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統縣政區”和“縣轄政區”的歷史發展與當代改革

中國“統縣政區”和“縣轄政區”的歷史發展與當代改革
定價:354
NT $ 308
 

內容簡介

行政區劃是國家權力的空間配置過程,本書分上、下兩編深入探究中國“統縣政區”和“縣轄政區”的歷史發展與當代改革。對統縣政區、縣轄政區的沿革、發展脈絡,各時期主要設置與管理體制作全景式的描述,歸納其各自沿革規律、發展機制,特別是對新中國成立以來這兩個層級政區發展演化的內在機制分別作深入剖析,圍繞當前行政區劃改革,進行多角度、多學科、系統的理論和實踐分析,構設出我國未來兩個層級行政區劃改革原則、目標路徑與近期重點等。最後,本書提出統縣政區的改革路徑和縣轄政區的體制改革方向,對于統縣政區,提出留其“名”而改其“實”的“回歸監督”的政策主張,對于縣轄政區的改革,提出的諸如“縣下轄市”等設想,其理想圖景和最終目標,則是“推進自治”的政區治理結構。

本書從權力、空間、制度的視角系統分析“統縣”與“縣轄”兩個政區層次的問題,緊扣時代發展脈搏,涉及我國當前行政區劃發展的熱點問題,可謂集科學性、前沿性、創新性與可讀性于一體。可供國家有關部門的政策制定者,高校地理學、政治學等有關專業教學科研參考,也可供其他專業選用和社會讀者閱讀。
 

目錄

導論
0.1 問題的提出
0.2 概念界定與研究範圍
0.2.1 政區層級劃分與概念界定
0.2.2 “縣”在中國政區體系中的核心地位與“合法性”意義
0.2.3 研究的範圍:統縣政區與縣轄政區
0.3 統縣政區與縣轄政區研究的基礎理論
0.3.1 上層建築與經濟基礎理論
0.3.2 政區競爭理論
0.3.3 行政區經濟理論
0.3.4 行政區劃層級與幅度關系理論
0.4 研究的意義
0.4.1 研究的理論意義
0.4.2 研究的實踐意義
0.5 本書的結構
上編 省制以來統縣政區的歷史發展與當代改革
1 省制以來統縣政區相關研究綜述
1.1 統縣政區的沿革研究綜述
1.1.1 元明清時期
1.1.2 民國時期(含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根據地時期)
1.1.3 中華人民共和國時期
1.2 近現代統縣政區體制改革研究
1.3 統縣政區相關理論研究進展
1.4 國外相關研究
1.5 簡要評價
2 統縣政區的影響因素與相關理論分析
2.1 統縣政區主要影響因素分析
2.1.1 政治因素
2.1.2 經濟因素
2.1.3 民族文化因素
2.1.4 歷史因素
2.1.5 自然因素
2.1.6 其他因素
2.2 城市化、城鄉關系理論與統縣政區發展
2.2.1 城市化與城鄉分治
2.2.2 城市增長極與城市型統縣政區
2.3 本章小結
3 元、明、清統縣政區歷史研究
3.1 元代統縣政區設置與管理體制
3.1.1 元代統縣政區:路
3.1.2 元代統縣政區:府
3.1.3 元代統縣政區:州
3.1.4 元代準政區:轉運司、宣撫司、宣慰司、肅政廉訪司、統軍司
3.1.5 元代統縣政區小結
3.2 明代統縣政區設置與管理體制
3.2.1 明代統縣政區:府
3.2.2 明代統縣政區:州
3.2.3 明代準統縣政區:道
3.2.4 明代統縣政區小結
3.3 清代統縣政區設置與管理體制
3.3.1 清代統縣政區:府
3.3.2 清代統縣政區:直隸州
3.3.3 清代特有統縣政區:直隸廳
3.3.4 清代準統縣政區:道
3.3.5 清代特殊的統縣政區:盟
3.3.6 清代統縣政區小結
4 民國時期(含中國共產黨根據地時期)統縣政區設置與管理制度
5 新中國統縣政區的設置與管理體制
6 省制以來統縣政區沿革規律與機制分析
7 地級政區的現實反思與問題分析
8 統縣政區改革路徑的探索與思考
下編 縣轄政區的歷史發展與當代改革
9 中國縣轄政區相關研究綜述
10 縣轄政區研究的相關理論
11 歷史時期我國縣轄政區制度的演變
12 現行縣轄政區體制的審視
13 新形勢下縣轄政區的重新定位與改革思路
14 實行縣下轄市:我國市制與縣轄政區體制創新的結合
15 積極推進我國縣轄鄉鎮市自治體制
16 我國縣轄政區體制改革的配套措施
17 結語:回歸監督與推進自治——關于中國當代統縣政區與縣轄政區改革的總體思考
主要參考文獻
 

