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部關于遺傳學的簡單歷史,以孟德爾遺傳定律為開始,到DNA雙螺旋結構的發現,再到最終人類基因組圖譜的完成,這過程堪稱跌宕起伏。其中不乏合縱連橫,斗財斗智,充滿完美合作的同時也充斥相互拆台,甚至有時一項科學研究的完成似乎全看運氣。
這也是一部關于科學天才的有趣故事,他們是天才,但同時也是普通人。有人篤信宗教,有人是社會主義者;有人喜歡越野機車,有人酷似搖滾樂手;有人爵位也不放在眼里,有人為了自身利益不顧人類福祉……
這還是一部包含了轟動當時的社會經典案例全集。希特勒那臭名昭著的種族主義就是起源于科學家所謂的“優生學”嗎?克隆人是未來發展的必然趨勢嗎?基因改造食品到底安不安全?當克林頓總統宣布人類基因組草圖的完成時,人類已經在扮演上帝的角色了嗎?辛普森殺妻案中,DNA技術到底是在公平執法還是放走了罪犯?人性本惡還是本善?
這更是一部事關人類醫療前景的未來之書。哮喘、老年痴呆癥、精神分裂癥、先天性心髒病、糖尿病、癌癥,以及艾滋病……種種困擾人類生活,威脅人類生命的疾病,都會在遺傳學不斷發展的未來得以預防和治愈嗎?現在不能達成的困難在何處,是客觀原因還是人為原因?科學的道德標準和社會的道德底線相差十萬八千里嗎?到底是什麼力量阻礙了遺傳學在醫療上的貢獻?
以上種種故事都將在本書中一一生動呈現,以上種種問題的答案都將在您閱讀本書時逐漸清晰。調查顯示,讀者在閱讀本書時,普遍存在拍案大笑、唏噓不已、眉頭緊鎖、對天發呆和會心一笑等復雜表現。如果您也出現上述情況,純屬正常。
[美] 詹姆斯‧沃森(James D.
Watson) 美國著名生化學家,生于1928年。1953年發現DNA雙螺旋結構,並與克里克和威爾金斯同獲1962年諾貝爾生理醫學獎。1986—1993年擔任紐約冷泉港實驗室主任;1989—1992年被任命為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人類基因組國家研究中心第一任主任。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及英國皇家學會會員,曾榮獲總統自由獎章和國家科學獎。 作者在科普領域著作甚豐,已翻譯成中文的作品包括《雙螺旋︰發現DNA結構的故事》和《基因、女郎、伽莫夫》等。
[美] 安德魯‧貝瑞(Andrew Berry)遺傳學博士,哈佛大學比較動物學博物館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