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兩漢散文分類選講

先秦兩漢散文分類選講
定價:155
NT $ 155
  • 作者:李炳海
  • 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 出版日期:2008-06-01
  • 語言:簡體中文
  • ISBN10:7040218968
  • ISBN13:9787040218961
  • 裝訂:351頁 / 23 x 17 cm / 普通級 / 初版
 

內容簡介

本書是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國家級規划教材,是「中國古代文學分類選講」系列教材之一。該教材首章為導論,描述先秦兩漢散文題材的分類及演變,末章是文體概論和名篇導讀。全書主體部分共七章,分別以世道滄桑、戰爭風雲、外交景觀、恩怨情仇、隱逸高蹈、病里乾坤、夢幻世界為題,對七類題材的作品進行選講。前三類屬於重大題材,側重於社會的興衰治亂、歷史變革;後四類屬於普通的生活題材,著眼於人自身的喜怒哀樂、悲歡離合。各章都有對每類題材作品的總論,在具體選講過程中注重對代表性作品的解析。

本書可供高校用作中文系和校級通識課程的教材,也可作為一般文史愛好者了解賞析先秦兩漢散文的普通讀物。
 

目錄

導論
第一節 早期散文的題材
一、《周易》本經的題材
二、《尚書》的題材
第二節 春秋戰國散文的題材
一、混沌一體的題材形態
二、分門別類的題材編排
三、單一題材的獨立成書
第三節 兩漢散文的題材
一、政論家散文題材的選擇和布局
二、經學家散文題材的厘定和配置
三、史學家散文題材的調遣和定位
四、目錄學家散文題材的整理和編排
第一章 世道滄桑
第一節 以史為鑒的文學傳統
一、周公的以殷鑒周
二、賈誼的以秦鑒漢
三、王符、崔定的以雍鑒洛
第二節 世運興衰的生動展示
一、周王朝衰落期的問鼎事件
二、齊晉稱霸和式微的軌跡
三、兩漢盛世的贊曲頌歌
第三節 家族榮辱的真實寫照
一、《左傳》、《國語》的家族事象
二、《史記》、《漢書》的家族史敘評
三、司馬遷、班固對家族史的自述
第二章 戰爭風雲
第一節 《尚書》等對早期戰爭的敘事
一、夏、商、周的戰前動員令
二、武王伐紂的敘事及演變
三、姜太公形象的歷史轉換
第二節 《左傳》、《國語》的戰爭畫卷
一、耀德不觀兵的戰爭理念
二、整體軍容和個體英雄的顯示
三、滲透禮樂文化精神的武士風度
第三節 《史記》中的將帥之星
一、治軍嚴明的司馬穰苴、孫武
二、以奇制勝的孫臏、田單
三、叱 風雲的西楚霸王項羽
四、善射而不遇時的飛將軍李廣
第四節 《漢書》中的西漢名將
一、飲恨終生的將門之後李陵
二、老當益壯的鎮西名將趙充國
第三章 外交景觀
第一節 春秋列國的行人和辭令
一、據理力爭的博物君子鄭子產
二、以智慧和幽默應對挑戰的晏子
三、各有風采的戎夷使者
四、兩種形態、兩種風格的辭令
第二節 波譎雲詭的戰國外交
一、蘇秦、張儀的縱橫游說
二、毛遂、公孫弘、唐且的不辱使命
三、趙威後、君王後的善對來使
第三節 漢代使者的歷險和冒險
一、陸賈的出使南越
二、蘇武的守節不屈
三、終軍的請纓報國
第四章 恩怨情仇
第一節 德怨相報的類型和規則
一、以德報德、以怨報怨
二、以德報怨、以怨報德
三、恩怨相報的對等原則
第二節 貴賤更替中的聚散離合
一、貧賤而離、富貴而合
二、貧賤而合、富貴而離
三、不以貧富貴賤易交的形象
第三節 士為知己者死的俠肝義膽
一、要離行刺傳奇
二、豫讓復仇記
三、聶政刺韓傀
四、荊軻刺秦王
第五章 隱逸高蹈
第一節 春秋之前的隱士及其傳說
一、史前隱士的傳說
二、夏、商、西周隱士的傳說
第二節 春秋戰國時期的隱士及傳說
一、商界隱士范蠡、屠羊說
二、孔門隱士原憲
三、庄子及道家隱士
四、布衣隱士顏躅、戴晉生
五、舉家偕隱的介之推、接輿
第三節 兩漢時期的隱士及傳說
一、為王侯師的黃石公、商山四皓
二、隱於卜肆的嚴遵
三、蜚聲士林的郭泰
第四節 隱士的基本類型及形象特征
一、終身不仕型
二、先仕後隱型
三、亦仕亦隱型
第六章 病里乾坤
第一節 身病而神清的孔門師徒
一、孔子患病期間的理性精神
二、曾參的易簀和樂正子春傷足
三、陳蔡絕糧的人生考驗
第二節 先秦道家的疾病觀及文學顯現
一、貧困非病而富貴成病
二、生理疾病和心理疾病
三、疾病狀態中的人生超越
第三節 疾病狀態中的貴族形象
一、理智型和迷狂型
二、反思型和放任型
三、穩定型和多變型
四、剛愎自用型和委運乘化型
第七章 夢幻世界
第一節 夢象與生殖崇拜
一、伊尹生於空桑的傳說
二、邑姜、燕姑之夢
三、西漢帝母、嬪妃之夢
四、從原型到范型的夢象
第二節 夢象與恐懼心理
一、戰爭恐懼生成的夢象
二、權力危機生成的夢象
三、復仇恐懼生成的夢象
第三節 夢境中的生命溝通
一、人和天神的生命溝通
二、夢象的血統和地域因緣
三、夢象的生命一體化理念
第四節 夢象觀及其文學表現
一、夢象與人的常態和病態
二、道家夢象觀的雙重屬性
三、夢象的虛實與真幻
第八章 文體概論和名篇導讀
第一節 文體的界限及分工
一、敘事與議論的分立與錯雜
二、記言與記事的分工與結合
三、散文與詩歌的聚散離合
第二節 議論文的主要文體及名作
一、獨言專論體及名作
二、對話設問體及名作
三、經傳體及名作
四、連珠體及名作
第三節 敘事文的主要文體及名作
一、說林體及名作
二、傳記體及名作
三、碑文體及名作
四、游記體及名作
五、歷史演義體及名作
主要參考文獻
 

