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異的國度:耶穌會適應政策及漢學的起源

奇異的國度:耶穌會適應政策及漢學的起源
定價:216
NT $ 188
  • 作者:[美]孟德衛
  • 譯者:陳怡
  • 出版社:大象出版社
  • 出版日期:2010-04-01
  • 語言:簡體中文
  • ISBN10:7534758580
  • ISBN13:9787534758584
  • 裝訂:442頁 / 21 x 14 cm / 普通級 / 初版
 

內容簡介

以儒學與基督教相結合為特征的在華耶穌會傳教策略或稱文化適應政策是由利瑪竇開創,並由隨後幾代傳教士繼承和發展的。本書以17世紀歐洲思想文化史為背景,以耶穌會的文化適應傳教策略及其發展變化為線索,重點分析了耶穌會士依此策略撰寫的有關中國語言、歷史、文化的幾部代表性著作以及歐洲學者以自己的視角解讀耶穌會士著作後寫出的一些早期漢學論著,為讀者還原和描繪了歐洲漢學早期產生、發展的圖景。本書是一部視野宏大的通史性研究專著,但對具體作者和著作的研究也相當細致深入,書中所涉的參考文獻更是詳實豐富,值得從事漢學研究的學者借鑒。
 

目錄

歐洲早期漢學研究的奠基之作
中文版序
導言
第一章 17世紀歐洲適應中國文化的背景
1.歐洲的擴張與傳教士的出現
2.亞里士多德學說、哥白尼學說和人文主義學說
3.赫爾墨斯思想
4.學術團體
5.尋找普遍語言
6.重商主義
7.蓋倫派醫學和帕拉塞爾蘇斯派醫學
8.地理學
9.歷史學
第二章 利瑪竇開創耶穌會在華適應政策:爭取為文人所接受
1.利瑪竇神父其人
2.利瑪竇、金尼閣的《基督教遠征中國史》
3.利瑪竇對中國地理、科技和文化的了解
4.利瑪竇對於結合儒學與基督教的設想
5.利瑪竇對佛教的論述
6.利瑪竇對道教的論述
7.關於利瑪竇適應政策的一些結論
第三章 耶穌會適應政策在曾德昭和安文思著作中的延續
1.引言
2.曾德昭神父《大中國志》的背景
3.曾德昭對中國語言的介紹
4.曾德昭對中國人學習與教育的介紹
5.曾德昭對中國哲學與宗教的介紹
6.安文思神父《中國新志》的背景
7.安文思對漢語的介紹
8.安文思對中國歷史年表的介紹
9.結論
第四章 早期漢學家對中國歷史的理解及衛匡國著作中的地理信息
1.衛匡國神父著作的背景
2.衛匡國的《韃靼戰紀》
3.衛匡國的《中國新地圖志》
4.衛匡國的《中國上古史》
5.結論
第五章 早期漢學家基歇爾以及赫爾墨斯最想與歐洲理解中國的聯系
1.《中國圖說》的內容、撰寫情況及參與撰寫者
2.基歇爾和中國語言
3.基歇爾對中國人宗教信仰的描述
4.景教(聶斯脫里教)碑
5.結論
第六章 早期漢學以及17世紀歐洲人對普遍語言的尋求
1.引言
2.《聖經》里的背景:亞當語言在巴別塔的喪失
3.一種中世紀的觀念:呂爾的《組合術》
4.漢語作為原初語言
5.流傳甚廣的對真正字符的信仰
6.基歇爾在結合組合術、漢語與普遍語言的尋求方面所起的關鍵作用
7.達爾加諾和威爾金斯的普遍語言方案
8.萊布尼茨對普遍字符的尋找
9.繆勒的「中文之鑰」
10.門采爾的「中文之鑰」
11.白晉神父在萊布尼茨對漢語的理解中所作的貢獻
12.結論
第七章 德國早期漢學家對「中文之鑰」的尋找
1.大選帝侯威廉對漢學的興趣
2.繆勒的學術背景
3.繆勒發明的「中文之鑰」
4.繆勒和基歇爾關於「中文之鑰」的通信
5.繆勒和庫查斯基關於「中文之鑰」的通信
6.繆勒和萊布尼茨關於「中文之鑰」的通信
7.對繆勒學術水平的評價
8.對「中文之鑰」的神學爭議
9.夢想的破滅:「中文之鑰」毀於繆勒自己之手
10.門采爾的學術背景
11.門采爾的漢學研究
12.結論
第八章 利瑪竇適應政策的巔峰:《中國哲學家孔子》
1.《中國哲學家孔子》的背景
2.撰寫《中國哲學家孔子》的集體努力
3.《中國哲學家孔子》的編者柏應理神父
4.《中國哲學家孔子》梗概
5.「序言性說明」的內容
6.孔子生平
7.《大學》的翻譯
8.《中庸》的翻譯
9.歐洲人對《中國哲學家孔子》的最初反應
10.禮儀之爭引發的對《中國哲學家孔子》的遲來的批評
11.結論
第九章 耶穌會適應政策在白晉索隱主義中的演變
1.白晉神父對利瑪竇適應政策的修改
2.赫爾墨斯思想和白晉的索隱主義
3.白晉的索隱主義理論經由萊布尼茨在歐洲的傳播
第十章 耶穌會適應政策的宣傳者和批評者
1.李明神父《中國現勢新志》背景
2.《中國現勢新志》引起的神學上的爭議
3.李明論漢語
4.郭弼恩神父的《中國皇帝容聖教聖旨的歷史》
結語
關於某些信件標注兩個日期的說明
中外文人名索引
主要參考文獻
次要參考文獻
譯後記
 

