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20世紀入華天主教傳教士列傳

16—20世紀入華天主教傳教士列傳
定價:2388
NT $ 2,078
 

內容簡介

這部《16—20世紀入華天主教傳教士列傳》包括入華天主教修會和傳教會入華會士的三部列傳。

一、法國前入華耶穌會士榮振華神父所著《1552--1800年在華耶穌會士列傳》(羅馬耶穌會研究所、巴黎拉杜宰和阿奈出版社聯合出版,1973年)。

二、原入華遣使會士方立中輯錄的《l697—1935年在華遣使會士列傳》(北平遣使會書局,1936年版)。

三、遣使會士熱拉爾‧穆賽和布里吉特‧阿帕烏主編的《1659--2004年入華巴黎外方傳教會會士列傳》(巴黎外方傳教會檔案館2004年版)。特別需要說明的是,這部書原書名叫做“1659—2004年遣使會士列傳”,包括赴遠東的所有造使會士的列傳,譯者只選擇那些曾入華的遣使會士的列傳,故更名為“1659--2004年入華巴黎外方傳教會會士列傳”。

這部《16—20世紀入華天主教傳教士列傳》基本上囊括了法國在長達5個世紀期間,被遣往中國的天主教傳教士中的絕大多數傳教士的傳記,由此,本書成為一部研究中西文化交流史和海外漢學發展史的重要工具書。

明末清初,出現了基督教第三次傳入中國的高潮。這是中西文化的首次直接撞擊與交流,因而形成了西學中漸與中學西漸的兩股潮流。

我們應客觀地評價16—20世紀入華天主教傳教士們的功過。他們不遠萬里並冒著死亡的危險來到中國,主要是為了傳播天主教。但他們在中國既受到了博大精深的中國文化的吸引,又遇到了這種文化強有力的抵抗。為了傳教,他們花費大量精力從事中西文化交流的工作。他們在中西文化交流中的作用,在西方漢學創建與發展中的貢獻,都是不容置疑的。其實宗教本身就是一種文化事業,傳教本身就是文化交流的一種形態和一項內容。宗教是媒介,文化是實質,交流是渠道。

翻開中西文化交流的歷史,我們不難發現以下現象︰在中國與東亞和東南亞國家(印度文化化國家)的文化交流中,佛教起了重要的媒介作用;在中國與中亞國家(阿拉伯一波斯文化化國家j的文化交流中,伊斯蘭教是必不可缺的媒體;在中國與歐洲(希臘一羅馬文化化國家)的交流中,基督教始終扮演著媒介角色。宗教是一種上層和基層都可以利用的媒介。
 

目錄

1552-1800年在華耶穌會士列傳
 基督教傳入中國的第三次高潮——耶穌會士入華(代序)
 中譯本序
 緒論
 第一章 列傳
 第二章 相關資料的綜合統計表
  一、歷任欽天監監正的耶穌會士名錄
 二、康熙時代的中國大地圖
 三、《乾隆得勝圖》(1754~1760年)
 四、北京觀象台(由南懷仁于1764年修復)並附南京各觀象台
 五、北京的夏宮——圓明園
 六、各種文化的聚合,東西方關系
 七、耶穌會士官吏名錄
 八、被派往歐洲的司庫和在華司庫名錄
 九、中國的歷任副省會長和法國傳教區的歷任長上名錄
 十、日本和中國的巡按使名錄
 十一、入華耶穌會士大事年表
 十二、主要教案統計表
 第三章 入華耶穌會士人員分類統計表
 一、用羅馬拼音和漢字拼寫的入華耶穌會士人名規則
 二、已確知漢名的入華耶穌會士名錄
 三、入華耶穌會士教名(聖名)中西文對照表
 四、入華耶穌會士漢姓統計表
 五、入華耶穌會士國籍統計表
 六、專業術語詮釋
 七、幾個特殊地名
 ……
1697-1935年華遣使會士列傳
1659-2004年入華巴黎外方傳教會會士列傳
 

這部《16—20世紀入華天主教傳教士列傳》包括入華天主教修會和傳教會入華會士的三部列傳。

一、法國前入華耶穌會士榮振華神父所著《1552--1800年在華耶穌會士列傳》(羅馬耶穌會研究所、巴黎拉杜宰和阿奈出版社聯合出版,1973年)。

二、原入華遣使會士方立中輯錄的《l697—1935年在華遣使會士列傳》(北平遣使會書局,1936年版)。

三、遣使會士熱拉爾‧穆賽和布里吉特‧阿帕烏主編的《1659--2004年入華巴黎外方傳教會會士列傳》(巴黎外方傳教會檔案館2004年版)。特別需要說明的是,這部書原書名叫做“1659—2004年遣使會士列傳”,包括赴遠東的所有造使會士的列傳,譯者只選擇那些曾入華的遣使會士的列傳,故更名為“1659--2004年入華巴黎外方傳教會會士列傳”。

這部《16—20世紀入華天主教傳教士列傳》基本上囊括了法國在長達5個世紀期間,被遣往中國的天主教傳教士中的絕大多數傳教士的傳記,由此,本書成為一部研究中西文化交流史和海外漢學發展史的重要工具書。

明末清初,出現了基督教第三次傳入中國的高潮。這是中西文化的首次直接撞擊與交流,因而形成了西學中漸與中學西漸的兩股潮流。

我們應客觀地評價16—20世紀入華天主教傳教士們的功過。他們不遠萬里並冒著死亡的危險來到中國,主要是為了傳播天主教。但他們在中國既受到了博大精深的中國文化的吸引,又遇到了這種文化強有力的抵抗。為了傳教,他們花費大量精力從事中西文化交流的工作。他們在中西文化交流中的作用,在西方漢學創建與發展中的貢獻,都是不容置疑的。其實宗教本身就是一種文化事業,傳教本身就是文化交流的一種形態和一項內容。宗教是媒介,文化是實質,交流是渠道。

翻開中西文化交流的歷史,我們不難發現以下現象︰在中國與東亞和東南亞國家(印度文化化國家)的文化交流中,佛教起了重要的媒介作用;在中國與中亞國家(阿拉伯一波斯文化化國家j的文化交流中,伊斯蘭教是必不可缺的媒體;在中國與歐洲(希臘一羅馬文化化國家)的交流中,基督教始終扮演著媒介角色。宗教是一種上層和基層都可以利用的媒介。

正是由于這一系列原因,國內外專治中西文化交流史和海外漢學發展史的學者們,歷來都非常重視明清間入華傳教士問題。這是國際學術界,特別是中外關系史學界和國際漢學界的研究重鎮。諸如《列傳》這樣的工具書,更是稀缺。對于傳教士的漢名和事跡等,又頗難查考。

……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87
    $20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