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魯迅的文化選擇,一直是中國精神文化界無法繞過的熱點問題。20世紀90年代以後悄然出現的文化保守主義思潮,就最終構成了對魯迅的否定性評價,因而也就使魯迅研究界面臨嚴峻的挑戰。每一個嚴肅的魯迅研究學者都不能不對這一根本性的理論問題進行深刻的反思。
張福貴,吉林大學“匡亞明特聘教授”、文學院院長兼國際語言學院院長。現為教育部中文學科教學指導委員會副主任、國務院學位委員會中文學科評議組成員、全國博士後管委會專家組成員、中國魯迅研究會副會長等。入選“教育部跨世紀優秀人才”,獲“國家級教學名師獎”等。主要從事魯迅研究、20世紀中國文學與文化、近現代中日文學關系研究。在《中國社會科學》、《文學評論》、《文藝研究》、《魯迅研究月刊》等發表論文100余篇,出版《慣性的終結︰魯迅文化選擇的歷史價值》、《20世紀中國文學的文化審判》、《中日近現代文學關系比較研究》等著作。
目錄
序 魯迅文化選擇的歷史反思與當代理解
緒言 魯迅離我們有多遠
第一章 超越近代︰魯迅早熟的文化觀
一 中國文化的三次轉型︰魯迅文化選擇的歷史情境
二 “大時代”之前的思考︰濃縮文化時代
第二章 “任個人而排眾數”︰思想啟蒙向現代意識並軌
一 思想的超前︰現代個性意識對近代政治哲學的否定
二 近代政治思想史回顧︰對“眾治”的第五種批判
三 “眾治”的思想本質︰對個性意志扼殺的合法化
四 由超前帶來的錯位︰“眾治”批判的時差與異質
五 豐富的深刻與復雜的統一︰思想啟蒙與政治救亡的整體設計
第三章 “掊物質而張靈明”︰道德救贖向人間原點回歸
一 “厥心純白”︰對初民社會的道德懷念
二 平民意識與精英意識︰道德救贖與思想啟蒙的整合
三 “尚德”的傳統模式與思想革命的現代內容
第四章 宗教觀與科學觀︰思想啟蒙與道德救贖的衍生形態
一 宗教的起源︰“形上之需求”的認定
二 宗教精神的內化與外化︰人格的崇高與行為的執著
三 科學的悖論︰近代理性與反文化意識的交錯
四 歸結點︰人格理想與現實批判的需要
第五章 辯證思維︰文化選擇的邏輯存在形態
一 傳統與現代︰辯證思維的邏輯來源
二 “亦此亦彼”︰整體性思維
三 “一切都是中問物”︰不完滿性思維
四 “要緊的是‘行’而不是言”︰實踐性思維
第六章 自由意志與民族關懷︰青年魯迅的生命主義特質
一 生命自我的反叛與超越
二 生命主義的主觀性個體性價值觀
三 生命主義與民族生存狀況的理性關聯
第七章 覺醒者形象精神狀態與環境評價︰文化選擇的藝術轉化形態
一 強力與卑怯︰生命意志對傳統惰性的歷史性否定
二 自由與存在︰思想意識對社會環境的悲劇性超越
第八章 深度現代化︰魯迅文化選擇的人類性和時代性尺度
一 “特殊國情論”︰傳統文化的拒斥與變形功能
二 魯迅文化哲學的兩個概念︰文化的同一性與文化的特殊性
三 兩種文化人格對比︰“中國人”與“世界人”
四 兩種思想主題對比︰階級意識與人類意識
五 文化的同一性命題︰人類的共同文化資源認識
六 文化的時代性命題︰中國文化轉型的現代意義理解
第九章 “拿來主義”︰文化選擇的目的論與方法論
一 走出傳統的世界︰文化選擇的心路歷程
二 “徹底反傳統”︰文化轉型的方法論價值
三 “拿來主義”的文化哲學闡釋︰主動性、整體性和自然選擇性原則
第十章 文化轉型︰魯迅的翻譯活動在中國社會近代化進程中的思想價值
