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國藩官學》內容簡介︰曾國藩(1811~1872年),初名子城,字伯涵,號滌生,譜名傳豫,謚文正,湖南人。清朝時期著名的軍事家、政治家、理學家,“中興名臣”之一,晚清散文“湘鄉派”創立人。官至兩江總督、直隸總督、武英殿大學士,同治帝時被封為一等毅勇侯。
曾國藩出身于農民之家,經過自身的勤奮努力,自科考入仕,十年七遷,連躍十級,成為同輩官員的泰山北斗級人物,就連晚清重臣李鴻章、張之洞都對其頂禮膜拜。曾國藩一生官運亨通,他的為官之道更是成為後世官員爭相學習的“教科書”。
本書圍繞曾國藩為官處世之事,從立志、提升自我、交友、發現人才、治軍、行事、保全退讓等方面,為讀者再現晚清重臣曾國藩馳騁官場的風采
目錄
第一章 志存高遠,成就人生大業
一 立大志,做第一等人物
二 有救世心,得匡時之位
三 讀書,為經世致用
四 清廉節儉,為官準則
五 勤勉做事,功成一半
六 期望成功,自制力強
七 官運順,須耐煩
八 順應時勢,調整自己
第二章 勤勉務實,本分做官
一 務實進取,無不成之事
二 愛民眾,贏得民心
三 于時弊,直言不諱
四 做事要有大局觀
五 策略對,執行到底
六 國事就是己事
七 國家利益重于個人名譽
八 辦實業,助社會發展
第三章 交對朋友,事業騰達
一 選擇志同道合的朋友
二 交友必須分清忠與奸
三 要交肯提建議的朋友
四 不能把朋友變成敵人
五 廣結朋友,仕途順通
六 聯姻賢人有助事業發展
七 保舉人才,共同發展
八 與朋友要共患難、同富貴
第四章 匯天下才,盡天下事
一 要千方百計地求才
二 處處留神,尋覓人才
三 選擇人才要以德為本
四 做大場面,吸引人才
五 培養得力之才
六 人盡其才,才盡其用
七 用人須慎,非才不用
八 欲立立人,欲達達人
第五章 治軍打仗,統領一方
第六章 剛柔相濟,為官之首則
第七章 謹慎行事,游走官場
第八章 適時退讓,留得英名
附錄 曾國藩生平大事年表
一 立大志,做第一等人物
二 有救世心,得匡時之位
三 讀書,為經世致用
四 清廉節儉,為官準則
五 勤勉做事,功成一半
六 期望成功,自制力強
七 官運順,須耐煩
八 順應時勢,調整自己
第二章 勤勉務實,本分做官
一 務實進取,無不成之事
二 愛民眾,贏得民心
三 于時弊,直言不諱
四 做事要有大局觀
五 策略對,執行到底
六 國事就是己事
七 國家利益重于個人名譽
八 辦實業,助社會發展
第三章 交對朋友,事業騰達
一 選擇志同道合的朋友
二 交友必須分清忠與奸
三 要交肯提建議的朋友
四 不能把朋友變成敵人
五 廣結朋友,仕途順通
六 聯姻賢人有助事業發展
七 保舉人才,共同發展
八 與朋友要共患難、同富貴
第四章 匯天下才,盡天下事
一 要千方百計地求才
二 處處留神,尋覓人才
三 選擇人才要以德為本
四 做大場面,吸引人才
五 培養得力之才
六 人盡其才,才盡其用
七 用人須慎,非才不用
八 欲立立人,欲達達人
第五章 治軍打仗,統領一方
第六章 剛柔相濟,為官之首則
第七章 謹慎行事,游走官場
第八章 適時退讓,留得英名
附錄 曾國藩生平大事年表
序
晚清時期,清王朝外有列強入侵,內有太平天國起義,整個國家處于內憂外患的動蕩之中。到同治皇帝在位期間(1862~1874年),由于曾國藩等臣的力挽狂瀾,清王朝在政治上出現了一幅“平和”的場景,史稱“同治中興”。而曾國藩因其功勞之大,被同治帝封一等毅勇侯。作為清代以書生出身而被封武侯的第一人,曾國藩成為近代中國歷史上最顯赫、最頗有爭議的人物。
曾國藩出身農家,以科舉入仕途後,在九年內升遷十級,官至兩江總督、直隸總督、武英殿大學士,鎮壓太平軍,為清王朝換來短暫太平,被譽為“中興第一名臣”︰他主張富國強兵,借鑒學習西洋先進技術,被譽為“洋務運動之先驅”;其一生努力做清官、做名臣,他不愛財、不懼死,被稱為封建官僚中最後一尊精神偶像。但他在鎮壓農民起義中,大開殺戒,被世人喻為“曾剃頭”“賣國賊”,正可謂“譽之則為聖相,讞之則為元凶”。國學大師章炳麟說,曾國藩一生毀譽參半。
盡管人們對曾屆藩的褒貶不一,但就曾國藩個人而言,其有很多更寶貴的東西值得後人學習。曾國藩完全按照儒學的“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做人之路,走完了自己的一生;他是著名的理學大師,學術造詣頗深,有“道德文章冠冕一代”之美稱,並創立晚清古文的“湘鄉派”;他一生著作豐富,當之無愧為學者;他治軍有方,調配得宜,堪與古代兵家相媲美;他擁兵而不自重,善權變而又謙退,足見道德修養功夫之深厚;他吏治清廉,教養兼施,鞠躬盡瘁,以身作則,不啻為青天;他治家有道,關懷子弟,亦為後人楷模。與其同朝為官的左宗棠在曾國藩的挽聯中說︰“知人之明,謀國之忠,自愧不如元輔︰同心若金,功錯若石,相期無負平生。”李鴻章將曾國藩尊為自己的老師,稱其為“大人先生”。
