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民間面塑技法

中國民間面塑技法
定價:174
NT $ 151
 

內容簡介

本書從介紹面塑的一般常識入手,簡要介紹、梳理面塑的起源、發展、特點和功能等,並以圖文並茂的形式重點講解面塑藝術的實際創作手法和技法,最後選取一些著名面塑藝術家的代表作品進行賞析。通過閱讀本書,人們可以增長有關面塑歷史文化特點、功能以及賞析等方面的知識。對於對面塑創作感興趣的讀者來說,本書還是一本有關面塑藝術學習、創作等實踐操作的入門參考書。編寫本書的目的,首先是為了使民眾加強對民間藝術的熱愛,重新評價傳統文化的地位和價值,並在多元文化旗幟下在全社會樹立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理念,使大眾以實際行動自覺加入到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隊伍中來,以繁榮和促進我國民間文化藝術的多元發展;其次,對民間面塑藝術工藝技法的整理和介紹,是有利於面塑藝術的研究、推廣以及良性繼承和發展的,有助於部分解決當前的社會就業問題,同時促進經濟、社會、文化的均衡發展。最後,通過對一些傳統和當代面塑代表作品的審美賞析,能使更多的人了解和熱愛中華民族古老優美的面塑藝術,自覺強化民族文化認同感,進而增強民族凝聚力,培養愛國主義精神。
 

目錄

第一章 面塑藝術概述
第一節 面塑的起源和發展
第二節 面塑藝術的特點
(一)創作要求一次完成
(二)形象逼真、造型生動活潑、色彩鮮艷潤眼
(三)精細程度、大小尺寸按要求進行
(四)內涵豐富,和諧悅目
(五)易於保存,可作藝術品收藏
(六)形式多樣,不拘一格
第三節 面塑的社會文化功能
(一)藝術審美功能
(二)民間信仰功能
(三)禮儀民俗功能
(四)民族文化傳承和教育功能
第四節 面塑主要代表人物及其藝術傳承
第二章 面塑的基礎技藝
第一節 入門知識
(一)學習面塑藝術需要准備的一些工具和材料
1.基本工具
2.材料
3.面塑面團制作方法
4.面團配色
(二)面塑基本技法
第二節 常用的傳統圖案和造型
第三節 基礎造型訓練——動物
第四節 精品制作——人物
第五節 面塑作品創作
(一)如何提高面塑作品創作的水平和能力
1.要具備一定的文史知識
2.要有一定的美術基礎
3.要有豐富的生活實踐
4.要有豐富的情感和獨立的人格
(二)面塑創作中的設計構圖
1.構圖基本原理和知識的借鑒
2.相關文化知識積淀基礎上的藝術構圖
3.生活實踐積累基礎上的設計構圖
(三)面塑工藝技法的主要特點
1.各個部分有規律地疊加
2.各種技法手法的綜合應用
3.反復訓練,熟能生巧
第三章 面塑作品賞析
第一節 如何賞析面塑作品
(一)作品題材新穎別致
(二)作品構圖完滿和諧
(三)作品造型獨具匠心
(四)作品材質的突破與創新
(五)作品色彩合理搭配
(六)作品意境妙曼脫俗
第二節 郎紹安面塑作品賞析
(一)《呂布》
(二)《霸王別姬》
(三)《廠甸歸來》
第三節 張寶琳面塑作品賞析
(一)《中國歷代文化名人群像》——立體的史詩
(二)觀音百態圖
(三)核桃人物系列
(四)仿翡翠佛像
(五)民族大家庭
(六)其他人物作品
(七)東方維納斯——笑面佛
(八)仿象牙人物組圖
後記
 

傳承國藝新探索

由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與原勞動和社會保障部培訓就業司聯合編纂百卷本「中國民間傳統工藝技法系列培訓教材」的工作於2005年正式提上議事日程,並於2006年正式實施、2008年推出首批成果。

這項工作基於我在2002年提出的一個基本理念:民間文化、包括民間工藝的保護與傳承應該有教育的承擔。對民間文化的教育保護與傳承,應該涵蓋學校教育、社會教育、家庭教育三大領域。它們與生產、生活、生命、法律、學術、產業保護傳承一道,構成民間文化保護傳承的全部內容,並取國際保護與傳承、國家保護與傳承、民間傳統與傳承的方式。

教育保護、傳承的具體內涵是:保護、傳承民間文化的基因、精神、價值觀、技藝、形式;培養民間文化的保護者與傳承人;提煉民間文化保護、傳承的理論與方法;化育民間文化的享受、審美能力。其目的為:喚起全社會的文化自覺,提供文化創新的土壤與條件,弘揚生生不息的民族精神。