一 “西學東漸”與救亡圖存之路︰中國近代翻譯思想史的邏輯發展
二 思想啟蒙與政治革命的一翼︰魯迅翻譯及翻譯批評功利觀的確立
三 “直譯”︰魯迅對外國文化原質性的尋求
四 間接譯、復譯和“剜爛隻果”式的翻譯觀︰魯迅對于多元的文化需求和新生事物的支持
第十一章 “小魯迅”與“大魯迅”︰對于魯迅的個體化理解和經典化理解
一 世紀之交的貶損魯迅的風潮
二 個體化理解是對具體歷史人物認識的深化
三 個體化理解的結果是對魯迅思想價值的限制和懷疑
四 個體化理解忽視了魯迅在當下人心目中正在灰色化的趨向
五 魯迅思想當下價值的存在,為經典化理解提供了現實前提
六 “普度眾生”︰魯迅研究中的平民化問題
結語 “活著”的魯迅︰魯迅文化選擇的當代意義
附錄 東北學人魯迅研究的歷史評價
一 魯迅史料與作品研究
二 魯迅思想本體研究
三 魯迅文化關系比較研究
參考文獻
後記
緒言 魯迅離我們有多遠
第一章 超越近代︰魯迅早熟的文化觀
一 中國文化的三次轉型︰魯迅文化選擇的歷史情境
二 “大時代”之前的思考︰濃縮文化時代
第二章 “任個人而排眾數”︰思想啟蒙向現代意識並軌
一 思想的超前︰現代個性意識對近代政治哲學的否定
二 近代政治思想史回顧︰對“眾治”的第五種批判
三 “眾治”的思想本質︰對個性意志扼殺的合法化
四 由超前帶來的錯位︰“眾治”批判的時差與異質
五 豐富的深刻與復雜的統一︰思想啟蒙與政治救亡的整體設計
第三章 “掊物質而張靈明”︰道德救贖向人間原點回歸
一 “厥心純白”︰對初民社會的道德懷念
二 平民意識與精英意識︰道德救贖與思想啟蒙的整合
三 “尚德”的傳統模式與思想革命的現代內容
第四章 宗教觀與科學觀︰思想啟蒙與道德救贖的衍生形態
一 宗教的起源︰“形上之需求”的認定
二 宗教精神的內化與外化︰人格的崇高與行為的執著
三 科學的悖論︰近代理性與反文化意識的交錯
四 歸結點︰人格理想與現實批判的需要
第五章 辯證思維︰文化選擇的邏輯存在形態
一 傳統與現代︰辯證思維的邏輯來源
二 “亦此亦彼”︰整體性思維
三 “一切都是中問物”︰不完滿性思維
四 “要緊的是‘行’而不是言”︰實踐性思維
第六章 自由意志與民族關懷︰青年魯迅的生命主義特質
一 生命自我的反叛與超越
二 生命主義的主觀性個體性價值觀
三 生命主義與民族生存狀況的理性關聯
第七章 覺醒者形象精神狀態與環境評價︰文化選擇的藝術轉化形態
一 強力與卑怯︰生命意志對傳統惰性的歷史性否定
二 自由與存在︰思想意識對社會環境的悲劇性超越
第八章 深度現代化︰魯迅文化選擇的人類性和時代性尺度
一 “特殊國情論”︰傳統文化的拒斥與變形功能
二 魯迅文化哲學的兩個概念︰文化的同一性與文化的特殊性
三 兩種文化人格對比︰“中國人”與“世界人”
四 兩種思想主題對比︰階級意識與人類意識
五 文化的同一性命題︰人類的共同文化資源認識
六 文化的時代性命題︰中國文化轉型的現代意義理解
第九章 “拿來主義”︰文化選擇的目的論與方法論
一 走出傳統的世界︰文化選擇的心路歷程
二 “徹底反傳統”︰文化轉型的方法論價值
三 “拿來主義”的文化哲學闡釋︰主動性、整體性和自然選擇性原則
第十章 文化轉型︰魯迅的翻譯活動在中國社會近代化進程中的思想價值
一 “西學東漸”與救亡圖存之路︰中國近代翻譯思想史的邏輯發展
二 思想啟蒙與政治革命的一翼︰魯迅翻譯及翻譯批評功利觀的確立
三 “直譯”︰魯迅對外國文化原質性的尋求