1978年,我來到萊布尼茨的家鄉——德囝的漢諾威。距此大約300年前,這位偉大的博學家第一次對中國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在漢諾威的兩年時間里,我在萊布尼茨檔案館研究了館內精心保存的萊布尼茨有關中國的手稿、信件和藏書。他的藏書中有很多涉及中國的書籍,當蚶歐洲不少大思想家也都曾閱讀過。這些書籍中內容最豐富的要數在華耶穌會士撰寫的著作。從利瑪竇神父開始,耶穌會士們就試圖通過與儒學相結合的方式向中國傳播基督教,這種方式被稱為「適應政策」。萊布尼茨和幾位重要的在華耶穌會士有通信往來,其中包括北京的白晉神父。白晉在清朝的宮廷供職達35年之久,其間他教授了康熙皇帝幾何學,翻譯了歐洲使節的文書,還研習了中文經典。近代即便有了快捷的現代通信和交通方式,也沒有哪個西方人像白晉那樣在中國統治者的身邊生活和工作過這麼長時間。

在萊布尼茨的時代,學者們在長篇的信件中交流自己的研究成果,這些信件在今天看來已相當於學術論文了。耶穌會傳教士的書信和著作對中國的語言、歷史、文化作了最早的介紹和說明,這為歐洲早期的中國學(漢學)研究奠定了基礎。在寫作《奇異的國度:耶穌會適應政策及漢學的起源》(以下簡稱《奇異的國度》)這本書的過程中,我試圖追溯漢學的起源,描述最早研究中國的早期漢學家。他們中有些是當時最有學問、最具探索精神的歐洲人。1984年,我再次來到德國,在沃爾芬比特爾的奧古斯特公爵圖書館對中國又迸行了一年的研究。萊布尼茨當年曾任該圖書館的館長。

《奇異的國度》一書於1984年由斯圖加特的Steiner出版社出版。當時在中國,「文革」的那種排外氛圍正漸漸退卻,中國又重新向西方世界(歐洲和北美)敞開了大門。這本書在讀者中產生了很好的反響,這是因為當代人對17、18世紀中國與歐洲的臣大差異再次表現出了興趣。在1600—1800年間,歐洲人對中國悠久搗歷史、遼闊的疆域、中國人極高的受教育程度,以及中圖政治與儒家遭德的結合都表現出了敬佩之情。那時,西方的帝國主義和種族歧視滿未抬頭,西方人的優越感還沒有對中西關系造成影響。令中國人蒙受恥辱的侵略戰爭和不平等條約還都是后話。

現在,兩個世紀以后,帝囝主義和種族歧視的余孽已基本散盡,中國的「天命」再一次處於上升階段。中國與西方重新對彼此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同時,世界大國在競爭中也不可避免地產生了新的政治與經濟摩擦。《奇異的國度》在首版25年后迎來了中文版的出版,這說明該書的主題具有持久不衰的意義,也表明中國和西方正在迎來新一輪的偉大相遇。

耶穌會士、學者白晉神父曾得到翰林院學士韓蕹(1637—1704)等中國人的支持。同樣,我也非常感謝張西平教授對《奇異的國度》中文版順利出版給予的支持。讓我用孔子在《論語·顏淵》中所引的曾子之語作為中文版序的結語:~君子以文會友,以友輔仁。」

孟德衛(D.E.Mungello)
貝勒大學(Baylor University)
得克薩斯州,韋科市(Waco,Texas)
2008年6月1日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87
    $1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