教育保護、傳承當然離不開教員、教齋、教材。在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已經擁有數以萬計優秀會員、數以千計民間工藝大師、數以百計民間文化傑出傳承人,以及不勝枚舉的民間文化傳習館、研修班、業余學校的情況下,編寫一套具有權威性、體制新、覆蓋廣、高水平的優秀民間工藝技法教材尤顯迫切。

質量是教材的生命。這是因為教材不同於一般的讀物,也非資料的匯編。它要集知識性、科學性、系統性、可操作性為一體,具有客觀、規范、經典等特點。教材的使命,就是載道、釋惑、授業,使學者法理有所本、技藝有所籍、方圓有所據。教材的目的,就是通過教員的詮釋,讓所教授的內容傳承有序,令受業者專業有精進。

編寫這套教材的困難在於它全然不像既有的學校教育那樣既有始自「三倉」到「三百千」的國學教材傳統可供繼承,又有比照西學建立起來的文史理工教材系統提供參照,而是要從科目的選定到體例的設計、編寫者的遴選等都從現實出發、基於實際的需要平地起高樓。如果說,中國正在進入創新型的社會,那麽,從提出理念到實際操作並形成雛形,這套教材都全然原創、開啟山。林譬如說,在教材范圍上,我們從數以千計的民間中國工藝類別中有著眼於代表性、經典性、產業性三個原則,鎖定在雕塑、印染、織綉、剪裁、編縫、煅燒、扎結、繪貼等約20個門類上,並於其下選項成冊;在教材體例上,我們先敘述淵藪、判清脈絡、介紹特點,再從工具而技巧、由技巧而過程微觀示范,最後作經典作品之鑒賞,力求達到知識、技藝、審判三結合;在行文風格上,做到圖文並茂、示說相依、釋析共舉,集形象、意蘊、情趣於一體;就編者隊伍而言,我們特邀王習三、滕騰、閻夫立、張寶林、孔令民等藝高德重的大師主持相關卷本的編寫,以確保這套教材的質量與權威性、影響力。

雖不敢言已經「為天地立心,為生命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但這套教材的確在我國教育史、尤其是在民間工藝傳承史上意義特別。這是因為:(1)中國歷史一貫重經史、輕工商,而本套教材以民間工藝為主體;(2)中國文化歷來尊聖賢、貶民眾,而本套教材所褒揚者乃是普通民眾及其智慧與知識;(3)中國教育長期以官學為中心,而本套教材主要是以社會教育與家庭教育為本;(4)中國民間工藝傳承歷來偏重口傳心授,具有極強的隱秘性,而此套教材致力於將相傳千百年的有關知識、技藝公開化,使任何從學者只要一冊在手、勤學苦練,即能身懷絕技;(5)盡管從曹雪芹的《南鷂北鳶考工志》起就曾零星出現過個別民間工藝制作讀本,但像本套教材這樣規模極大、覆蓋面極廣、集合力極強、系統性極彰的民間工藝范本在我國出現尚屬首次。

因為有了它,中國民間工藝傳承將發生結構性的變化,中國民間文化遺產的保護、傳承、轉型、創新、開發也將邁入一個新的歷史階段;因為有了它,我們將不必過多地為民間工藝乃至民間文化擔憂「人亡藝絕」「人去歌息」。

我期待著:由於這套教材的編寫,使中國民間文化瀕臨危機的頹勢有所遏止,使我們民族的優秀文化遺產作教育傳承變為可能,使中華文明在新世紀的生發與振興獲得堅實的根基。

我也真誠地期待著:因為這套教材的問世,讓那些空前關注「國技」與「國藝」存亡的人士得到些許慰藉,讓那些有志於以民間工藝為生命者「直掛雲帆濟滄海」,讓那些由於城市化而失去土地的農民、由於就業危機而覓職艱難的青青子衿、由於生存競爭殘酷而困守於門戶的殘疾朋友等等,習得一技之長、增強生存能力。

這一切,正是我的民間文化教育傳承理念能引起於法鳴司長共鳴、並實際組織中國勞動社會保障出版社予以支持的原因所在。在此過程中,該社王玉君社長、王洪玉主任及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劉曉路先生、吳薇女士等所付出的心血不言而喻。

總之,以這套教材的出版為標志,在不長的時間內,將有幾萬萬中國的農民、市民、青年從中國的東部、西部、北部、南部、中部加入到民間工藝,乃至民間文化傳承的隊伍中來,其勢如破竹,無論什麽樣的思想障礙都壓抑不了他們,無論是技術的還是資金的、市場的困難都阻擋不住他們前進的步伐。他們傳承,他們創造,他們將托起中華文明偉大復興的太陽,讓中國文化的精粹全球共享。

白庚勝
2008年6月22日
於北京潘家園寓所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87
    $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