四 間接譯、復譯和“剜爛隻果”式的翻譯觀︰魯迅對于多元的文化需求和新生事物的支持
第十一章 “小魯迅”與“大魯迅”︰對于魯迅的個體化理解和經典化理解
一 世紀之交的貶損魯迅的風潮
二 個體化理解是對具體歷史人物認識的深化
三 個體化理解的結果是對魯迅思想價值的限制和懷疑
四 個體化理解忽視了魯迅在當下人心目中正在灰色化的趨向
五 魯迅思想當下價值的存在,為經典化理解提供了現實前提
六 “普度眾生”︰魯迅研究中的平民化問題
結語 “活著”的魯迅︰魯迅文化選擇的當代意義
附錄 東北學人魯迅研究的歷史評價
一 魯迅史料與作品研究
二 魯迅思想本體研究
三 魯迅文化關系比較研究
參考文獻
後記
序
魯迅文化選擇的歷史反思與當代理解 張夢陽
如何評價魯迅的文化選擇,一直是中國精神文化界無法繞過的熱點問題。20世紀90年代以後悄然出現的文化保守主義思潮,就最終構成了對魯迅的否定性評價,因而也就使魯迅研究界面臨嚴峻的挑戰。每一個嚴肅的魯迅研究學者都不能不對這一根本性的理論問題進行深刻的反思。
當年正是在這個關鍵的時候,張福貴完成了他的博士論文《慣性的終結︰魯迅文化選擇的歷史價值》,作為劉中樹先生主編的“東北學人現代文學研究叢書”之一,由吉林大學出版社于1999年11月隆重推出。此書的出版,對魯迅研究界所面臨的嚴峻挑戰,作出了及時而富有理論思辨性和學術分量的回應,其意義就可想而知了。
這次張福貴在原著的基礎上作了大量的修改和增添,以《“活著”的魯迅︰魯迅文化選擇的當代意義》為名,由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出版。從魯迅文化選擇的歷史價值到魯迅文化選擇的當代意義,從題目和內容上看,既是原來主題的集戚,也是主題的繼續。這樣,我也在過去對張福貴的博士論文評價的基礎上,修改補充原序作為他這本新書的序。
張福貴新書的前一部分仍然是對于當下魯迅境遇的分析和駁論。時光過去了十年,對于魯迅的貶損儼然已經成為了常態。應該說,魯迅的價值與意義更進一步被懷疑和否定。我知道,張福貴近些年采在高校所作的大量講座多是有關魯迅思想的當下價值和意義的。這是他的一種觀點,也是一種心態,我們魯迅研究界多數人何嘗又不是如此。因此,張福貴新書的出版像當年一樣,有著重大的意義。
張福貴著作的高明之處,在于沒有就事論事地針對貶損魯迅的風潮作枝節性的回應,而是開卷就佔據了理論的制高點,從大歷史觀的廣闊視角鳥瞰了中國文化的三次轉型︰第一次“發生在春秋戰國到秦漢時期。舂秋時代,禮崩樂壞,固有的大一統的西周文化受到地方文化的強烈挑戰,所謂貴族化的‘天朝文化’逐漸喪失了其正統性,而被世俗化的‘豪強文化’所取代”。這是一次由下到上的文化變革,變革的主要路向是以世俗的或平民的文化代替貴族的文化。在這次轉型過程中,中國文化完成了一次較大規模的整合,其文化轉型或整合的價值取向主要包括兩個方向︰第一是上下移動,以地緣政治為界限,發生著下對上的刺激;第二是茼北移動,以地域文化為界限發生南與北即荊楚文化與中原文化的交流。“這次轉型”屬于同一文化背景下的不同區域、不同等級的文化調整。因此,嚴格說來,這次變革不是完全意義的文化轉型。第二次發生在南北朝及唐時期,“這是中國文化第一次真正意義的轉型”。一是由于歷史上被稱作胡狄的北方少數民族文化對大一統的漢文化的沖擊,“中國文化由北向南發生最初的融合”;二是由于佛教文化對中國文化的沖擊,中國思想文化出現了儒、道、釋三教合一的局面。經歷了一個長期的發展階段,到了19世紀,“終于開始了第三次也是最為激烈、痛苦和漫長的一次轉B。這次轉型與前兩次相比,具有顯著不同的時代特征。”最大的不同,就是“此次中國文化所面對的是另一個強勢的文化——西洋文化,這無論是在生活上還是在心理上,都帶來一種前所未有的強大沖擊”。中國知識分子面對這樣的沖擊,作出了各種各樣的文化選擇。