中國行政區經濟理論的緣起、發展與未來

城市—區域問題是當代中國現代化建設中極其重要的命題,也是我國人文社會經濟科學學者們長期關注的領域。改革開放以來,我從事城市—區域問題的研究主要側重于行政區劃視角。

我從1983年開始介入行政區劃問題,1989—1993年提出“行政區經濟”概念,以後又提出發展和完善中國特色的“行政區經濟”理論,至今已經有25個年頭多了。2008年,我與我的部分學生們一起,認真商討和策劃,決定與東南大學出版社合作出版《當代中國城市—區域︰權力?空間?制度研究叢書》,意在為構建具有中國特色的行政區經濟理論注入新的活力,並從權力?空間?制度視角對當代中國城市—區域發展問題進行新的探索。如今,經過近3年的籌劃與準備,《叢書》終于問世了!

在《叢書》出版之際,我作為“行政區經濟”這一概念和理論的創始者,很有必要就行政區經濟理論形成的來龍去脈和相關問題做一些說明,這對那些有志、有興趣介入行政區經濟理論建構的同志,或希望能夠利用行政區經濟理論來揭示或解釋當代中國各種城市—區域的社會經濟文化現象或問題以及規劃、建設管理部門的同志們來說,可以提供更為清晰的學術發展思路。

這里,我主要循著行政區經濟理論的形成與發展過程,就四個方面做一些簡要說明︰(一)我對行政區劃問題研究的緣起是什麼?我是怎麼提出“行政區經濟”理論概念的?(二)以新學科建設和人才培養為標志的“行政區經濟”理論體系與內容框架形成的實踐工作與理論建設這兩個方面做了哪些重要工作?(三)行政區經濟理論體系還有哪些重大問題需要進一步深入研究與思考?(四)“行政區經濟”理論可否適應未來世界各國行政區劃問題的研究?或者說,行政區經濟能否作為一種理論思想向更深、更廣的方向不斷拓展,使行政區經濟具有更廣泛的解釋力?通過這四個相互關聯的問題的回答,以期引起大家對行政區經濟理論的進一步關注、思考和努力;也希望行政區經濟理論能夠在本套叢書的相關專著中得以發展、深人。



在世界人類文明發展史上,行政區劃是關于國家政治、行政體制與地域空間相互耦合的重要文化成果之一。行政區劃的建立不僅關系到國家與社會的長治久安與繁榮穩定,而且關系到國家行政結構的組織方式,關系到國家區域權力空間結構的發展趨勢與調整方式。因此,行政區劃問題不僅表現為一種外在的區域政治權力的空間投影,而且體現了一種內在的政治思想方式與內涵。

天下大勢,合久必分、分久必合,無論從我國古代王朝時期的封建帝制到皇朝時期的郡縣制與行省制,還是近代以來政黨時期的民主制,怎樣解決從古到今以來的朝代更替或政黨執政問題,一直是人們孜孜以求的政治理想。我國古代的行政區劃問題就是每每佯隨著王朝興衰更替而不斷調整的。從我國古代歷史看,每一次王朝更替之後,都會在行政區劃體制方面發生重大變化。反過來說,每一次大的行政區劃體制的調整,都是為了及時適應國家政治與行政體制改革方面的重大改變。

