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中國文化與文學(第7輯)

現代中國文化與文學(第7輯)
定價:240
NT $ 72
  • 作者:毛迅 李怡/主/編
  • 出版社:巴蜀書社
  • 出版日期:2010-01-01
  • 語言:簡體中文
  • ISBN10:7807525428
  • ISBN13:9787807525424
  • 裝訂:平裝 / 325頁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內容簡介

摘自︰P57

視听霸權與百感交集

現代文明在生產、傳輸、保存和使用視覺和听覺信息方面得心應手,創造了“千里眼”和“順風耳”的現代高科技神話。電子媒介克服了視覺和听覺的時空局限性,使現代人的視听生活如魚得水優游自在的同時,也使現代世界充滿了喧嘩與騷動。但在觸覺、嗅覺和味覺的數字化處理方面,現代文明無疑遇到了一塊塊難啃的骨頭。高科技如何使我們與萬里之遙的人握手擁抱?如何使我們陶醉于異國他鄉迷人的花市芬芳?如何使我們品嘗到遠在天邊的一道道美味佳肴?特別是觸覺,它的感覺方式的零距離性、感覺內容的渾然一體性與不可化約性,使得觸覺世界成為現代科技文明與理性霸權難以徹底征服的一塊處女地。

在這個視覺中心主義的“景觀社會”與“看圖時代”,觸覺顯然被邊緣化了。觸覺似乎不登文化的大雅之堂,學術也對它不屑一顧。視覺對觸覺、味覺、嗅覺等的絕對優先性已經導致了生命與身體的嚴重枯竭與凍結,使我們異化和淪落為單向度的人。在感官等級制中,觸覺幾乎成為“膚淺”與“低級”的代名詞。事實上,觸覺所觸及的問題是深刻的。觸覺蘊含的生命感受的原始性、基礎性、普遍性、重要性以及難以規馴的狂野性,已被理性文化深深壓抑和重重遮蔽。觸覺是人類現實感、真實感、親切感的存在基礎。當我們懷疑自己是否在夢中的時候,只需觸摸一下自己的身體就知道了(當然,如想進一步確認這一點則需狠掐自己的肌膚)。盲人更是離不開觸覺,觸覺是盲人點字法的基礎,它確保這一特殊的語言體系得以使用,觸覺也使盲道得以暢通。觸覺使身臨其境的事物觸手可及,也使不可觸摸的事物一觸即發。觸覺已經成為一種重要的文化原型,處處關涉著個體與集體的意識與無意識。“接觸”與“摸索”在大多數語境下並非實指與觸覺相關的事宜,而是與觸覺有關的文化隱喻。人類文化中有太多只許觀看不許觸踫的“觸覺禁忌”,以及不該出手也出手、上手之後就愛不釋手的“觸覺迷戀”。“自南擁抱”( free hug)的前衛活動抑或行為藝術在我們置身其中的現實世界往往因為心理與文化的原因舉步維艱。按摩作為養生醫學與身體經濟卻又大行其道,遍地開花。觸覺,因為其感覺方式必須與觸摸對象的零距離接觸而使它深受時空限制,不自由,不方便,不像視听感覺那樣具有普遍的公共性。但觸覺並不因此與距離產生美的美感絕緣。異性間的肌膚接觸,那“觸電”般的感覺令人心醉神迷,刻骨銘心。親吻、擁抱和做愛均是建立在生命有機體的觸覺基礎之上,此時的視覺包括其他感覺均退居其次,無關痛癢。
 

目錄

卷首語
 就“五四”新文化運動答人民網理論頻道記者問
中華文學史料學會近現代分會年會專題
 主持人語
 義無反顧地跨進這門檻——漫談文史工作者的識與德
 《冀中一日》的文學史意義——兼論大眾文學史料的研究問題
 《豫報》的創刊及其創刊號上疑似魯迅撰寫的兩則廣告
 《政治的新生》︰一項填補高長虹空白的重大發現
“五四”與中國現當代文化問題
 地方精英、學生與新文化的再生產——以“五四”前後的山東為例
 從觸覺看感官等級制與審美文化邏輯
文學史新論
 現代翻譯文學的建樹及價值
 無政府主義與啟蒙主義之關系及對中國文學之影響
 試析中國現代文學的本土傳統
 “新舊雅俗”與“古為今用”——現代歷史文學的產生與發展
 古典愛情的現代演繹︰《傷逝》與《鶯鶯傳》之比較研究
 歷史語境的跨越——《蝕》三部曲版本校評
 個體性革命話語生產的困境與失敗——再論“蔣光慈現象”
 中國現代知識分子的精神側影——路翎和《財主的兒女們》
 試論抗戰時期西南旅行記的勃興
 新詩︰從“五四”到當下 
 變動的修辭︰新詩史敘事與十七年詩歌
 從《詩經六十篇之文學評鑒》看穆旦的藝術旨趣
 淺談戴望舒對李商隱詩歌的繼承和發展
 《屈原》中的群眾心理分析——《屈原》的另一種解讀
巴蜀文學重讀
 中國現代詩人梁上泉訪問記
 “猶如夏日傍晚的莊稼地”——論梁上泉早期詩意道說
 傻眼看世——論阿來《塵埃落定》的敘述視角
中國文學檔案
 中國新詩檔案︰1956
 始于1979︰比冰和鐵更刺人心腸的歡樂
 中國現代長篇小說編年(三)
 陳銓1922年至1997年著譯年表 
 徐仲年的一篇手稿
 淺草社‧林如稷及其他
動態
 批判與超越——汪樹東《生態意識與中國當代文學》簡評
 稿約與稿例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3
    $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