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虹橋國際機場飛行區地下穿越技術》論述了上海軟土地區機場的地層特點和機場飛行區地下穿越工程的類型、特點及限制條件,介紹了上海軌道交通10號線、2號線及仙霞西路隧道盾構下穿越虹橋國際機場飛行區的工程實例,較系統地論述了不同地下工程穿越工法的特點及適用性、地下穿越施工引起的變形與控制措施以及地下穿越施工的安全管理等飛行區下穿越工程的關鍵技術,詳細介紹了機場飛行區盾構下穿越施工擾動影響因素、擾動機理及基於現場監測的信息化動態微擾動施工控制原理,並從地層與結構的加固技術、盾構施工工藝的改進與施工控制、微擾動施工的控制參數及特殊條件下開挖面的穩定技術等方面論述了機場飛行區盾構下穿越微擾動施工控制要點。此外,《虹橋國際機場飛行區地下穿越技術》還對飛行區地下穿越工程在施工期和運營期的監測內容與方法、監測斷面和測點布設、監測期限與頻率、預警值與預警制度進行了介紹。
《虹橋國際機場飛行區地下穿越技術》對機場飛行區地下穿越工程的業主、設計、施工、監測及監理單位的專業技術人員具有一定的參考價值,也可供大專院校相關專業師生參考閱讀。
目錄
第1章 緒論
1.1 引言
1.2 國內外機場地下穿越工程簡介
1.3 虹橋國際機場飛行區地下穿越技術研究
第2章 機場飛行區地下穿越工程特點
2.1 軟土地區機場地層特點
2.1.1 軟土主要工程特點
2.1.2 上海虹橋機場工程地質特點
2.2 地下穿越通道的類型及流量需求
2.3 地下穿越工程建設限制條件
2.3.1 場地限制條件
2.3.2 地下管線限制條件
2.3.3 穿越工法適用性
2.3.4 機場運行限制條件
第3章 虹橋國際機場飛行區地下穿越工程案例
3.1 虹橋機場地下穿越工程概況
3.1.1 工程背景
3.1.2 地下穿越工程規划
3.2 軌道交通10號線下穿越虹橋機場飛行區工程
3.2.1 工程特點
3.2.2 主要施工控制措施
3.2.3 施工監測情況
3.3 軌道交通2號線下穿越虹橋機場飛行區工程
3.3.1 工程特點
3.3.2 主要施工控制措施
3.3.3 施工監測情況
3.4 仙霞西路隧道下穿越虹橋機場飛行區工程
3.4.1 工程特點
3.4.2 主要施工控制措施
3.4.3 施工監測情況
3.5 穿越工程總結
第4章 機場飛行區地下穿越方案研究
4.1 地下穿越工法及適應性
4.1.1 淺埋暗挖法
4.1.2 管幕法
4.1.3 盾構法
4.1.4 明挖法
4.1.5 各工法適應性比較
4.2 地下穿越方案變形分析與控制措施
4.2.1 盾構法地表沉降分析
4.2.2 盾構法地表沉降控制
4.2.3 管幕箱涵法地表沉降分析
4.2.4 管幕箱涵法地表沉降控制
4.2.5 明挖法地基不均勻變形處理
4.3 地下穿越通道的埋深設置
4.3.1 明挖法地下通道埋深
4.3.2 管幕箱涵法地下通道埋深
4.3.3 盾構法地下通道埋深
4.4 地下穿越施工安全管理
4.4.1 管理目標
4.4.2 施工安全管理體系
第5章 機場飛行區地下穿越工程微擾動施工技術
5.1 地下穿越工程擾動機理
5.1.1 盾構施工擾動引起的地表變形特點
5.1.2 盾構施工引起的土體變形范圍分析
5.1.3 土體擾動因素的力學機理
5.1.4 盾構施工擾動的影響因素
5.2 機場跑道道面變形控制標准
5.2.1 道面變形控制相關規定
5.2.2 道面變形標准分析
5.2.3 分析小結
5.3 地下穿越工程微擾動施工控制
5.3.1 微擾動控制原理和方法
5.3.2 微擾動施工參數及其影響
5.3.3 微擾動施工工法與參數控制
第6章 機場飛行區地下穿越工程監測
6.1 概述
6.2 監測項目及其監測方法
6.2.1 監測方案設計
6.2.2 監測項目的確定
6.2.3 地表沉降監測
6.2.4 土體分層沉降和孔隙水壓力監測
