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語文學領域,20世紀的俄羅斯貢獻了兩位學術大師,同樣的卓而不群,同樣的智慧遠播,又是各有獨創,相得益彰,而可惜在我國除了一個專業的小圈子之外就鮮為人知。一位是維諾格拉多夫(B.B.BHHorpariOB),一位是雅可布森(P. O.
RkoocoH)。過于熱中學科之分、學派之別,習慣用學術譜系取代學術個性,時常就會遮蔽了大學問家的人格魅力和創造精神,也導致以“學派”、“主義”、“學科”之類符號牢籠他們的作品。于是問津者少,也就鮮為人知了。國外學者的來華命運,更其不容樂觀。所以說,20世紀不時可見的學派林立,主義迭出,甚至帶些時尚追逐的標新立異,本也是學術活潑的象征,但今天反思百年的人文遺產,我倒以為不妨超脫一些,放一放學派主義,多關注大師們的學問整體和學術個性。這樣我們得益更多,他們的作品也會受眾更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