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小說分類選講

明清小說分類選講
定價:143
NT $ 143
  • 作者:譚帆/主/編
  • 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 出版日期:2009-06-01
  • 語言:簡體中文
  • ISBN10:704022061X
  • ISBN13:9787040220612
  • 裝訂:313頁 / 23 x 17 cm / 普通級 / 初版
 

內容簡介

本書是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國家級規划教材,是「中國古代文學分類選講」系列教材之一。該教材首章為導論,系統地描述了明清小說的發展演變與全書的寫作思路,末章則提供了一份明清小說研究的閱讀書目,為讀者的進一步研究指明了治學路徑。該書的主體部分共八章,與以往類似教材和專著不同的是,本書對明清小說作品的分析論述並非刻板地按照時代順序,而是依據內容、語言、篇幅將其分為講史演義、英雄傳奇、神魔、世情、公案俠義、諷刺譴責、傳奇志怪、話本小說八大類,各列一章,每章都有對本類題材作品的綜論,同時在具體選講過程中結合代表性作品進行解析。

本書可供高校用作中文系和校級通識課程的教材,也可作為一般文史愛好者了解賞析明清小說的普通讀物。
 

目錄

導論
一、明清小說的發展演變
二、明清小說的類別划分與本教材的分類依據
第一章 講史演義
第一節 講史演義的興起
一、《三國志演義》的開創之功
二、書商、文人的聯手炮制
三、「資讀適意」的《西漢通俗演義》
第二節 講史演義的因革
一、講史演義編創觀念與方式的轉變
二、講史與艷情的合流:《隋煬帝艷史》
三、講史演義的英雄傳奇化:《隋史遺文》
四、革故鼎新的《新列國志》
五、講史演義的分支:時事小說
第三節 講史演義的衰蛻
一、講史演義的衰蛻跡象
二、「集腋成裘」的《隋唐演義》
三、「補古來演義之闕」的《南北史演義》
第二章 英雄傳奇
第一節 《水滸傳》:英雄傳奇小說的開山與典范之作
一、《水滸傳》的成書、作者及版本
二、從梁山英雄群像看《水滸傳》的主題
三、《水滸傳》對後世英雄傳奇小說的示范意義
四、《水滸傳》的續書
第二節 英雄傳奇小說的繁盛
一、《楊家府演義》等將門世系類作品
二、《說岳全傳》等民族英雄類作品
三、《英烈傳》、《飛龍全傳》等帝王開國創業類作品
四、其他英雄傳奇小說
第三節 英雄傳奇小說的蛻變
一、英雄傳奇與世情小說的合流
二、英雄傳奇與俠義公案的交融
第三章 神魔小說
第一節 神魔小說的淵源
第二節 神魔小說的初興
一、「怪力亂神」的恆久魅力
二、厚「積」而「薄」發
三、脫胎換骨的《西游記》
第三節 神魔小說的發展
一、東南西北話「四游」
二、「另類」的《三教開迷歸正演義》
第四節 神魔小說的因革
一、朝代改易與作家心態的變化
二、因襲與變革
第五節 神魔小說的衰微
一、「尷尬」的《綠野仙蹤》
二、漸行漸遠的「神魔」
第四章 世情小說
第一節 世情小說的開山之作《金瓶梅》
一、《金瓶梅》的創作緣起和作者
二、《金瓶梅》的意義和價值
三、《金瓶梅》中的性描寫
第二節 世情小說的發展
一、偏向人情的才子佳人型作品
二、偏向世態的市井型作品
三、《林蘭香》
四、《歧路燈》
第三節 世隋小說的巔峰之作《紅樓夢》
一、偉大小說家的誕生和曠世傑作的問世
二、封建大家庭盛極而衰的全景式展示
三、《紅樓夢》情愛描寫的內涵和意義
四、《紅樓夢》傑出的藝術成就
第五章 公案俠義
第一節公案俠義小說的淵源
第二節 明代的公案小說
一、「似法家書非法家書,似小說亦非小說」的明代短篇公案小說集
二、融合文人、民間話語的擬話本公案小說
三、《合同文字記》系列作品解讀
四、《龍圖公案》:明代公案小說的代表之作
第三節 明代的俠義小說
一、《水滸傳》的典范效應
二、明代俠義小說的新變
第四節 清代公案俠義小說
一、清代公案俠義小說概況
二、《三俠五義》的奇險之美與懸念設計
三、清官與俠客的結盟:公案俠義小說的文化內涵
第五節 晚清公案、俠義小說
一、晚清公案小說的蛻變與轉型
二、《九命奇冤》與《李公案奇聞》
三、晚清俠義小說的繁盛
第六章 諷刺譴責
第一節 諷刺譴責小說的源頭與特性
第二節 幻設型的諷刺小說
一、冥界鬼故事
二、幻境故事
三、人與物互變故事
第三節 《儒林外史》與寫實性的諷刺小說
一、世情小說中的諷刺
二、《儒林外史》的思想深度
三、《儒林外史》的諷刺藝術
第四節 晚清譴責小說
一、《官場現形記》與《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
二、《老殘游記》與《孽海花》
第七章 傳奇志怪
第一節 明代的傳奇志怪小說
一、「剪燈三話」
二、宋懋澄《負情儂傳》與《珠衫》
三、《鍾情麗集》與中篇傳奇小說
四、《高坡異纂》等明代志怪與志人小說
第二節 清代的傳奇小說
一、張潮與《虞初新志》
二、蒲松齡與《聊齋志異》
三、沈復與《浮生六記》
第三節 清代的志怪小說
一、袁枚與《子不語》
二、紀昀與《閱微草堂筆記》
三、俞樾與《右台仙館筆記》
第八章 話本小說
第一節 話本小說探源
第二節 「三言」、「二拍」:話本小說的典范
一、馮夢龍、凌漾初與「三言」、「二拍」的創作
二、市民悲歡與世態風情
三、雅俗交融的敘事藝術
第三節 話本小說的發展與演變
一、《型世言》與《西湖二集》
二、《十二樓》
三、《豆棚閑話》
四、話本小說的變異與消亡
第九章 閱讀書目提要
主要參考文獻
 