6.2.5 隧道沉降與變形監測
6.2.6 水土壓力和隧道結構內力監測
6.3 監測的實施
6.3.1 監測斷面和測點位置的確定
6.3.2 監測期限與頻率
6.3.3 預警值與預警制度
6.4 運營期監測
6.4.1 穿越工程運營對地表沉降影響因素分析
6.4.2 運營期監測的目的
6.4.3 運營期監測要求
6.4.4 監測資料管理與預警機制
第7章 結語與展望
7.1 結語
7.2 展望
參考文獻
1.1 引言
1.2 國內外機場地下穿越工程簡介
1.3 虹橋國際機場飛行區地下穿越技術研究
第2章 機場飛行區地下穿越工程特點
2.1 軟土地區機場地層特點
2.1.1 軟土主要工程特點
2.1.2 上海虹橋機場工程地質特點
2.2 地下穿越通道的類型及流量需求
2.3 地下穿越工程建設限制條件
2.3.1 場地限制條件
2.3.2 地下管線限制條件
2.3.3 穿越工法適用性
2.3.4 機場運行限制條件
第3章 虹橋國際機場飛行區地下穿越工程案例
3.1 虹橋機場地下穿越工程概況
3.1.1 工程背景
3.1.2 地下穿越工程規划
3.2 軌道交通10號線下穿越虹橋機場飛行區工程
3.2.1 工程特點
3.2.2 主要施工控制措施
3.2.3 施工監測情況
3.3 軌道交通2號線下穿越虹橋機場飛行區工程
3.3.1 工程特點
3.3.2 主要施工控制措施
3.3.3 施工監測情況
3.4 仙霞西路隧道下穿越虹橋機場飛行區工程
3.4.1 工程特點
3.4.2 主要施工控制措施
3.4.3 施工監測情況
3.5 穿越工程總結
第4章 機場飛行區地下穿越方案研究
4.1 地下穿越工法及適應性
4.1.1 淺埋暗挖法
4.1.2 管幕法
4.1.3 盾構法
4.1.4 明挖法
4.1.5 各工法適應性比較
4.2 地下穿越方案變形分析與控制措施
4.2.1 盾構法地表沉降分析
4.2.2 盾構法地表沉降控制
4.2.3 管幕箱涵法地表沉降分析
4.2.4 管幕箱涵法地表沉降控制
4.2.5 明挖法地基不均勻變形處理
4.3 地下穿越通道的埋深設置
4.3.1 明挖法地下通道埋深
4.3.2 管幕箱涵法地下通道埋深
4.3.3 盾構法地下通道埋深
4.4 地下穿越施工安全管理
4.4.1 管理目標
4.4.2 施工安全管理體系
第5章 機場飛行區地下穿越工程微擾動施工技術
5.1 地下穿越工程擾動機理
5.1.1 盾構施工擾動引起的地表變形特點
5.1.2 盾構施工引起的土體變形范圍分析
5.1.3 土體擾動因素的力學機理
5.1.4 盾構施工擾動的影響因素
5.2 機場跑道道面變形控制標准
5.2.1 道面變形控制相關規定
5.2.2 道面變形標准分析
5.2.3 分析小結
5.3 地下穿越工程微擾動施工控制
5.3.1 微擾動控制原理和方法
5.3.2 微擾動施工參數及其影響
5.3.3 微擾動施工工法與參數控制
第6章 機場飛行區地下穿越工程監測
6.1 概述
6.2 監測項目及其監測方法
6.2.1 監測方案設計
6.2.2 監測項目的確定
6.2.3 地表沉降監測
6.2.4 土體分層沉降和孔隙水壓力監測
6.2.5 隧道沉降與變形監測
6.2.6 水土壓力和隧道結構內力監測
6.3 監測的實施
6.3.1 監測斷面和測點位置的確定
6.3.2 監測期限與頻率
6.3.3 預警值與預警制度
6.4 運營期監測
6.4.1 穿越工程運營對地表沉降影響因素分析
6.4.2 運營期監測的目的
6.4.3 運營期監測要求
6.4.4 監測資料管理與預警機制
第7章 結語與展望
7.1 結語
7.2 展望
參考文獻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
新書87折$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