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宗教與日常生活》這本書中,史蒂芬‧亨特向讀者介紹了宗教社會學領域最新的理論進展和實證發現。在這本內容全面翔實、研究深入透徹的著作中,亨特以他淵博的學識為讀者勾勒出了宗教社會學研究現狀的輪廓,包括︰全球性宗教沖突和宗教多元化、宗教膜拜團體和教派性質的變化、宗教信仰和性別之間錯綜復雜的關系以及當代文化和消費主義對宗教信仰實踐的沖擊和影響。
更為重要的是,亨特試圖同時從社會學和歷史學兩個維度上找到當代宗教的定位,據此來呈現和展示各種全球性現實狀況,他運用最新的理論和研究成果考察了宗教在個體和日常生活層面的活力並提出要用功能論的視角來取代實體論的宗教定義,從而拋棄了宗教信仰中“那些干巴巴的組織層面”,把宗教“嵌入”到日常生活的微觀實踐中,巧妙地解決了“世俗化”命題面臨的尷尬困境。
目錄
叢書主編序
序言
導言
第一章 當代宗教︰變化的定義
第二章 後現代主義視角︰現實還是未來?
第三章 理性選擇理論及其批判
第四章 日常宗教的語境
第五章 人口統計學︰連續性與變化
第六章 從“教會依附”到“自由選擇”——當代基督教的轉型
第七章 確定性的信仰——基要主義/原教指主義與少數民族宗教
第八章 新宗教運動的興與衰
第九章 新時代運動、自我靈性信仰與準宗教
結論 日常生活中的宗教與神聖信仰
參考文獻
索引
編者的話
序言
導言
第一章 當代宗教︰變化的定義
第二章 後現代主義視角︰現實還是未來?
第三章 理性選擇理論及其批判
第四章 日常宗教的語境
第五章 人口統計學︰連續性與變化
第六章 從“教會依附”到“自由選擇”——當代基督教的轉型
第七章 確定性的信仰——基要主義/原教指主義與少數民族宗教
第八章 新宗教運動的興與衰
第九章 新時代運動、自我靈性信仰與準宗教
結論 日常生活中的宗教與神聖信仰
參考文獻
索引
編者的話
序
幾前年,要想把宗教作為一個研究主題納人以當代日常生活為寫作題材的社會學教材叢書中,似乎是一件相當遙不可及的事。這種缺席似乎表明了這樣一個事實︰幾十年來,宗教社會學逐漸被無情地趕下社會學的主要舞台,淪落為一門極為邊緣的狹隘分支。毫無疑問,對宗教的研究已經被其他領域的經驗和理論研究所取代。全球化、族群、身體、消費和身份認同等實質性的研究課題更有可能進人社會學核心教材的編寫範圍,原因在于,它們可以自稱具有更大的社會價值、與時代主題更為貼近。
要想解釋和說明對宗教研究興趣的衰減,我們有必要回過頭來對歷史發展過程做一個考察。至少從20世紀中葉開始,世俗化命題就已經成為某種正統學說。內在于世俗化過程的各種冷冰冰的現象,也就是理性、多元主義和社區的衰落,都以不同的方式、在各個不同的層面上瓦解著宗教信仰的地位——大到社會層面的制度力量,小到個體的日常經驗,宗教的重要性日益下降。這種顯而易見的衰落使得宗教社會學的地位也隨之降低,逐漸被簡單地化約為對宗教的社會關聯性(relevance)的研究,接著又被邊緣化為一門離群索居的細小分支。它如此遭到忽視,以至于在某種程度上,人們甚至認為它或許正面臨著永久絕滅的危險。
如今,在21世紀伊始,世界又一次出現了變化,這種變化如此之劇烈,以至于重新點燃了人們對宗教這個議題的興趣,盡管這種興趣可能只是暫時的。于是,有相當數量的社會學人門書籍都公開談論起當代宗教命運的變化這個話題。研究敬虔程度、世界復魅(re▔enchantment)、宗教趨向的文獻汗牛充棟。對宗教社會動力學(social dynamics of religion)的研究再次成為一門受人尊敬的顯學。造成這種滄海變桑田式的急劇轉變的原因有很多,其中大部分是因為用于把握當代宗教表現形式的關鍵理論框架發生了轉換,由此在關于世俗化命題的長期辯論中發展出一個所謂的“修正主義”陣營。
于是,我們可以很明顯地看到,對宗教生活研究興趣的重燃毫無疑問取決于宗教在某些特定領域的復興。這種研究興趣的復興也許在那些較為保守和更具集體主義特性的宗教類型中有所體現,最為典型的莫過于基要主義/原教旨主義和各個族群對宗教信仰的不同表達。與此同時,許多當代社會學家越來越多地意識到,現如今的宗教信仰和實踐更多地體現在個體層面,而不是通過社會和公共領域或社群結構來表現。因此,正如題目《宗教與日常生活》所表明的那樣,本書的任務就在于分析和研究在那些信仰真正起作用的基點上,宗教是如何以及為什麼持續不斷地以各種(充滿意義的)方式對日常生活中的個體造成影響的。所以,現實情況很可能是,清晰可見的宗教信仰形式越來越少,存在于正式宗教機構之外的隱形宗教越來越多,這是真正意義上“沒有身份歸屬的信仰”(believing without belonging)。
