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駐京英使信札(1865—1866)

清末駐京英使信札(1865—1866)
定價:174
NT $ 151
 

內容簡介

一個英國男爵,國會議員,古董收藏家、作家,1865年來到神秘的中國北京。他看到了什麼?想到了什麼?他說︰“中國是世界上矛盾百出、令人費解的國家。”

他說︰“人們紛紛褒獎日本的進取精神,批評中國的因陋守舊。盡管日本取得的巨大進步確實令人矚目,但上述看法極不公平。要知道,日本從未創造過什麼。日本40年前才開始真正同西方交流。在此之前,日本的一切都源自中國,而中國是一個文明的發源地。中國人有里有為此驕傲。”

他還說︰“在中國,尤其是北京,傳統舊制變更緩慢。這些書信,盡管寫于多年之前,仍然忠實第記錄了中國人稱之為‘京城’里的人們的生活。”

他說的都對嗎?

本書作者密福特是英國外交官,1865~1866年在英國駐華使館任職。他以書信體裁完成此書,記錄了其在中國的見聞。

全書共29件信札,記載赴任途中所經香港、上海、山東煙台、天津大沽口等處見聞,主體部分記載北京的經歷,旁及宣化、長城沿線、內蒙古等地。書中對當時中國的時局、晚清重要人物等均有記載,可補史書缺失;對中國社會的直接觀察描述了滿漢、蒙古族人民的文化習俗、宗教信仰及對四時節慶市井百態的描寫,為了解晚清社會風土人情提供了寶貴資料;有關在華耶穌含歷史、俄羅斯東正教團的情況,也有一定價值。書信體的形式,淺近的語言,也適合大眾閱讀。

密福特(Algernon Bertram Freeman-Mitford,1837-1916)是英國外交官、古董收藏家、作家。著作有︰《舊日本故事》(1871)、《竹園》(1896)、《清末駐京英使信札》(1900)、《赴日嘉德授勛使命》(1906)、《回憶錄》(1915)、《回憶錄續》(1917)。晚年,把早期納粹思想家張伯倫(Houston Stewart Chamberlain)的兩部作品《十九世紀之基礎》(1910)和《康德︰與歌德、達‧芬奇、布魯諾、柏拉圖和笛卡兒之比較研究》(1914)譯成英文。
 

目錄

第一封信(1865年4月23日,于香港)
第二封信(1865年5月10日,于上海)
第三封信(1865年5月15日,于渤海灣)
第四封信(1865年5月23日,于北京)
第五封信(1865年6月1日,于北京)
第六封信(1865年6月23日,于北京)
第七封信(1865年7月7日,于碧雲寺)
第八封信(1865年7月8日,于北京)
第九封信(1865年7月21日,于碧雲寺)
第十封信(1865年7月24日,于北京)
第十一封信(1865年8月7日,于北京)
第十二封信(1865年8月22日,于北京)
第十三封信(1865年9月5日,于北京)
第十四封信(1865年9月25日,于北京)
第十五封信(1865年10月25日,于北京)
第十六封信(1865年11月5日,于北京)
第十七封信(1865年11月25日,于北京)
第十八封信(1865年12月4日,于北京)
第十九封信(1866年1月1日,于北京)
第二十封信(1866生1月20日,于北京)
第二十一封信(1866年2月3日,于北京)
第二十二封信(1866年2月8日,于北京)
第二十三封信(1866年3月7日,于北京)
第二十四封信(1866年4月12日,于北京)
第二十五封信(1866年4月22日,于北京)
第二十六封信(1866年5月23日,于北京)
第二十七封信(1866年7月23日,于大覺寺)
第二十八封信(1866年8月4日,于大覺寺)
第二十九封信(1866年9月7日,于北京)
附錄一 清朝官員遴選制度
附錄二 北京平面圖
 

