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美媒介環境學的理論想象

北美媒介環境學的理論想象
定價:138
NT $ 120
  • 作者:王冰
  • 出版社:光明日報出版社
  • 出版日期:2010-03-01
  • 語言:簡體中文
  • ISBN10:7511206514
  • ISBN13:9787511206510
  • 裝訂:150頁 / 23 x 16 cm / 普通級 / 初版
 

內容簡介

本書講述了北美媒介環境理論發生發展的故事,指出媒介環境構成了人的交流,也制造了障礙。此處,媒介的控制不僅表現為一種支配性的力量,還通過設定不同的符號環境、感知環境和社會環境,界定人的想象和表達方式,干擾生活的偏向,最終控制了人本身。這種技術、文化和倫理的多重作用,形成了真實的幻覺,由此提出「媒介即控制」這一隱含命題。在此基礎上,本書嘗試將中國媒介置入媒介環境的理論視野中,主張在相互聯系的動態系統中建立各種力量的共棲關系。這是媒介環境建構的內在道德,也是我們理解自身生存環境的基礎。


王冰,女,中山大學傳播與設計學院講師,新聞學博士(中美聯合培養),社會學博士後。研究方向為比較新聞學、跨文化傳播、媒介環境等。曾經赴美國紐約大學(NewYork University),威廉·帕特森大學(WilliamPaterson University)國家公派留學,赴香港中文大學訪問。先後在中央電視台《東方時空》、香港無線電視新聞及資訊部,擔任實習記者、記者、策划,節目多次獲獎。已主持「媒介環境與中國社會變遷」等國家及省部級課題3項,作為主要成員參與市級以上課題4項,並在國家權威、核心期刊上發表近20篇學術論文,獲國家及省部級科研獎3項。其中《西方媒介生態理論的發展及其理論價值與問題》獲教育部第五屆中國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人文社會科學)二等獎。
 

目錄

引 言 「美麗新世界」:媒介環境的現實困局
第一章 北美媒介環境理論的發展及其理論與問題
第一節 媒介環境理論的來源
第二節 媒介環境理論的起點:媒介、文明與人的感知的平衡
第三節 媒介環境學的建構:媒介作為環境的研究
第四節 媒介環境學的推進:從技術、訊息到文化、隱喻
第二章 媒介怎樣成為環境:媒介環境核心命題解析
第一節 界定信息性質的是媒介結構
第二節 媒介偏向
第三節 媒介的變化產生生態性(ecological)影響
第三章 媒介塑造了怎樣的環境:媒介環境的文化生態
第一節 媒介環境的三個層面
第二節 媒介即控制
第三節 媒介環境批判的文化命題
第四章 誰是「囚徒」:媒介環境的危機
第一節 王者媒介(megamedia):人類的生存模式
第二節 我們怎樣在媒介環境丟失自我
第三節 真實的幻覺
第五章 建構「人」的媒介環境
第一節 平衡的悖論
第二節 北美媒介環境理論未能解決的理論難題
第三節 媒介環境建構的內在道德
參考文獻
後記
 

我們越來越明顯地感覺到,媒介創造的環境改變了世界和人類自我原有的生存和發展模式,也改變了人類對世界的認知圖式,使傳統社會發展的根基發生某種程度的動搖。特別是通過媒介環境學的研究,我們發現不同的媒介總在影響着人的感知、情感、認知和價值,迫使我們扮演不同的角色,建構着我們的所見所為。無論是英尼斯( Harold Innis)所表述的「時空的偏向」,麥克盧漢( Marshall McLuhan)在「媒介即訊息」中所呈現的「感官的偏向」,還是波茲曼( Neil Postman)提出的「技術壟斷」(technopoly),都指向一個命題:媒介即控制。與此同時,我們通過這一命題又可以獲得新的感知:媒介的控制與控制的媒介化使人難以擺脫「洞穴人」的命運,那個在蒙昧時代就開始追求光明與知識的、有着理性精神的人,一心想用理性駕馭自己的情感和欲望。可是,沒曾想到,技術順着理性控制的本質,設定、影響、支配着人的社會生活,使人變成了媒介化社會的「洞穴人」。

