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盾是20世紀中國文學史及文學批評史上的重要人物,對他的研究至今已持續了七十多年。浩繁的茅盾研究成果在確證茅盾自身巨大學術價值的同時,也給後來的研究者帶來了嚴峻挑戰——怎樣才能在眾多的研究中找到新的突破曰實現學理性的創新?怎樣才能發現問題並找到恰當的審視方法?這既是研究面臨的首要問題,也是驗證研究價值大小的關鍵所在。
茅盾的文學批評在批評史上有其不可忽略的地位,然而卻少有理論或美學上的建樹。作為歷史的文獻,茅盾在批評的窗口留下了一份時代的記錄,為中國文學批評的發展提供了一份個人的證詞,也為20世紀知識分子的靈魂繪出一幅靈魂的縮影。在一定意義上,茅盾文學批評是中國現代文學批評史土的一個標本,那些打著個人印記的批評表達,不僅包含著鮮明的時代節蓁,還具有土種餌類”的品性,表征了中國現代文學批評之下派曲折前行的足跡和一代人生命的境遇。這或許就是文獻發生學方法所揭示、所延伸出的特定發現,也是茅盾文學批評研究的思想史價值之所在。
目錄
導論
上編 同體異象:茅盾文學批評中的“變”與“不變”
——縱向觀察中的“矛盾”表征
第一章 功利之“重”與學理之“輕”:茅盾文學理論的變化之“軸”
第一節 與日俱增:文學使命的時代變形
第二節 前後不一:文學觀點的功利性搖擺
第三節 薄北厚彼:文學學理探討的斷裂與實用主義轉移
第二章 藝術“門內”與“門外”:茅盾作品論的發展之“脈”
第一節 從導讀到批評:漸入藝術之門
第二節 文學特性與文學理解:藝術門內的關注要點
第三節 概括證明介與詩意品評:藝術門口的兩極言說
第四節 文學技術解剖:自外于藝術之門
第三章 “我”與“我們”:茅盾作家論的演變之“征”
第一節 “自己”與“別人”:他者的啟示
第二節 “我”與“我們”:立場演進的標志
第三節 陣營的“內”與“外”:茅盾精神追求的線索和蹤跡
中編 內外沖突:茅盾文學批評中的“顯”與“隱”
——聚焦分析中的“矛盾”意義
第四章 姿態與心理:茅盾文學論爭中的顯隱兩重奏
第一節 申辯與諍言:境遇未明時的真誠告白
——“革命文學”論爭表征的心理意義
第二節 調和與傾斜:權威影響下的立場變異
——“兩個口號”論爭映射的內心秘密
第三節 大批判氛圍與學術語調:淡化政治的政治表態
——“社會主義現實主義”論爭中的苦心與無奈
第五章 尺度與言說:茅盾作品論的復調意味
第一節 意義強調與美的缺失:審美活動中的非審美標準
第二節 理性的困惑與矛盾的表達:藝術魅力前的尺度失靈
第三節 直言觀點與曲意解說:文本背後的另一種聲音
第四節 保護—人與憂及群體:政治語式的雙重含義
第六章 “裂隙”內外:茅盾作家論的學術兩極
第一節 “內在需要”與“文學識力”:心靈與修養的無意組合
第二節 注目之點與盲視之域:觀念對審美的有意遮蔽
第三節 “史論”的筆法與作家論文體的創設:效果追求的雙重收獲
下編 前因後果:互文參照中的“矛盾”分析
——茅盾文學批評的“矛盾”成因與價值評估
第七章 選擇的悖論:茅盾文學批評“矛盾”生成的母體與分蘗
第一節 文學與政治:目的的非本體性傾斜
——茅盾文學理念分析
第二節 審美與實用:價值的雙重悖反
——茅盾作家作品論分析
第三節 個人與集體:參與的勉為其難
——茅盾文學論爭表現分析
第八章 調整的阻拒:茅盾文學批評“矛盾”的發生學分析
第一節 職業與興趣:自我實現的坎坷之途
第二節 位置與距離:自我定位的數度調整