在源遠流長、異彩紛呈的中國文學中,有兩個要項值得關注:一是體裁,一是題材。體裁關乎形式,題材關乎內容。詩、詞、文、賦、小說、戲曲等,屬於體裁的范圍;而送別思歸、邊塞征旅、山水田園、詠史懷古、才子佳人、負心婚變、,神仙道化、英雄傳奇、神魔志怪、世態人情、公案俠義等,都屬於題材的范圍。體裁與題材又是緊密相關、相互為用的。一方面,獨特的題材往往會導致舊體裁的變易,甚至新體裁的產生;另一方面,特定的體裁也必然會對其所表現的題材形成制約,並影響其風格特點。

無論是體裁,還是題材,受不同時代文化精神、美學追求的影響,都有一個發展流變的過程,並在某一歷史時段達到頂點,成為代表性的文學樣式和主題。先秦時期,四言詩、騷體賦和散文獨步文壇;兩漢以還,散文、樂府、五七言詩與各體賦代有變化;發展到唐宋,詩與詞成為最受人矚目的文體樣式。降及元明清,戲曲與小說勃興,雙峰並峙,平分秋色。近人王國維指出:「凡一代有一代之文學,楚之騷,漢之賦,六代之駢語,唐之詩,宋之詞,元之曲,皆所謂一代之文學,而后世莫能繼焉者也。」(《宋元戲曲考·序》)說的就是這種情況。在中國文學演進的歷史過程中,伴隨着體裁的變化,各類題材也日漸成熟、豐富,幾乎涉及社會、政治、人生、自然的各個方面。而每類題材,不僅各有其鮮明的特點,還呈現出階段性的變化。以詩、詞而論,邊塞征旅詩在盛唐時期最為昌盛,詠史懷古詩則在中晚唐大行其道,北宋時期的詞作多吟唱情愛相思,到了南宋,抒發悲憤壯烈的愛國情懷便成了詞作的一大特點。就總體來看,「詩庄詞媚」則可視作濤詞兩種文體風格的基本分野。而如果變換視角,調整思維,就可以發現:題材與體裁、風格、時代不僅緊密關聯,而且各類體裁、題材都是可以作為專題展開論述,構成若干部文學小史的。而從文學的體裁和題材人手,也不失為一種了解各體各類文學特點的有效途徑。

