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詳盡地介紹了西方比較語言學的興起和發展,對于近代歐洲語言科學的發展、方法和成果做了綜合的敘述。介紹了歐洲古典時代、中世紀以及16,17,18世紀的語言學的演進,敘述了印歐語系各個語支以及世界各個語系的研究情形,並從碑銘與考古的發現情況對文字史進行了探討,最後還討論了比較語言學的方法論及其演進過程。
裴特生(Holger Pedersen),丹麥人,著名比較語言學家。1867年生于丹麥西部的Gelballe鎮,早年曾跟隨杰出的比較語言學家、新語法學派創始人卡爾‧勃魯格曼(Karl Brugmann)赴希臘西海岸與阿爾巴尼亞隔海相對的科孚島(Corfu島,現名克基拉島)收集阿爾巴尼亞語材料。1897年獲丹麥哥本哈根大學博士學位,此後一直在該校任教。1953年卒于哥本哈根。
裴特生在方法論上受新語法學派的燻陶,他對歷史比較語言學的貢獻在于凱爾特語語法研究,代表作有《凱爾特語的比較語法》(兩卷本,1909、1913,哥廷根出版),此外,他對赫梯語(Hittite)和吐火羅語(Tocharian)也有獨特的見解。本書是他最有影響力的著作,最早由哥本哈根出版社于 1924年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