第三節 身份與立場:角色轉換的內心沖突
第九章 歷史的文獻:茅盾文學批評的價值意義
第一節 時代的記錄:批評窗口的歷史軌跡
第二節 個人的證詞:中國現代文學批評“主流”演化的百年歷程
第三節 人格的縮影:一代知識分子的靈魂悲劇
結語
附錄一 茅盾著述的相關數量表
附錄二 茅盾各類文體數量直觀圖
主要參考文獻
後記
上編 同體異象:茅盾文學批評中的“變”與“不變”
——縱向觀察中的“矛盾”表征
第一章 功利之“重”與學理之“輕”:茅盾文學理論的變化之“軸”
第一節 與日俱增:文學使命的時代變形
第二節 前後不一:文學觀點的功利性搖擺
第三節 薄北厚彼:文學學理探討的斷裂與實用主義轉移
第二章 藝術“門內”與“門外”:茅盾作品論的發展之“脈”
第一節 從導讀到批評:漸入藝術之門
第二節 文學特性與文學理解:藝術門內的關注要點
第三節 概括證明介與詩意品評:藝術門口的兩極言說
第四節 文學技術解剖:自外于藝術之門
第三章 “我”與“我們”:茅盾作家論的演變之“征”
第一節 “自己”與“別人”:他者的啟示
第二節 “我”與“我們”:立場演進的標志
第三節 陣營的“內”與“外”:茅盾精神追求的線索和蹤跡
中編 內外沖突:茅盾文學批評中的“顯”與“隱”
——聚焦分析中的“矛盾”意義
第四章 姿態與心理:茅盾文學論爭中的顯隱兩重奏
第一節 申辯與諍言:境遇未明時的真誠告白
——“革命文學”論爭表征的心理意義
第二節 調和與傾斜:權威影響下的立場變異
——“兩個口號”論爭映射的內心秘密
第三節 大批判氛圍與學術語調:淡化政治的政治表態
——“社會主義現實主義”論爭中的苦心與無奈
第五章 尺度與言說:茅盾作品論的復調意味
第一節 意義強調與美的缺失:審美活動中的非審美標準
第二節 理性的困惑與矛盾的表達:藝術魅力前的尺度失靈
第三節 直言觀點與曲意解說:文本背後的另一種聲音
第四節 保護—人與憂及群體:政治語式的雙重含義
第六章 “裂隙”內外:茅盾作家論的學術兩極
第一節 “內在需要”與“文學識力”:心靈與修養的無意組合
第二節 注目之點與盲視之域:觀念對審美的有意遮蔽
第三節 “史論”的筆法與作家論文體的創設:效果追求的雙重收獲
下編 前因後果:互文參照中的“矛盾”分析
——茅盾文學批評的“矛盾”成因與價值評估
第七章 選擇的悖論:茅盾文學批評“矛盾”生成的母體與分蘗
第一節 文學與政治:目的的非本體性傾斜
——茅盾文學理念分析
第二節 審美與實用:價值的雙重悖反
——茅盾作家作品論分析
第三節 個人與集體:參與的勉為其難
——茅盾文學論爭表現分析
第八章 調整的阻拒:茅盾文學批評“矛盾”的發生學分析
第一節 職業與興趣:自我實現的坎坷之途
第二節 位置與距離:自我定位的數度調整
第三節 身份與立場:角色轉換的內心沖突
第九章 歷史的文獻:茅盾文學批評的價值意義
第一節 時代的記錄:批評窗口的歷史軌跡
第二節 個人的證詞:中國現代文學批評“主流”演化的百年歷程
第三節 人格的縮影:一代知識分子的靈魂悲劇
結語
附錄一 茅盾著述的相關數量表
附錄二 茅盾各類文體數量直觀圖
主要參考文獻
後記
序
“百年學案”與學統親證 夏中義
(一)
在當今太陸語境,若想結集一群學人,在近五年(所謂“十一五”期間)心無旁騖,只聚精會神且優質高效地做一件實事,速就是“20世紀中國文藝理論史案”(簡稱“百年學案”)研究,預設每年出版一輯,每輯出書4種,王年總約20種,假如沒有一點學統薏識之自覺,恐怕很難。
