沖突的問題上。為了提高公司治理效率,我國也從西方國家引進了一系列治理機制,比如獨立董事制庋、股票期杈制庋等等。然而,人們發現,在西方國家行之有效的治理機制來到中國後就經常變得“水土不服”了。到底什麼樣的公司治理機制才是有效的公司治理機制?韓晶副教授的新作《公司治理︰制庋系統的發展好實踐》從一個新的角庋給予了這個閂題很好的解釋。
韓晶副教授從系統論的角庋展開對公司治理問題的研究,從而分析了中國公司治理為何低效。作者認為,我們可以引進西方的公司治理機制,但無法引進西方公司治理制庋系統中的其他囡素。按照系統論的基本原理,一個系統中必然存在著要素的協同現象和沖突現象,當整個制庋系統的制庋安排之閬有序性高,也就是說制庋安排之間耦合性好的時候,這個制庋系統就是有效率的;當整個制庋系統峋制庋安排之閬無序性高,也就是說制庋沖突和制庋真空特征明顯時,這個制庋系統就是缺乏效率的。從世界範圍來看,中國企業的競爭力弱,不僅僅是治理機制的問題,更是公司治理制庋系統中各種制庋安排之閬的協調性問題。
作者迸一步提出了公司治理制庋系統效率提高的系統性改迸方略。從文化、所有制、法律和資本市場四個方面提出了很多具體的建設性意見,令人耳目一新。她借助于比較文化研究孝們的觀點,即中國文化傳統的核心是儒教或儒家思想體系,而西方文化傳統的核心部分則是基督教,並且兩種文化體系的很多差異都與此有關。如帕森斯寫遣,西方“在文化方面,最重要的遺產之一顯然是基督教”。清末的劉廷琛說︰“歐荑宗耶教,故重平等,我國宗孔孟,故重綱常。”梁漱溟也曾說︰“西方之路開于基督,中國之路開于周孔,而以宗教問題為中西文化的分水嶺。”中國文化的基本特征是以集體主義為核心的價值觀,具有專制主義傳統,人與人之間的關系以血緣特殊主義為基本特征。而美國文化的基本特征是以個人主義為價值觀念的核心,人與人之閬的關系以普遍主義為基本特征。日本大化則是標準的學習型文化,團隊精神和集體本位主義是其最典型的特征。但一個顯著的事實是,文化傳統深深地存在于公司治理之中︰美國式市場控制型的治理模式源于荑國的個人主義文化理念,每個人都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而不是集團利益的最大化,沒有人願意單獨為公司的監管負責,所以美國式的治理依賴于市場的有效性;日本關系控制型的治理模式源于強烈的團體主義精神,對于團隊的“忠”使得口本企獷緊密聯系起來,從而形成了網狀的互助循環關系,使得日本企業經常會出現“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的現象;中國的公司治理模式則是美國材料、中國文化制造的結果。文化傳統與公司治理模式的耦合性低,這就使得公司治理制庋系統的無序性增大。由于文化變遷的漸進性、長期性和艱巨性使得各國公司治理制庋系統之閬即使在開放的系統中也差異顯著。
本書落腳于中國公司治理模式的建立。作者提出了一個具有後發優勢的中國公司治理模式,即吸收英美模式、日德模式以及其他各種模式的優點,優先強化自身比較薄弱的機制,將公司治理制庋系統處于開放的狀態下,與文化、所有制、法律和資本市場制度等協調耦合,不斷調整與完善,最終服務于公司競爭力的提升。
書中觀點頗具新意,我僅為簡評,還是要請本專業的行家與讀者們來評析。是為序。
韓晶副教授從系統論的角庋展開對公司治理問題的研究,從而分析了中國公司治理為何低效。作者認為,我們可以引進西方的公司治理機制,但無法引進西方公司治理制庋系統中的其他囡素。按照系統論的基本原理,一個系統中必然存在著要素的協同現象和沖突現象,當整個制庋系統的制庋安排之閬有序性高,也就是說制庋安排之間耦合性好的時候,這個制庋系統就是有效率的;當整個制庋系統峋制庋安排之閬無序性高,也就是說制庋沖突和制庋真空特征明顯時,這個制庋系統就是缺乏效率的。從世界範圍來看,中國企業的競爭力弱,不僅僅是治理機制的問題,更是公司治理制庋系統中各種制庋安排之閬的協調性問題。
作者迸一步提出了公司治理制庋系統效率提高的系統性改迸方略。從文化、所有制、法律和資本市場四個方面提出了很多具體的建設性意見,令人耳目一新。她借助于比較文化研究孝們的觀點,即中國文化傳統的核心是儒教或儒家思想體系,而西方文化傳統的核心部分則是基督教,並且兩種文化體系的很多差異都與此有關。如帕森斯寫遣,西方“在文化方面,最重要的遺產之一顯然是基督教”。清末的劉廷琛說︰“歐荑宗耶教,故重平等,我國宗孔孟,故重綱常。”梁漱溟也曾說︰“西方之路開于基督,中國之路開于周孔,而以宗教問題為中西文化的分水嶺。”中國文化的基本特征是以集體主義為核心的價值觀,具有專制主義傳統,人與人之間的關系以血緣特殊主義為基本特征。而美國文化的基本特征是以個人主義為價值觀念的核心,人與人之閬的關系以普遍主義為基本特征。日本大化則是標準的學習型文化,團隊精神和集體本位主義是其最典型的特征。但一個顯著的事實是,文化傳統深深地存在于公司治理之中︰美國式市場控制型的治理模式源于荑國的個人主義文化理念,每個人都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而不是集團利益的最大化,沒有人願意單獨為公司的監管負責,所以美國式的治理依賴于市場的有效性;日本關系控制型的治理模式源于強烈的團體主義精神,對于團隊的“忠”使得口本企獷緊密聯系起來,從而形成了網狀的互助循環關系,使得日本企業經常會出現“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的現象;中國的公司治理模式則是美國材料、中國文化制造的結果。文化傳統與公司治理模式的耦合性低,這就使得公司治理制庋系統的無序性增大。由于文化變遷的漸進性、長期性和艱巨性使得各國公司治理制庋系統之閬即使在開放的系統中也差異顯著。
本書落腳于中國公司治理模式的建立。作者提出了一個具有後發優勢的中國公司治理模式,即吸收英美模式、日德模式以及其他各種模式的優點,優先強化自身比較薄弱的機制,將公司治理制庋系統處于開放的狀態下,與文化、所有制、法律和資本市場制度等協調耦合,不斷調整與完善,最終服務于公司競爭力的提升。
書中觀點頗具新意,我僅為簡評,還是要請本專業的行家與讀者們來評析。是為序。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
新書87折$2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