然而,本書將采取一種更為謹慎的視角。有人認為,宗教信仰的復興主要通過個體化和私人化的途徑來表達,我不贊同這個觀點,至少在“宗教復歸”(return。f religion)的標志這一點上,我認為這種觀點沒有任何現實的經驗依據。事實上,我將指出,上述觀點對當代宗教表現形式之本質和程度的假設是經不起推敲的,他們用來論證其觀點的證據是經過精心挑選的,甚至,他們對宗教的定義也是漏洞百出的。此外,本書還將告訴讀者,即使是那些較為“明顯”、集體化程度更高的宗教類型(例如少數民族的信仰和基要主義/原教旨主義)造成的影響,也往往被過分夸大了。我們應該對那種認為這些宗教形式正在擴張的言論進行仔細的分析。所以,後續章節將對相關的主要論戰和話題進行詳盡的討論,在進行經驗分析的同時向讀者呈現各種證據。通過這種方式,本書將給出如下結論︰盡管過去幾十年來發生了急劇的社會變遷,影響深遠並且波及宗教世界,但是,在很大程度上,這種變遷並沒有提升敬虔水平。
要想解釋和說明對宗教研究興趣的衰減,我們有必要回過頭來對歷史發展過程做一個考察。至少從20世紀中葉開始,世俗化命題就已經成為某種正統學說。內在于世俗化過程的各種冷冰冰的現象,也就是理性、多元主義和社區的衰落,都以不同的方式、在各個不同的層面上瓦解著宗教信仰的地位——大到社會層面的制度力量,小到個體的日常經驗,宗教的重要性日益下降。這種顯而易見的衰落使得宗教社會學的地位也隨之降低,逐漸被簡單地化約為對宗教的社會關聯性(relevance)的研究,接著又被邊緣化為一門離群索居的細小分支。它如此遭到忽視,以至于在某種程度上,人們甚至認為它或許正面臨著永久絕滅的危險。
如今,在21世紀伊始,世界又一次出現了變化,這種變化如此之劇烈,以至于重新點燃了人們對宗教這個議題的興趣,盡管這種興趣可能只是暫時的。于是,有相當數量的社會學人門書籍都公開談論起當代宗教命運的變化這個話題。研究敬虔程度、世界復魅(re▔enchantment)、宗教趨向的文獻汗牛充棟。對宗教社會動力學(social dynamics of religion)的研究再次成為一門受人尊敬的顯學。造成這種滄海變桑田式的急劇轉變的原因有很多,其中大部分是因為用于把握當代宗教表現形式的關鍵理論框架發生了轉換,由此在關于世俗化命題的長期辯論中發展出一個所謂的“修正主義”陣營。
于是,我們可以很明顯地看到,對宗教生活研究興趣的重燃毫無疑問取決于宗教在某些特定領域的復興。這種研究興趣的復興也許在那些較為保守和更具集體主義特性的宗教類型中有所體現,最為典型的莫過于基要主義/原教旨主義和各個族群對宗教信仰的不同表達。與此同時,許多當代社會學家越來越多地意識到,現如今的宗教信仰和實踐更多地體現在個體層面,而不是通過社會和公共領域或社群結構來表現。因此,正如題目《宗教與日常生活》所表明的那樣,本書的任務就在于分析和研究在那些信仰真正起作用的基點上,宗教是如何以及為什麼持續不斷地以各種(充滿意義的)方式對日常生活中的個體造成影響的。所以,現實情況很可能是,清晰可見的宗教信仰形式越來越少,存在于正式宗教機構之外的隱形宗教越來越多,這是真正意義上“沒有身份歸屬的信仰”(believing without belonging)。
然而,本書將采取一種更為謹慎的視角。有人認為,宗教信仰的復興主要通過個體化和私人化的途徑來表達,我不贊同這個觀點,至少在“宗教復歸”(return。f religion)的標志這一點上,我認為這種觀點沒有任何現實的經驗依據。事實上,我將指出,上述觀點對當代宗教表現形式之本質和程度的假設是經不起推敲的,他們用來論證其觀點的證據是經過精心挑選的,甚至,他們對宗教的定義也是漏洞百出的。此外,本書還將告訴讀者,即使是那些較為“明顯”、集體化程度更高的宗教類型(例如少數民族的信仰和基要主義/原教旨主義)造成的影響,也往往被過分夸大了。我們應該對那種認為這些宗教形式正在擴張的言論進行仔細的分析。所以,後續章節將對相關的主要論戰和話題進行詳盡的討論,在進行經驗分析的同時向讀者呈現各種證據。通過這種方式,本書將給出如下結論︰盡管過去幾十年來發生了急劇的社會變遷,影響深遠並且波及宗教世界,但是,在很大程度上,這種變遷並沒有提升敬虔水平。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
新書87折$2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