在再現了中國文化第三次轉型中的具體歷史情境之後,張著又機智地提出了“兩個世界”的命題,認為︰“對于近代的傳統中國人來說,一般存在著兩個世界。一個是現實的世界︰在列強的強權政治入侵和經濟掠奪之下,‘天朝’大國地位喪失,中國處于刀俎之下任人宰割。這個世界的存在,使一般中國人憂憤不平而又傷心不已,遂起救亡圖存之心;另一個是意義的世界︰面對西方文化的沖擊,中國固有的文化體系受到挑戰。但輝煌的歷史構成對傳統文化自崇心理最有力的支持,從而堅信中國的精神文明‘世界第一’,堅信在現實世界之外有一個永恆的意義世界。如果僅把這一意義世界,作為失望的傳統中國人現實世界之外的精神家園的話,倒也不過是一種思想逃亡和心理寄托。但是,如果把後一個世界作為前一個世界即現實世界存在之上的真實存在、本質存在的話,則會帶來無窮的災難。用意義世界代替現實世界,必然造成人們不肯正視現實,甚至出現將虛幻當作真實,而把真實視為假象的可怕局面。魯迅的文化危機感可以說是從現實世界中深人下去,構成了對意義世界的顛覆,從而把握住了近代中國在現實世界里衰敗的精神根源。”
“兩個世界”的命題,是張著的一個創造。在第三次文化轉型的歷史情境下,按照“兩個世界”的大思路進行思考,就不難看出魯迅文化選擇的歷史價值與現實意義了︰魯迅正是在這“進向‘大時代’的時代”里,顛覆著封建士大夫們妄圖“用中國傳統文化的倫理價值和道德意義去規範列強,德服洋人”的幻想,顛覆著把中國的傳統文化當作“人類最高文明的標志”和世界文化“唯一的價值尺度”的虛幻、迂腐的“意義世界”。
……
如何評價魯迅的文化選擇,一直是中國精神文化界無法繞過的熱點問題。20世紀90年代以後悄然出現的文化保守主義思潮,就最終構成了對魯迅的否定性評價,因而也就使魯迅研究界面臨嚴峻的挑戰。每一個嚴肅的魯迅研究學者都不能不對這一根本性的理論問題進行深刻的反思。
當年正是在這個關鍵的時候,張福貴完成了他的博士論文《慣性的終結︰魯迅文化選擇的歷史價值》,作為劉中樹先生主編的“東北學人現代文學研究叢書”之一,由吉林大學出版社于1999年11月隆重推出。此書的出版,對魯迅研究界所面臨的嚴峻挑戰,作出了及時而富有理論思辨性和學術分量的回應,其意義就可想而知了。
這次張福貴在原著的基礎上作了大量的修改和增添,以《“活著”的魯迅︰魯迅文化選擇的當代意義》為名,由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出版。從魯迅文化選擇的歷史價值到魯迅文化選擇的當代意義,從題目和內容上看,既是原來主題的集戚,也是主題的繼續。這樣,我也在過去對張福貴的博士論文評價的基礎上,修改補充原序作為他這本新書的序。
張福貴新書的前一部分仍然是對于當下魯迅境遇的分析和駁論。時光過去了十年,對于魯迅的貶損儼然已經成為了常態。應該說,魯迅的價值與意義更進一步被懷疑和否定。我知道,張福貴近些年采在高校所作的大量講座多是有關魯迅思想的當下價值和意義的。這是他的一種觀點,也是一種心態,我們魯迅研究界多數人何嘗又不是如此。因此,張福貴新書的出版像當年一樣,有著重大的意義。
