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活字印刷是享譽世界的中國古代“四大發明”之一,對中國及世界產生深遠的影響,留傳下來的活字印刷圖書不僅是了解活字印刷的最佳實物,也是版本研究及收藏者十分鐘愛的古籍。本書將清代以及活字印刷史尾聲的民國時期的銅活字、泥活字、木活字、錫活字進行了收錄。
序
清代的木活字
木活字因為經濟方便,在清代比元明兩代更被廣泛使用,流行範圍幾乎遍各省。清初詩人王士(�真)說︰「慶歷中有畢升為活字,用膠泥燒成。今用木刻字,銅版合之。」袁械說︰「印板之盛,莫盛于今矣!吾蘇特工,其江寧本多不甚工。世有用活字板者,宋畢升為活字板,用膠泥燒成。今用木刻字,設一格于桌,取活字配定,印字則攪和之,復配他頁。大略生字少刻,而熟字多刻,以便配用,……。」玩葵生說︰「沈存中雲慶歷中有畢升為活字板,用膠泥燒成。今用木刻字令印之。」趙翼說︰「今世刻工有活板法,亦起于宋時。……但宋時猶用泥刻字,今則用木刻尤為適用耳。」以上四位作家述及木活字版時,都提到畢升,可知木活字是由畢升的泥活字一脈相傳下來的。並可看出康熙、乾隆年間木活字在南北流行的情況。同時濟南周永年又倡議用活字印《儒藏》。所謂《儒藏》也者,明季曹學(�全)有感于公私藏書之歷次浩劫,造成文化上的巨大損失,欲傷《釋藏》、《道藏》,而創立《儒藏》。周氏更擴大其說,立條約三則,欲使《儒藏》發生現代圖書館的作用,並供給貧寒的閱覽者以飯食並薪水。凡有《儒藏》的地方,都頸備活版一副,印刷秘笈,互通有無,如此數十年,書籍漸次流通,可以由少變多。曹、周兩氏的心腸雖好,然而在封建社會,這種幻想根本不可能實說。』自乾隆用棗木活字印行《武英雄聚珍版叢書》,民間聞風興起,多所仿效,所謂「上有好之,下必甚焉」。木活字印書成書一時風氣。木活字不但可以互相借用,在清代社會上已有人把它當作一項動產,可以當賣,有時又作為禮品,可以輾轉贈送。清末民初各地仍多通行木字,直到一九三九年,浙東一帶還有用它來印家譜的,可知木活字的源遠流長了。現在將清代木活字大概情況,略述于下︰
一、公私木活字
(甲)
清代政府不但用銅活字印書,又采用木活字,並且規模相當大。乾隆帝修《四庫全書》時,想把從《永樂大典》內輯出來的佚書,刊印流傳,而藏在武英殿銅字形檔的銅字、銅盤,已被盜竊銷毀,熔鑄為銅錢,無法再用。而此次擬印之書,「種類多」,「付雕非易」,于是金簡建議用木活字來擺印。他把刻木板與木活字仔細對比,舉出一個生動的例子,他說雕十五萬個大小棗木字,及木槽板、添空木子、箱格等,共需銀一千四百余兩,而刻一部司馬遷《史記》,須寫刻字一百十八萬九千零,需梨木板二千六百七十五塊,合計工料銀也要一千四百五十余兩。而有了一副棗木活字版後,各種書籍都可任意刊印,而後者印出來的只是一部《史記》。他用這種算細帳的方法,說服了乾隆。乾隆看了這個奏摺,馬上批了「甚好,照此辦理」。又叫他添備十萬余字。第二年五月,即乾隆三十九年(公元一七七四年)共刻成大小棗木字二十五萬三千五百個,實用銀一千七百四十九兩一錢五分,連同備用棗木子、擺字楠木槽板、夾條、檢字歸類用松木盤、套板格子、字櫃、板箱、板凳等,通共實用銀二千三百三十九兩七錢五分。用這套新造的活版工具,先後共印成《武英殿聚珍版叢書》一百三十四種二千三百多卷。龔顯曾說︰「可謂極藝苑之大成矣!」每種用連四紙(或作連史紙)與竹紙印刷,前者約五部至二十部,專備大內等處陳設,後者約三百部左右,分發定價通行,因此今日所看到的幾乎全部為黃色竹紙本。每書前面冠有乾隆御制《題武英殿聚珍版十韻詩》一首。乾隆因為活字版之名不雅馴,乃改名為「聚珍版」。有人或寫作「聚(金王王)版」。乾隆四十一年(公元一七七六年)把這部《叢書》分發到東南五省,並準所在翻版通行;而浙、閩、贛、粵四省復刊的仍為雕版,並非活字本。