中國文學史,作為一門成熟的學科,已經走過了一個世紀的歷程,形成了以文學史和作品選相輔相成來把握文學史的成熟模式。一般來講,文學史(無論是分體文學史還是分段文學史)是以作家為視點描述文學史的進程,考察一代或一體文學史的流變的;作品選則選擇代表性的作品,以展現作家的藝術個性和創作成就。現行的文學史和作品選,從敘述方式看,有其優長,也有其缺憾。文學史對各個時代文學風格、體裁的歷時性變化描述得比較具體,而對每個時段各種題材類型的共時代生特點卻難以一一顧及;作品選重在反映作家個體最有特點和成就的作品,卻無法兼顧各類體裁、題材的類型特點和面貌,也缺乏史的勾勒和描述。於是,我們想在文學史和作品選之外,設計一種新的教材模式——分類選講,以彌補其不足。

分類選講試圖把作品鑒賞、題材流變和類型分析結合起來,既以作品為主,通過講析發掘其藝術特色,又注重不同題材的發展脈絡,展現其源流嬗變的軌跡;既提供多元的賞析方法和角度,又將單個作品的講析與同類作品關聯在一起,從縱橫比較中提煉概括出類型特點。就此而言,它與以史帶論、以史串篇的文學史,與注而不評的作品選以及着力於一篇篇作品孤立講解的賞析性著作,都是有所不同的。如果說,文學史是線性描述,作品選是點狀分布,那麼,分類選講則是點狀分布與線性描述的有機結合,而其核心在於塊狀講析。

呈現在讀者面前的這套「中國古代文學分類選講」系列教材,力圖兼顧時代、體裁,尤其是題材,以「分類」和「選講」的形式,講解中國文學的類型特點及其源流變化。所謂分類,一是按體裁分類,選擇不同時代最具代表性的文學樣式,如先秦時期的詩騷、先秦兩漢的散文、唐宋時期的詩與詞、元明清時期的戲曲和小說,分別單獨成冊,突出體裁特點和時代特點;二是按題材分類,選擇不同體裁中若干重要題材,對其歷史傳承、發展流變、藝術特點等予以專章講說,由此形成一個個文學專題,借以細化、深化對中國文學的理解和把握。在此基礎上,本套教材還力求在以下幾個方面,展示出「選講」的一些特點:

其一,兼顧點(具體作品)、面(時代背景、創作概況和類型特征)、線(題材發展的歷史進程)三者的關系,而將作品講析作為重點,由此引出「面」之拓展,帶出「線」之流程,構成以作品為中心,以類型特征、題材演變為兩翼的立體文學景觀。

其二,對作品講析有詳有略,有疏有密,或一篇一析,或數篇一析。分析時既注重具體作品的個性,亦關注若干作品的共性。強調觀照視角和分析方式的多元化,或比較分析,或綜合分析,或大筆潑墨,務求詳盡;或點到為止,引而不發;或以批注的形式,畫龍點睛。通過這樣一些做法,既給學生提供多種解讀講析的方式,使之充分了解該類型作品的創作特色和風格,又給教師留下較充分的發揮空間。

其三,注重學理性與可讀性的結合,語言力求活潑靈動,並適時穿插一些相關的逸事趣話,使得文脈有起有伏,張弛相間,吸引並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每章末附列「思考題」,提示城需掌握的重點和要點,以及進一步思考的問題或方向。

……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