北美的媒介環境學建構了一個富有想象的理論空間,它把人們引向綜合性思考的層面,探究媒介如何影響我們所處的世界並成為其中的一部分,如何滲透到世界的各個角落,影響我們個人和集體的生活方式。它使我們意識到,嵌入我們自己的延伸里的隱蔽的偏向:媒介技術雖然也作為人的工具,但也使人成為它的手段,更多地控制着人。它首先設定了人類自古賴以生存的自然,其次設定了人本身,尤其是還設定了人的思想和感知,形成了虛擬的世界。但是,這只是問題的表層,我們應該進一步看到,那嵌入我們自己的延伸里的隱蔽的偏向實質上是理性的控制偏向。

理性嬗變為技術理性的奧秘在於人追求確定性和將知識等同於技術。人不僅關注事實的確定性、生活的確定性,而且考慮意識的確定性、實現夢想的確定性,而科學似乎是唯一滿足確定性標准的那種方法。但是,人偏偏疏忽了這樣的問題:一是既然科學可以被制定為規則、原則、准則之類的東西,那麼,理性就免不了落入對人的抽象規定;二是當不確定成為人的一種普遍存在狀態的時候,普通人的理性能力就成了值得懷疑的事情,而在理性主義的出口處,就只剩下少數精英替我們把握社會生活的確定性了。這樣一來,理性在人的疏忽處乘虛而入,實現對人的生活的理性安排,而媒介就在理性嬗變為技術理性的過程中表現着理性控制的本性。

於是,在現代社會,人的政治、經濟、社會、文化生活都得到理性安排。但是,理性的無限僭越和濫用,又使人生活抽象化、片面化,使人不得不遭遇李普曼所說的「擬態環境」,在自己的社會里成為局外人。一位美國作家所觀察到的電視轉播月食時的景象表征了理性生活的常態:人們本來把頭伸到窗外就可以看到真實的東西,但是他們卻寧願在熒光屏上凝視它的「映象」②。在某種意義上講,我們落入「媒介洞穴」,在媒介所提供的映象世界里甘心過着抽象性的生活。

北美媒介環境學沒有完全意識到這一點,試圖在發現媒介的偏向和技術壟斷問題后,找到理性地控制媒介的路徑,從而在理論上陷入悖論。

以波茲曼的媒介環境學為例,他雖然意識到媒介的技術理性統治是一種反人性的統治,要從人文關懷的層面給予治療,但他所開的藥方卻並不對症。他的人文關懷首先聚焦的問題是:一種媒介在多大程度上有助於理性思維的應用與發展?它所要表達的命題是:理性思維是人類最偉大的天賦。因此,凡是促進理性思維的媒介比如文字或印刷術都應該受到稱贊,都應該被賦予很高的價值;凡是不促進理性思維的媒介比如電視都會使人恐懼。在這里,他希望借助理性主義來治療技術壟斷和媒介控制,完全沒有注意到技術壟斷和媒介控制背后的理性主義偏向。要消解媒介技術的反人性統治,必須抗拒這種理性主義偏向。從根本上講,就是要回到「完整的人」的理念上來,祛除單向地把人想象為理性的人或非理性的人的觀念。要知道,無論是由理性控制的人,還是由欲望、情感所導引的人,都是片面的人。雖然適度的理性主義對任何社會、任何時代來說都是有益的,但我們要深刻理解理性的內在局限以及理性的可能限度,更要看到,當社會接受理性的控制與安排時,常規與禁忌就會形成,我們會不由自主地越來越少思考,甚至不思考。真正構成社會動力的是「全面、自由發展的人」、「完整的人」,這樣的人絕對不是一個「孤獨的自我」,而是同世界建立了各種各樣關系、積極參與社會交往的有生命的個體,不是接受少數「社會賢能」理性導引的「被動的自我」,而是自然潛能充分發展、社會關系高度豐富的交往主體。

……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87
    $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