張福貴著作的高明之處,在于沒有就事論事地針對貶損魯迅的風潮作枝節性的回應,而是開卷就佔據了理論的制高點,從大歷史觀的廣闊視角鳥瞰了中國文化的三次轉型︰第一次“發生在春秋戰國到秦漢時期。舂秋時代,禮崩樂壞,固有的大一統的西周文化受到地方文化的強烈挑戰,所謂貴族化的‘天朝文化’逐漸喪失了其正統性,而被世俗化的‘豪強文化’所取代”。這是一次由下到上的文化變革,變革的主要路向是以世俗的或平民的文化代替貴族的文化。在這次轉型過程中,中國文化完成了一次較大規模的整合,其文化轉型或整合的價值取向主要包括兩個方向︰第一是上下移動,以地緣政治為界限,發生著下對上的刺激;第二是茼北移動,以地域文化為界限發生南與北即荊楚文化與中原文化的交流。“這次轉型”屬于同一文化背景下的不同區域、不同等級的文化調整。因此,嚴格說來,這次變革不是完全意義的文化轉型。第二次發生在南北朝及唐時期,“這是中國文化第一次真正意義的轉型”。一是由于歷史上被稱作胡狄的北方少數民族文化對大一統的漢文化的沖擊,“中國文化由北向南發生最初的融合”;二是由于佛教文化對中國文化的沖擊,中國思想文化出現了儒、道、釋三教合一的局面。經歷了一個長期的發展階段,到了19世紀,“終于開始了第三次也是最為激烈、痛苦和漫長的一次轉B。這次轉型與前兩次相比,具有顯著不同的時代特征。”最大的不同,就是“此次中國文化所面對的是另一個強勢的文化——西洋文化,這無論是在生活上還是在心理上,都帶來一種前所未有的強大沖擊”。中國知識分子面對這樣的沖擊,作出了各種各樣的文化選擇。
在再現了中國文化第三次轉型中的具體歷史情境之後,張著又機智地提出了“兩個世界”的命題,認為︰“對于近代的傳統中國人來說,一般存在著兩個世界。一個是現實的世界︰在列強的強權政治入侵和經濟掠奪之下,‘天朝’大國地位喪失,中國處于刀俎之下任人宰割。這個世界的存在,使一般中國人憂憤不平而又傷心不已,遂起救亡圖存之心;另一個是意義的世界︰面對西方文化的沖擊,中國固有的文化體系受到挑戰。但輝煌的歷史構成對傳統文化自崇心理最有力的支持,從而堅信中國的精神文明‘世界第一’,堅信在現實世界之外有一個永恆的意義世界。如果僅把這一意義世界,作為失望的傳統中國人現實世界之外的精神家園的話,倒也不過是一種思想逃亡和心理寄托。但是,如果把後一個世界作為前一個世界即現實世界存在之上的真實存在、本質存在的話,則會帶來無窮的災難。用意義世界代替現實世界,必然造成人們不肯正視現實,甚至出現將虛幻當作真實,而把真實視為假象的可怕局面。魯迅的文化危機感可以說是從現實世界中深人下去,構成了對意義世界的顛覆,從而把握住了近代中國在現實世界里衰敗的精神根源。”
“兩個世界”的命題,是張著的一個創造。在第三次文化轉型的歷史情境下,按照“兩個世界”的大思路進行思考,就不難看出魯迅文化選擇的歷史價值與現實意義了︰魯迅正是在這“進向‘大時代’的時代”里,顛覆著封建士大夫們妄圖“用中國傳統文化的倫理價值和道德意義去規範列強,德服洋人”的幻想,顛覆著把中國的傳統文化當作“人類最高文明的標志”和世界文化“唯一的價值尺度”的虛幻、迂腐的“意義世界”。
……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
新書87折$2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