曾國藩能在特殊時代做出非凡事業,尤其是他的為官之道,堪稱清朝官場上的奇跡,這其中不能不說他有一套獨特的生存之道。他為官以“救世之心”為信念,以勤政務實為本分,以剛柔相濟為原則,有退有進,游刃于大小官員之間。上有最高統治者的厚愛,下有各級官員的愛戴。中國第一個留美博士容閎認為︰“曾文正為中國歷史上最著名人物,同輩莫不奉為泰山北斗。……文正一生之政績,實無一點污點,其正直廉潔忠誠諸德,皆足為後人模範。故其身雖逝,而名聞千古。其才大而謙,氣宏而凝,可稱完全之真君子,而為清代第一流人物。”
時間推動著歷史的車輪在前進,歷史中有多少人能流芳百世,又有多少人能讓後人稱頌?而曾國藩是其中一位,且是從古代至近代中“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為師為將為相一完人”的典範。近代政治家、啟蒙思想家梁啟超先生在《曾文正公嘉言鈔》序中認為曾國藩“豈惟近代,蓋有史以來不一二睹之大人也已︰豈惟我國,抑全世界不一二睹之大人也已。然而文正固非有超群絕倫之天才,在並時諸賢杰中,稱最鈍拙︰其所遭值事會,亦終生在指逆之中;然乃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所成就震古鑠今而莫與京者,其一生得力在立志自拔于流俗,而困而知,而勉而行,歷百千艱阻而不挫屈,不求近效,銖積寸累,受之以虛,將之以勤,植之以剛,貞之以恆,帥之以誠,勇猛精進,堅苦卓絕……”
一代中興名臣憑借自己的力量,讓一個朝代銘記了他,而他以其獨有的個人魅力,讓後人不斷學習他、研究他。但曾國藩畢竟深受時代文化的影響,觀念難免有些不合今天的時宜,本書以史料為基礎,圍繞曾國藩一生的發展,立足其為官之道,全面為讀者講述一代名臣非凡的升遷之路。
曾國藩出身農家,以科舉入仕途後,在九年內升遷十級,官至兩江總督、直隸總督、武英殿大學士,鎮壓太平軍,為清王朝換來短暫太平,被譽為“中興第一名臣”︰他主張富國強兵,借鑒學習西洋先進技術,被譽為“洋務運動之先驅”;其一生努力做清官、做名臣,他不愛財、不懼死,被稱為封建官僚中最後一尊精神偶像。但他在鎮壓農民起義中,大開殺戒,被世人喻為“曾剃頭”“賣國賊”,正可謂“譽之則為聖相,讞之則為元凶”。國學大師章炳麟說,曾國藩一生毀譽參半。
盡管人們對曾屆藩的褒貶不一,但就曾國藩個人而言,其有很多更寶貴的東西值得後人學習。曾國藩完全按照儒學的“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做人之路,走完了自己的一生;他是著名的理學大師,學術造詣頗深,有“道德文章冠冕一代”之美稱,並創立晚清古文的“湘鄉派”;他一生著作豐富,當之無愧為學者;他治軍有方,調配得宜,堪與古代兵家相媲美;他擁兵而不自重,善權變而又謙退,足見道德修養功夫之深厚;他吏治清廉,教養兼施,鞠躬盡瘁,以身作則,不啻為青天;他治家有道,關懷子弟,亦為後人楷模。與其同朝為官的左宗棠在曾國藩的挽聯中說︰“知人之明,謀國之忠,自愧不如元輔︰同心若金,功錯若石,相期無負平生。”李鴻章將曾國藩尊為自己的老師,稱其為“大人先生”。
曾國藩能在特殊時代做出非凡事業,尤其是他的為官之道,堪稱清朝官場上的奇跡,這其中不能不說他有一套獨特的生存之道。他為官以“救世之心”為信念,以勤政務實為本分,以剛柔相濟為原則,有退有進,游刃于大小官員之間。上有最高統治者的厚愛,下有各級官員的愛戴。中國第一個留美博士容閎認為︰“曾文正為中國歷史上最著名人物,同輩莫不奉為泰山北斗。……文正一生之政績,實無一點污點,其正直廉潔忠誠諸德,皆足為後人模範。故其身雖逝,而名聞千古。其才大而謙,氣宏而凝,可稱完全之真君子,而為清代第一流人物。”
時間推動著歷史的車輪在前進,歷史中有多少人能流芳百世,又有多少人能讓後人稱頌?而曾國藩是其中一位,且是從古代至近代中“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為師為將為相一完人”的典範。近代政治家、啟蒙思想家梁啟超先生在《曾文正公嘉言鈔》序中認為曾國藩“豈惟近代,蓋有史以來不一二睹之大人也已︰豈惟我國,抑全世界不一二睹之大人也已。然而文正固非有超群絕倫之天才,在並時諸賢杰中,稱最鈍拙︰其所遭值事會,亦終生在指逆之中;然乃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所成就震古鑠今而莫與京者,其一生得力在立志自拔于流俗,而困而知,而勉而行,歷百千艱阻而不挫屈,不求近效,銖積寸累,受之以虛,將之以勤,植之以剛,貞之以恆,帥之以誠,勇猛精進,堅苦卓絕……”
一代中興名臣憑借自己的力量,讓一個朝代銘記了他,而他以其獨有的個人魅力,讓後人不斷學習他、研究他。但曾國藩畢竟深受時代文化的影響,觀念難免有些不合今天的時宜,本書以史料為基礎,圍繞曾國藩一生的發展,立足其為官之道,全面為讀者講述一代名臣非凡的升遷之路。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
新書87折$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