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西南古為九州梁州之域,地形地貌復雜,氣候類型齊備,生物資源豐富。所以古人認為梁州分野觜參二宿,又屬東井、輿鬼,五行八卦屬坤位,反映了先人對西南文化神秘而多彩的認同。歷史上這樣的環境養育出一個個獨特的民族,滋生出一批批多彩的文化,演繹出一段段滄桑的歷史。顯然,研究這些民族共生的環境,分析這些文化產生的土壤,探索這些歷程的空間背景,是一件十分有價值的工作。
言其有價值,是因為西南地區特殊的歷史進程值得研究。其實從新石器時代到青銅時代,西南地區有的文化類型並不比中原落后。宋代以前,長江上游成都平原地區的社會經濟文化地位處在全國前列。但宋以后西南地區落后了,這里有漢民族最落后的地區——長江三峽地區,也有相對落后的邊疆少數民族地區。不過,中國西南這塊土地總體上氣候濕潤,植被豐茂,水資源和礦產資源豐富,生物資源富足,本不應該這樣落后的。所以歷代人們總是對西南有無數美好的期望,難怪四川稱「天府之國」在歷史上影響最大,雲南被人們賦予了「綠色王國」稱號,而明人劉伯溫也發出貴州五百年后勝江南的臆想。這其中的機理是值得我們從歷史時期的人地關系變遷角度去討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