筆者所說的“學統”,當是指以乾嘉學風為胚胎,繼經梁啟超《清代學術概論》之學理分娩,後被青年王囝維與陳寅恪用生命來踐履的現代學術傳統。學統作為現代學人安身立命之根塞,擬有“學術本位”、“思想獨立”、“科學歸納”、“樸學文體”四層面依次相餃,含成萁徐值自足。其間,“學術本位”為學統之魂,學人以學為本,為其人生意義之歸宿。這就清楚了,當中國學界現已岌岌乎淪為商業化浪潮所沖擊的孤島時,那群學人若還想在內心置一寧靜書桌,執意做自己最想做的,除卻學統意識當支柱,已別無他物。可以說,對每位堅守學術的個體而言,學統是其角色選擇的第一內驅力;對那支相濡以沫、知難而攀的學術梯隊而言,學統則是凝聚劑,是有感召力的精神旗幟。
“百年學案”研究,旨在為日後撰寫“20世紀中國文藝理論通史”,提供殷實的、集約化的學術——思想資源。這絕非個人所能獨白擔綱,但又切忌“大呼隆”,乞靈于“群眾運動”式的“集體編撰”。這只能是若干志願者精誠趨同、步子協調的團隊抉擇。
學術研究不是恩維旅社。旅游,究其質,休閑而已,移厝青山綠野,使身心得以松弛。故旅游者不是探險家,他們若能連爬帶趴地親近黃山天都峰(一千八百米)或峨嵋金頂(三千零六十米),大概已是其生命史的輝煌記憶。國為不少玩家更傾心于索遣,無須抬腿,便平步青雲。然真正蚋學術探索,則很少不是在五千五百米以上的雪線一步一個腳印地跋涉,有時太累了,只能拄著冰鎬大喘氣。
這便注定做學術不是做生意,倒近乎做人本身。做生意講究“經濟法則”,還未投資,卻已在心底盤算如何降低成本,增加產出。這是“游戲規則”。不按此規則出牌便賺不到錢,也不是好商人。但做學術則遵循另套“游戒規則”,它似乎更認同“吃虧是福”,古人所言“天道酬勤”也罷,“窮而後工”也罷,其實無一不在暗示︰人文學術對學者的人格期待一點也不低,雖說人文學術之本性無涉國計民生、日用功矛甘,但你若想把學術做得純粹,卻無“從一而終”式的心理準備,到頭來還真做不好或走不遠。可見,“學統”一詞,在此不僅是指一種學術恩想史現象,它更是在昭示一個純正學人願以其生命去親證的日常生活方式(又稱“活法”)。
(二)
若把學統當作20世紀初中國學人曾執著的一個生命理念,那麼可以說,當代學界作為整體而言,對學統之隔膜久矣且甚矣。大概苴到1986年王瑤因痛感長年躁動的時政心境最終有礙他成為大學者,幡然悔悟學術史本應有其異質于政治的學科獨立性,進而聲明知識分子既須有知識;同時又是“分子”,即亟須獨立人格時,這才意味著當代學界始有人重新承接學統的精神血緣。當代學界對學統的這一價值“認祖”現象,後經陳平原于1989年前後撰文“學者的人間情懷”系列及其啟動“學術規範討論”,王元化于1994年針對李澤厚所謂20世紀90年代“思想家淡出,學問家凸顯”而倡導“有思想的學術”與“有學術的恩想”,且放言“學不干時身更貴”,可謂已具舉國轟動效應。筆者所以能在1997年始撰《九謁先哲書》(上海大化出版社,2000),通過與梁啟超、王國維、陳寅恪、吳宓、胡適、吳 、聞一多、馮友蘭、王瑤等有涉清華背景的學界巨子啪超時空對話,而毅然皈依學統信念,其根子正源自上述學術思鎝史背景。
這麼看來,把學統作為理念,與把學統作為信念,其中差異,還真有點微妙。
……
(一)
在當今太陸語境,若想結集一群學人,在近五年(所謂“十一五”期間)心無旁騖,只聚精會神且優質高效地做一件實事,速就是“20世紀中國文藝理論史案”(簡稱“百年學案”)研究,預設每年出版一輯,每輯出書4種,王年總約20種,假如沒有一點學統薏識之自覺,恐怕很難。