在源遠流長、異彩紛呈的中國文學中,有兩個要項值得關注:一是體裁,一是題材。體裁關乎形式,題材關乎內容。詩、詞、文、賦、小說、戲曲等,屬於體裁的范圍;而送別思歸、邊塞征旅、山水田園、詠史懷古、才子佳人、負心婚變、,神仙道化、英雄傳奇、神魔志怪、世態人情、公案俠義等,都屬於題材的范圍。體裁與題材又是緊密相關、相互為用的。一方面,獨特的題材往往會導致舊體裁的變易,甚至新體裁的產生;另一方面,特定的體裁也必然會對其所表現的題材形成制約,並影響其風格特點。

無論是體裁,還是題材,受不同時代文化精神、美學追求的影響,都有一個發展流變的過程,並在某一歷史時段達到頂點,成為代表性的文學樣式和主題。先秦時期,四言詩、騷體賦和散文獨步文壇;兩漢以還,散文、樂府、五七言詩與各體賦代有變化;發展到唐宋,詩與詞成為最受人矚目的文體樣式。降及元明清,戲曲與小說勃興,雙峰並峙,平分秋色。近人王國維指出:「凡一代有一代之文學,楚之騷,漢之賦,六代之駢語,唐之詩,宋之詞,元之曲,皆所謂一代之文學,而後世莫能繼焉者也。」(《宋元戲曲考·序》)說的就是這種情況。在中國文學演進的歷史過程中,伴隨著體裁的變化,各類題材也日漸成熟、豐富,幾乎涉及社會、政治、人生、自然的各個方面。而每類題材,不僅各有其鮮明的特點,還呈現出階段性的變化。以詩、詞而論,邊塞征旅詩在盛唐時期最為昌盛,詠史懷古詩則在中晚唐大行其道,北宋時期的詞作多吟唱情愛相思,到了南宋,抒發悲憤壯烈的愛國情懷便成了詞作的一大特點。就總體來看,「詩庄詞媚」則可視作濤詞兩種文體風格的基本分野。而如果變換視角,調整思維,就可以發現:題材與體裁、風格、時代不僅緊密關聯,而且各類體裁、題材都是可以作為專題展開論述,構成若干部文學小史的。而從文學的體裁和題材人手,也不失為一種了解各體各類文學特點的有效途徑。