1983年,我被委派擔任中國科學院南方亞熱帶丘陵山區綜合科學考察隊第三分隊隊長,1984年起在安徽皖南山區、浙江省西部和南部山區以及福建省閩江流域開展丘陵山區的綜合科學考察工作。在皖南貴池縣考察時,當時的貴池縣委、縣府圭要領導向我反映,貴池縣發展的主要問題是行政區劃問題,希望考察隊能幫助他們解決或向有關部門呼吁。這讓我感覺很意外,也引起了我的關注。但因為我們當時並沒有行政區劃方面的科考任務,所以,在結束貴池科考任務的第二天,我就留下兩位同志,一起就行政區劃問題進行細致、深入的調研,重點考察被當地稱之為“三國四方73家房客”的多頭管理體制問題以及撤銷池州地區、將貴池劃歸長江北部安慶地區管轄後的影響問題。我們認真听取了當時貴池縣有關部門和方方面面的意見,並對行政區劃與管理體制現狀中存在的問題進行了實地考察。之後,我帶著問題回到了上海,在完成有關皖南綜合科考報告的同時,對貴池縣行政區劃問題進行了深人思考,確實覺得貴池縣乃至于整個皖南地區都存在著行政區劃變動頻繁、撤並隨意、層次重疊、部門林立、條塊分割、多頭管理等問題,嚴重影響了機關工作效率、浪費了行政經費,使一個文化歷史悠久、開發建設條件良好的貴池在城市一區域經濟發展方面受到重重阻力。我當時深深意識到,由于行政區劃體制造成的無謂的資源浪費現象和經濟發展緩慢、城市建設無序等閘題的嚴重性,讓人十分痛心!

在這種情況下,我與幾位同志商議決定以考察隊的名義向時任中共中央”總書記的胡耀邦上書(華師科[1984]第106號文《關于安徽省貴池縣經濟體制問題的情況與建議》),力陳安徽省皖南地區貴池縣行政區劃存在的問題,希望能給予解決。出乎意料的是,僅僅過了十余天時間,華東師範大學黨委就轉來了有關領導的批示,肯定了我們所反映的意見。這件事給了我莫大鼓舞,也使我決定對行政區劃問題進行深入研究,並就安徽省的有關行政區劃問題給予了持續關注。1985年5月,我再次帶領考察隊員對皖南地區的行玫區劃問題進行專題深人調研,發現大量問題,寫成2萬余字的專題文章︰《安徽省皖南地區行政區劃體制的調查與思考》,作為考察隊的重大成果發表于《安徽省南部丘陵山區國土開發與整治》的專著(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1986)中,該文又被收錄于《中函行政區劃研究》文集(中國社會出版社,1991)。

1986年11月,考察隊赴福建閫江上游建溪流域進行了為期兩個月的綜合科學考察,同樣發現這一地區存在的行政區劃與行政管理體制問題,遂于1987年2月以書面報告(《關于福建省建陽地區行政區劃及閩江委員會體制等問題的情況與建議》)向福建省有關部門作了反映,同樣得到積極回應。

這可以說是我開始對行政區劃問題進行研究的緣起。

1989年,我們完成了南方亞熱帶丘陵山區的綜含科學考察任務,出版了一系列重要成果。1990—1991年,在全國大規模開展國土規劃的背景下,我多次受邀參加了安徽省計委召開的有關地區(黃山、安慶、池州、宣城、合肥等地市和安徽沿江帶等)國土規劃評審會,在會上我根據多年考察的經驗體會與發現,指出了行政區劃體制因素對中國國土資源開發、城市一區域經濟發展的強烈影響,提出了“行政一經濟區”的概念。我認為︰“這種行政一經濟區對推動我國社會主義生產力的發展起著主導作用。然而正是行政一經濟區,在地方分權體制下,使各級地方經濟發展追求‘大而全’或‘小而全’,導致區域經濟的封閉性特點,從而對整體經濟的發展帶來消極影曬。”(專文《關于我國行政區劃體制問題的初步探討》發表于1991年中國社會出版社出版的《中國行政區劃研究》)。1992年,在廣州召開的“全國首次經濟特區和沿海開放地帶行政區劃研討會”上,我進一步強調了中國轉型期行政區劃的重要作用,明確提出了“行政區經濟”的概念,闡明了隨著我國政治經濟體制改革的深人推迸,行政區域政府的經濟功能將逐步淡化的觀點。1993年,我與我的第一位博士生舒慶同志合作在《經濟地理》第1期上發表了《論行政區劃、行政管理體制與區域經濟發展戰略》一文,首次比較系統地對行政區經濟的結構特征和淡化行政區經濟功能等問題進行了論述。這可以說是我對行政區經濟概念的提出階段。

……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87
    $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