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傳媒史

美國傳媒史
定價:588
NT $ 512
 

內容簡介

沒有一個國家的大眾傳媒事業像美國這樣深刻影響著整個國家的命運,扮演著有力而復雜的角色。在美國著名新聞史家大衛‧斯隆主編的《美國傳媒史》一書中,你會走近新聞狂普利策等偉大人物,他(她)們為大眾傳播成為國家社會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發揮了巨大作用;你還會看到美國各個關鍵時期的總統和其他政要與大眾傳播復雜微妙的關系;此外,“黃色新聞”和“耙糞運動”對整個美國社會的影響,以及美國的戰時新聞策略都為這本權威作平添異彩。

本書出版後廣受歡迎,很快成為了解和研究美國傳媒史的必讀書,也成為美國各大學相關專業的經典教材,現在已經刊行到第六版。


大衛‧斯隆(David Sloan),美國新聞學歷史學會的創立者,在學會的學報《美國新聞學》擔任主編長達五年。為表彰他,美國新聞學歷史學會設立了每年一度的“斯隆杰出專業研究論文獎”(SIoan Outstanding FacUIty Resea rchPaper)。斯隆已經出版了二十余部著作,並在歷史研究和新聞寫作領域發表了八十余篇文章和學術論文,並且憑借傳媒史研究數次獲得研究表彰。1998年,他榮獲了美國新聞學歷史學會的科伯獎(Kob re Award)終身成就獎;在著名的大眾傳播協會“卡帕‧圖‧阿爾法協會”擔任全國主席(1 998--2000)。在協會的第十九屆年會上,斯隆成為卡帕‧圖‧阿爾法協會選出的五位協會歷史上最重要的人物之一。
 

目錄

導言 為什麼學習傳媒史
第一章 大眾傳媒的開端
第二章 印刷業在美國的發端(1600--1690)
第三章 殖民地時期的報紙(1690一1765)
第四章 獨立革命時期的報紙(1765--1783)
第五章 政黨報紙時期(1783--1 833)
第六章 出版自由(1600--1804)
第七章 便士報時期(1833--1861)
第八章 南北戰爭前的出版業(1820--1860)
第九章 報業和南北戰爭(1861--1865)
第十章 邊疆報業(1800--19001
第十一章 報業和工業化時期的美國(1865--1883)
第十二章 新新聞主義時代(1883--1900)
第十三章 美國雜志(1740--19001
第十四章 廣告的發展(1700--1900)
第十五章 現代傳媒的出現(1900--1945)
第十六章 傳媒與改革(1900--19171
第十七章 傳媒與國家危機(1917--1945)
第十八章 廣播時代的來臨(1900--1945)
第十九章 娛樂傳媒(1900年至今)
第二十章 大眾雜志時代(1900年至今)
第二十一章 現代廣告業(1900年至今)
第二十二章 公共關系(1900年至今)
第二十三章 變遷中的傳媒(1945--1974)
第二十四章 當代傳媒(1974年至今)
本書編著者
譯者後記
 

文化和傳媒是今天傳播全球化的重要使者,一個是無形的文明積累,一個是有形的傳播形態,把我們帶入有文化內涵的歷史情境中。任何具有傳播功能的大眾媒介,在人類發展的歷史軌跡中,無不成為文化的載體,既表現人與人的社會關系,也展現人與物的關系。我們學習西方或是批判西方,離不開傳媒的提示和誘導。

傳媒是什麼?按照我們的理解,傳媒意味著傳播信息符號的手段,當然要同時具備社會性和技術性。這包括已經擁有和溢出的以大量擴散為主要特征的當代媒介圈層(印刷媒體和電子媒體),諸如報刊、廣播、電視、電影和廣告等,更有不斷更新的多媒體和互聯網。一張餐桌、一種教育制度、一個咖啡館、一個教堂的講壇、一個圖書館的閱覽室、一個墨盒、一個打字機、一個集成電路、一個夜總會並不是為“擴散信息”。就此而言,它們不是“媒介”,但是它們作為信息擴散的地點和賭注,或者情感的矢量和社會性的子宮進入傳播的領域。沒有這些“渠道”,這樣或那樣的“意識形態”不可能成為一種社會存在。

在著名歷史學家邁克爾’曼看來︰“社會是由多重交疊和交錯的社會空間的權力網絡構成的。”這些網絡是實現人類目標的組織和制度手段,其中包含意識形態權力網絡。為什麼人類需要意識形態權力?這里至少有三個原因︰第一,人們不能僅僅依賴直接感受來認識世界並產生能動性作用,需要傳媒來提供關于意義的概念和範疇。與其說傳媒是世界的一面鏡子,不如說傳媒是世界的一個框架。第二,社會的形成和組織需要規範和共識,而這個共識的載體是傳媒,由此引發出壟斷規範的權力之爭。第三,意識形態的表達往往具有審美性和儀式性,可以充分借助傳媒的信息擴散機制以更加本能的、無意識的、擴散的方式釋放出彌散性權力機制。

作為一種權力運作的方式,傳媒和文化的發展有兩個變量︰一是話語的委派形式,二是象征銘文的載體,二者相互之間的演變構成傳媒和文化的歷史。在今天的經濟全球化運動中,信息首先被過濾和分類,一類是傳統的文化意義上的社會信息,一類是跟社會技術、社會管理、社會生產相關的專業性信息,顯然後面的這種信息受重視的程度更加明顯。因為我們面臨的時代是一個越來越注重于用市場、技術和效率方面的信息來拷問主體性的現實。傳媒和文化所傳播的很多觀念、習俗、制度已經滲透到人的每個行為和每個動作中,從而自覺地成為社會權力的約束或壓迫機制,一個柔性控制的技術機制。這些統稱為傳播和管理文化。有意義的是,通過媒介權力本身的實施,有些東西在放大,有些東西在縮小,那麼這種放大或縮小的過程就是重新構建社會關系、重新描繪社會圖景的過程,媒介權力亦可以通過這種方式給人的想像、人的心理、人的意願帶來一個新的支配性因素。而從跨文化跨語境的傳播效應來說,無疑是提供一個更大時空範圍中想像的維度。

跨國文化過程中,信息流量循環的強化,不一定通向全球的同質化,而是通向一個越來越復雜的世界。對新聞學和傳播學的專業教育而言,信息交流和對外開放的互動始終存在一個了解“他者”的好奇和認真,學術翻譯迄今依然扮演學科建設的重要角色,繼續可以被看做是在信息的秩序中定位思想的部落。雖然在全國數以百計的新聞傳播專業中,我們已經有一些院系能夠開設外國新聞傳播史一類的課程,但“西方傳媒與西方文化叢書”的抱負和熱情仍然是不可多得的,並將有助于夯實國際化和本土化的學術互動的信息平台。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87
    $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