中國文學史,作為一門成熟的學科,已經走過了一個世紀的歷程,形成了以文學史和作品選相輔相成來把握文學史的成熟模式。一般來講,文學史(無論是分體文學史還是分段文學史)是以作家為視點描述文學史的進程,考察一代或一體文學史的流變的;作品選則選擇代表性的作品,以展現作家的藝術個性和創作成就。現行的文學史和作品選,從敘述方式看,有其優長,也有其缺憾。文學史對各個時代文學風格、體裁的歷時性變化描述得比較具體,而對每個時段各種題材類型的共時代生特點卻難以一一顧及;作品選重在反映作家個體最有特點和成就的作品,卻無法兼顧各類體裁、題材的類型特點和面貌,也缺乏史的勾勒和描述。於是,我們想在文學史和作品選之外,設計一種新的教材模式——分類選講,以彌補其不足。

分類選講試圖把作品鑒賞、題材流變和類型分析結合起來,既以作品為主,通過講析發掘其藝術特色,又注重不同題材的發展脈絡,展現其源流嬗變的軌跡;既提供多元的賞析方法和角度,又將單個作品的講析與同類作品關聯在一起,從縱橫比較中提煉概括出類型特點。就此而言,它與以史帶論、以史串篇的文學史,與注而不評的作品選以及著力於一篇篇作品孤立講解的賞析性著作,都是有所不同的。如果說,文學史是線性描述,作品選是點狀分布,那麽,分類選講則是點狀分布與線性描述的有機結合,而其核心在於塊狀講析。

呈現在讀者面前的這套「中國古代文學分類選講」系列教材,力圖兼顧時代、體裁,尤其是題材,以「分類」和「選講」的形式,講解中國文學的類型特點及其源流變化。所謂分類,一是按體裁分類,選擇不同時代最具代表性的文學樣式,如先秦時期的詩騷、先秦兩漢的散文、唐宋時期的詩與詞、元明清時期的戲曲和小說,分別單獨成冊,突出體裁特點和時代特點;二是按題材分類,選擇不同體裁中若干重要題材,對其歷史傳承、發展流變、藝術特點等予以專章講說,由此形成一個個文學專題,借以細化、深化對中國文學的理解和把握。在此基礎上,本套教材還力求在以下幾個方面,展示出「選講」的一些特點:

其一,兼顧點(具體作品)、面(時代背景、創作概況和類型特征)、線(題材發展的歷史進程)三者的關系,而將作品講析作為重點,由此引出「面」之拓展,帶出「線」之流程,構成以作品為中心,以類型特征、題材演變為兩翼的立體文學景觀。

其二,對作品講析有詳有略,有疏有密,或一篇一析,或數篇一析。分析時既注重具體作品的個性,亦關注若干作品的共性。強調觀照視角和分析方式的多元化,或比較分析,或綜合分析,或大筆潑墨,務求詳盡;或點到為止,引而不發;或以批注的形式,畫龍點楮。通過這樣一些做法,既給學生提供多種解讀講析的方式,使之充分了解該類型作品的創作特色和風格,又給教師留下較充分的發揮空間。

其三,注重學理性與可讀性的結合,語言力求活潑靈動,並適時穿插一些相關的逸事趣話,使得文脈有起有伏,張弛相間,吸引並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每章末附列「思考題」,提示城需掌握的重點和要點,以及進一步思考的問題或方向。

┅┅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