……
木活字因為經濟方便,在清代比元明兩代更被廣泛使用,流行範圍幾乎遍各省。清初詩人王士(�真)說︰「慶歷中有畢升為活字,用膠泥燒成。今用木刻字,銅版合之。」袁械說︰「印板之盛,莫盛于今矣!吾蘇特工,其江寧本多不甚工。世有用活字板者,宋畢升為活字板,用膠泥燒成。今用木刻字,設一格于桌,取活字配定,印字則攪和之,復配他頁。大略生字少刻,而熟字多刻,以便配用,……。」玩葵生說︰「沈存中雲慶歷中有畢升為活字板,用膠泥燒成。今用木刻字令印之。」趙翼說︰「今世刻工有活板法,亦起于宋時。……但宋時猶用泥刻字,今則用木刻尤為適用耳。」以上四位作家述及木活字版時,都提到畢升,可知木活字是由畢升的泥活字一脈相傳下來的。並可看出康熙、乾隆年間木活字在南北流行的情況。同時濟南周永年又倡議用活字印《儒藏》。所謂《儒藏》也者,明季曹學(�全)有感于公私藏書之歷次浩劫,造成文化上的巨大損失,欲傷《釋藏》、《道藏》,而創立《儒藏》。周氏更擴大其說,立條約三則,欲使《儒藏》發生現代圖書館的作用,並供給貧寒的閱覽者以飯食並薪水。凡有《儒藏》的地方,都頸備活版一副,印刷秘笈,互通有無,如此數十年,書籍漸次流通,可以由少變多。曹、周兩氏的心腸雖好,然而在封建社會,這種幻想根本不可能實說。』自乾隆用棗木活字印行《武英雄聚珍版叢書》,民間聞風興起,多所仿效,所謂「上有好之,下必甚焉」。木活字印書成書一時風氣。木活字不但可以互相借用,在清代社會上已有人把它當作一項動產,可以當賣,有時又作為禮品,可以輾轉贈送。清末民初各地仍多通行木字,直到一九三九年,浙東一帶還有用它來印家譜的,可知木活字的源遠流長了。現在將清代木活字大概情況,略述于下︰
一、公私木活字
(甲)
清代政府不但用銅活字印書,又采用木活字,並且規模相當大。乾隆帝修《四庫全書》時,想把從《永樂大典》內輯出來的佚書,刊印流傳,而藏在武英殿銅字形檔的銅字、銅盤,已被盜竊銷毀,熔鑄為銅錢,無法再用。而此次擬印之書,「種類多」,「付雕非易」,于是金簡建議用木活字來擺印。他把刻木板與木活字仔細對比,舉出一個生動的例子,他說雕十五萬個大小棗木字,及木槽板、添空木子、箱格等,共需銀一千四百余兩,而刻一部司馬遷《史記》,須寫刻字一百十八萬九千零,需梨木板二千六百七十五塊,合計工料銀也要一千四百五十余兩。而有了一副棗木活字版後,各種書籍都可任意刊印,而後者印出來的只是一部《史記》。他用這種算細帳的方法,說服了乾隆。乾隆看了這個奏摺,馬上批了「甚好,照此辦理」。又叫他添備十萬余字。第二年五月,即乾隆三十九年(公元一七七四年)共刻成大小棗木字二十五萬三千五百個,實用銀一千七百四十九兩一錢五分,連同備用棗木子、擺字楠木槽板、夾條、檢字歸類用松木盤、套板格子、字櫃、板箱、板凳等,通共實用銀二千三百三十九兩七錢五分。用這套新造的活版工具,先後共印成《武英殿聚珍版叢書》一百三十四種二千三百多卷。龔顯曾說︰「可謂極藝苑之大成矣!」每種用連四紙(或作連史紙)與竹紙印刷,前者約五部至二十部,專備大內等處陳設,後者約三百部左右,分發定價通行,因此今日所看到的幾乎全部為黃色竹紙本。每書前面冠有乾隆御制《題武英殿聚珍版十韻詩》一首。乾隆因為活字版之名不雅馴,乃改名為「聚珍版」。有人或寫作「聚(金王王)版」。乾隆四十一年(公元一七七六年)把這部《叢書》分發到東南五省,並準所在翻版通行;而浙、閩、贛、粵四省復刊的仍為雕版,並非活字本。
……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
新書87折$1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