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英國男爵,國會議員,古董收藏家、作家,1865年來到神秘的中國北京。他看到了什麼?想到了什麼?他說︰“中國是世界上矛盾百出、令人費解的國家。”
他說︰“人們紛紛褒獎日本的進取精神,批評中國的因陋守舊。盡管日本取得的巨大進步確實令人矚目,但上述看法極不公平。要知道,日本從未創造過什麼。日本40年前才開始真正同西方交流。在此之前,日本的一切都源自中國,而中國是一個文明的發源地。中國人有里有為此驕傲。”
他還說︰“在中國,尤其是北京,傳統舊制變更緩慢。這些書信,盡管寫于多年之前,仍然忠實第記錄了中國人稱之為‘京城’里的人們的生活。”
他說的都對嗎?
本書作者密福特是英國外交官,1865~1866年在英國駐華使館任職。他以書信體裁完成此書,記錄了其在中國的見聞。
全書共29件信札,記載赴任途中所經香港、上海、山東煙台、天津大沽口等處見聞,主體部分記載北京的經歷,旁及宣化、長城沿線、內蒙古等地。書中對當時中國的時局、晚清重要人物等均有記載,可補史書缺失;對中國社會的直接觀察描述了滿漢、蒙古族人民的文化習俗、宗教信仰及對四時節慶市井百態的描寫,為了解晚清社會風土人情提供了寶貴資料;有關在華耶穌含歷史、俄羅斯東正教團的情況,也有一定價值。書信體的形式,淺近的語言,也適合大眾閱讀。
密福特(Algernon Bertram Freeman-Mitford,1837-1916)是英國外交官、古董收藏家、作家。著作有︰《舊日本故事》(1871)、《竹園》(1896)、《清末駐京英使信札》(1900)、《赴日嘉德授勛使命》(1906)、《回憶錄》(1915)、《回憶錄續》(1917)。晚年,把早期納粹思想家張伯倫(Houston Stewart
Chamberlain)的兩部作品《十九世紀之基礎》(1910)和《康德︰與歌德、達‧芬奇、布魯諾、柏拉圖和笛卡兒之比較研究》(1914)譯成英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