繆斯的身影:面向藝術本身的藝術形態研究

繆斯的身影:面向藝術本身的藝術形態研究
定價:168
NT $ 146
  • 作者:朱雲濤
  • 出版社:南京大學出版社
  • 出版日期:2010-01-01
  • 語言:簡體中文
  • ISBN10:730506632X
  • ISBN13:9787305066320
  • 裝訂:225頁 / 23 x 15 cm / 普通級 / 初版
 

內容簡介

本書是外語院校二級學院教學科研改革的一項成果,它的研究題材與教學內容幾乎一脈相承,是教學中的科研,內容分屬文學研究、比較文學與文化研究、翻譯研究、語言與教學研究四大板塊。如何在提升教師學術水平的同時培養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和創新研究意識,並且充分展現辦學特色?這本論文集較好地反映了針對這個問題所取得的教學科研改革成果並指明了研究前進的方向。
 

目錄


緒論
一 本書的緣起和研究對象
二 藝術形態研究的歷史回顧與評價
三 藝術形態研究的拓展
四 本書的目標和結構
第一章 觀念:藝術與藝術形態
一 藝術的命名與追加命名
二 面向藝術本身
三 藝術形態的基本內涵
第二章 行為:藝術形態描述的基本對象
一 在生活世界中確認藝術的本體
二 對藝術行為研究的回顧
三 藝術行為的構成要素、結構及特點
四 藝術行為的性質
第三章 藝術形態描述的基本范疇及其展開
一 藝術的存在時空
二 藝術的展開方式
三 藝術的文化風格
第四章 藝術形態的演變
一 藝術形態演變的概要描述
二 藝術形態演變的原因
三 關於藝術形態演變若干問題
第五章 生活化:當代藝術形態描述
一 大眾藝術
二 先鋒派藝術
三 現實性與理想性
結語
參考文獻
後記
 

自從遭遇后現代祛魅之后,藝術就仿佛變成了一個無所不在的幽靈——藝術理論自然也變成了一種「泛神論」。從前那個雄心勃勃地想要改變生活的藝術,今天卻拼命要把自己變成生活本身。當人們驚奇地發現,我們的時代正在進入一個所謂的人人皆為藝術家、一切皆為藝術的階段的時候,藝術問題卻陷入了一種奇異而尷尬的境遇之中:一方面,它變成了一個誰都可以談論的、開放的、簡單的和輕松的話題,另一方面,它又成為一個更加專業、更加復雜和更加沉重的話題。

確實,當藝術本身獲得了前所未有的全面而徹底的解放之后,藝術的研究卻遭遇到前所未有的挑戰。

也許,藝術在其民主化過程中,擴展得過快過猛了。當藝術的疆域趨於無限時,藝術的自治力就必然喪失。所以丹托、庫斯比特等人說,藝術終結了,鮑德里亞也說:「因為有太多的藝術,所以藝術死了。當藝術聲稱自己就是現實的時候,過多的現實令我沮喪,正如過多的藝術令我沮喪一樣。」

讓任何一種東西速死的方法,莫過於讓這一種東西無限繁殖,使之成為所謂的「一切」。任何一種東西一旦成為「一切」,它就必然被「一切,,所終結。如果我們的世界,一切都是審美的,審美必然終結;如同在我們的世界大家全變富人,富人就終結了一樣。

如果一切皆為藝術,豈不是意味着藝術的終結嗎?

契訶夫曾經說過,口渴的時候,我們恨不得要喝干一條河,而真正喝的時候,卻只能喝下幾杯水。當人們感覺一切皆為藝術的時候,其實就是契訶夫所說的我們在干渴至極而無水可喝之時的感覺。換句話說,這只是一種被極度誇大的感覺。藝術被大大地泛化了,這是事實,但是還遠遠沒有達到一切皆為藝術的糟糕程度。如果不能認清這一點,言目地跟着某些攪水分子跑,我們就失去了談論藝術的最基本的前提。

這就引出了我的第一個問題:既然如此,藝術的終結何以咸為一個問題?

很多人會把藝術的終結問題歸結為黑格爾。因為正是黑格爾最早意識到並丑談到藝術的終維問題。他在《夷學》中明殉指出,藝術在逑入共浪漫時代之后,「理念就從它和它的外在囡素的協調統一中迢出來」,「藝術超越了藝本本身」,而校宗教和哲學所取代。丹托所說的藝術被哲學剝奪,若從傳承來說,即源於黑格爾。

黑格爾確實具有非同尋常的洞察力和預見性,他在古典藝術之后的浪漫藝術中,洞見了理念和感性的再度疏離:由於過於強烈的圭規因素巳經壓癟了外在的感性形式,浪漫藝術把藝術的歷史推向終局。

黑格爾的這種夷學邏輯在當今仍然具有十分重娶的現實意義,這是無疑的。但是把藝術終結問題完全歸於黑格爾,顯然過於簡單。

當代藝術終結閂題的提出,在某神意義上說|來自於尼采之后在西方形成的一種陣發性的死亡宣言沖動。只姜認真考察ニ十世紀西方文化史,我們就會發現,自從卮采在十九世紀末宣稱「上帝死了」之后,幾乎在每一個董翼的歷史關口,總有一些所謂的文化先知會跳出來發布死亡或終結的宣言。而到二十世紀下半葉,晴形更是如此。福柯宣稱圭體乃亡了,羅蘭·巴特宣稱文本死亡了,鮑穩里亞宣稱美學自殺了,查爾斯·詹兌斯宣稱現代主義建築死亡了,此介還有人宣稱男性終結了,哲學終結了,等等等等,不一幣足。訃告總是最能聳人聽聞的,最能兌現傳播效果的。在一個廣告的時代,選擇一種更具有廣告效用的才式來傳播學術思想,這本身也無可厚非。

當然,光有發布驚人宣言的沖動,而淡有現實依據,至多只能上演一場虛張聲勢的鬧劇。事實上,在當代流行的殲有那些終結磚語的背后,確實有着十分穩國幣豐富的現實的依據。

其中,最富要的依據,應該追溯到二十世紀早期:從迭迭主義和杜尚干始!藝本就否可半千地走申了終結之卒,走向了傳統藝術終結的否歸路。

……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87
    $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