筆者所說的“學統”,當是指以乾嘉學風為胚胎,繼經梁啟超《清代學術概論》之學理分娩,後被青年王囝維與陳寅恪用生命來踐履的現代學術傳統。學統作為現代學人安身立命之根塞,擬有“學術本位”、“思想獨立”、“科學歸納”、“樸學文體”四層面依次相餃,含成萁徐值自足。其間,“學術本位”為學統之魂,學人以學為本,為其人生意義之歸宿。這就清楚了,當中國學界現已岌岌乎淪為商業化浪潮所沖擊的孤島時,那群學人若還想在內心置一寧靜書桌,執意做自己最想做的,除卻學統意識當支柱,已別無他物。可以說,對每位堅守學術的個體而言,學統是其角色選擇的第一內驅力;對那支相濡以沫、知難而攀的學術梯隊而言,學統則是凝聚劑,是有感召力的精神旗幟。
“百年學案”研究,旨在為日後撰寫“20世紀中國文藝理論通史”,提供殷實的、集約化的學術——思想資源。這絕非個人所能獨白擔綱,但又切忌“大呼隆”,乞靈于“群眾運動”式的“集體編撰”。這只能是若干志願者精誠趨同、步子協調的團隊抉擇。
學術研究不是恩維旅社。旅游,究其質,休閑而已,移厝青山綠野,使身心得以松弛。故旅游者不是探險家,他們若能連爬帶趴地親近黃山天都峰(一千八百米)或峨嵋金頂(三千零六十米),大概已是其生命史的輝煌記憶。國為不少玩家更傾心于索遣,無須抬腿,便平步青雲。然真正蚋學術探索,則很少不是在五千五百米以上的雪線一步一個腳印地跋涉,有時太累了,只能拄著冰鎬大喘氣。
這便注定做學術不是做生意,倒近乎做人本身。做生意講究“經濟法則”,還未投資,卻已在心底盤算如何降低成本,增加產出。這是“游戲規則”。不按此規則出牌便賺不到錢,也不是好商人。但做學術則遵循另套“游戒規則”,它似乎更認同“吃虧是福”,古人所言“天道酬勤”也罷,“窮而後工”也罷,其實無一不在暗示︰人文學術對學者的人格期待一點也不低,雖說人文學術之本性無涉國計民生、日用功矛甘,但你若想把學術做得純粹,卻無“從一而終”式的心理準備,到頭來還真做不好或走不遠。可見,“學統”一詞,在此不僅是指一種學術恩想史現象,它更是在昭示一個純正學人願以其生命去親證的日常生活方式(又稱“活法”)。
(二)
若把學統當作20世紀初中國學人曾執著的一個生命理念,那麼可以說,當代學界作為整體而言,對學統之隔膜久矣且甚矣。大概苴到1986年王瑤因痛感長年躁動的時政心境最終有礙他成為大學者,幡然悔悟學術史本應有其異質于政治的學科獨立性,進而聲明知識分子既須有知識;同時又是“分子”,即亟須獨立人格時,這才意味著當代學界始有人重新承接學統的精神血緣。當代學界對學統的這一價值“認祖”現象,後經陳平原于1989年前後撰文“學者的人間情懷”系列及其啟動“學術規範討論”,王元化于1994年針對李澤厚所謂20世紀90年代“思想家淡出,學問家凸顯”而倡導“有思想的學術”與“有學術的恩想”,且放言“學不干時身更貴”,可謂已具舉國轟動效應。筆者所以能在1997年始撰《九謁先哲書》(上海大化出版社,2000),通過與梁啟超、王國維、陳寅恪、吳宓、胡適、吳 、聞一多、馮友蘭、王瑤等有涉清華背景的學界巨子啪超時空對話,而毅然皈依學統信念,其根子正源自上述學術思鎝史背景。
這麼看來,把學統作為理念,與把學統作為信念,其中差異,還真有點微妙。
……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
新書87折$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