2002年跟郭又陵社長、周玉玲編輯商定編輯出版《親歷中國》叢書,並得到耿霽先生的支持,于2004年出版第一批3種,倏忽已5年過去了。

本叢書的宗旨,耿弄先生2004年寫的序中是逮祥說的:“《親歷中國》叢書只收入來華外國人的親歷記實性著作,包括探險記、筆記、考察報告、出使報告、書簡等。內容力求客觀、公允、真實,並兼顧共科學性和可讀性。在允許的範圍內,力求滿足中國學術界的需要,填補空白和彌補不足之處。”也就是說,集中精力從一個方面配合國內方興未艾的對西方漢學(中國學)的研究。

自改革開放後,中國爆發了又一次“西學東漸”的熱潮,域外漢學和中國學的經典作品被有系統、成體系地引進,比如中國社會科學院“國外中國學研究室”的《國外研究中國叢書》,青海人民出版社和吉林教育出版社的“國外中國學研究譯叢”和“日本學者中國文學研究譯叢”,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的“中國迓代史研究譯叢”,江蘇人民出版社的“海外中國研究叢書”,上海古籍出版社的“海外漢學叢書”,中華書局的“中外關系史名著譯叢”、“法國西域敦煌學名著譯叢”,以及“日本學者研究中國史論著選譯”,商務印書館的“海外漢學研究叢書”,遼寧教育出版社的“當代漢學家論著譯叢”,新疆人民出版社的“瑞典東方學譯叢”和“西域探險考察大系”等,對中囡思想解放、學術研究等諸多方面已產生了巨大的影響。但在游記方面尚欠力度,成系列的只有時事出版社的“西方視野里的中國形象’叢書”,光明口報出版社的“西方人眼中的中國’名著譯叢”,國際文化出版公司的“認識中國系列’叢書”。零散的同類著作有三聯書店1988年出版的《中囡記行》,海南出版社等出版的《葡萄牙人在華見閔錄——十六世紀手稿》,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12月出版的《大中國志》,以及商務和三聯分別出版過的《英使謁見乾隆紀實》等。

我們覺得,東西方文化的接觸和交流,離不開旅行家、探險家以及後來的外交、商務人士和學者。來華外國人的親歷記實性著作,包括探險記、筆記、考察報告、出使報告、書簡等,雖然不是海外漢學的主流,也應該視為與汊學和中國學緊密相關的領域,不容忽視。

張西平先生把西方漢學大致分為∵游記漢學”、“傳教士漢學”、“專業漢學”三個時期。這是從時間上說的。如呆從內容著眼,只有傳教士漢學是特定歷史時期的產物,即便到了專業漢學時期,游記漢學還是存在的。誠然,早期的游記漢學之塞本特點是作品停留在對中國表面的報導上,多半熱衷于異鄉奇聞趣事的報導而缺乏哲學的思考,尚不能深入中國文化的內核之中,而耶穌會士及萁他修會的傳教士由于在中國生活時閔較長,對中國文化的了解較深,因而“傳教士汊學”較之“游記漢學”更為可靠、更為準確。但是它們都帶給西方中國信患、中國知識,為西方哲人研究中國、思考中國提供了直接豐富的思想素材,又引發了持續將近一百年的歐洲“中國熱”,使中國文化在大眾生活中成為一種時尚。而中國門戶開放之後此類文字的作者,無論是在中國生活多年的傳教士、外交官,或是為清廷所雇佣的外國官員、教習和科技人員,或是西方報刊派駐中國以及在華西文報刊的記者,還是考察、游歷中國的作家、學者、探險家、畫家和到中國經商的商人等,他們作品的深度和廣度與早期游記都是不可同日而語的。尤為可貴的是,他們往往親歷了中國近代史上的一些重大事待,所記可補正史之不足;又因此類著作一般筆調輕松,更有些趣閔軼事,受到廣大讀者的喜好,所以既在中外文化交流史上起過非常重要的作用,也有一定的學術價值。

……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87
    $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