約翰‧巴斯小說研究

約翰‧巴斯小說研究
定價:168
NT $ 146
  • 作者:王建平
  • 出版社: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
  • 出版日期:2008-06-01
  • 語言:簡體中文
  • ISBN10:7544604195
  • ISBN13:9787544604192
  • 裝訂:平裝 / 321頁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內容簡介

本書是“外國現代作家研究叢書”之一。全書共分十四章。緒論部分綜述約翰‧巴斯小說的研究現狀、有爭議的理論問題,描述巴斯小說的文學淵源、發展路徑、文化參與、小說美學的指涉範圍,提出“文化的記憶功能”闡釋模式、分析巴斯小說敘述模式所包含的對立世紀文化遺產的審視、評價與批判的文化策略,解析作者在對文學傳統的理解與處理過程中所形成的俄後現代小說美學。第一至第十三章以巴斯作品的出版時間為序,分析每部小說的主題、敘事結構、文化政治寓意及美學取向,並勾勒出巴斯小說創作的階段性脈絡。附錄部分包括巴斯研究參考書目、作品一覽表、錄音資料、巴斯訪談、巴斯研究評論等。 全書內容豐富,資料翔實,為廣大巴斯研究者提供了有益借鑒和啟發。
 

目錄

引言
緒論 約翰‧巴斯的後現代小說美學
第一章 約翰‧巴斯的生平及創作
一、生平介紹
二、創作成就
三、寫作背景、思想淵源、作品主題、寫作風格
四、約翰‧巴斯與美國後現代主義文學
五、巴斯、博爾赫斯、卡爾維諾
第二章 巴斯小說的主要主題與研究綜述
一、國外的約翰‧巴斯研究
二、國內的約翰‧巴斯研究
三、約翰‧巴斯小說研究的若干問題
第三章 巴斯早期小說中的存在主義哲學因子
一、《漂浮的歌劇》
二、《路之盡頭》
第四章 歷史小說的終結:《煙草經紀人》
一、馬里蘭州美國殖民史
二、後現代歷史:真實與虛構
三、歷史哲學的悖論
第五章 戲防與話語的指涉功能:《羊孩吉爾斯》
一、肯貝爾的神化英雄圖式
二、神話、寓言、小說
三、戲仿與整一性原則
第六章 《迷宮》的敘事圈套
一、《文學的枯竭》
二、《迷宮》
三、《回音》
四、《索引》
五、《題目》與《生活故事》
六、《梅尼雷斯》
七、《無名氏》
第七章 後現代小說的自戀情結
一、虛構的小說與小說的虛構
二、隱喻原則
三、後現代小說的自戀情結
四、元小說
第八章 詩性神話的審美邏輯:《卡美拉》
一、《丹尼薩德》:永恆的文本
二、《珀爾修斯記》:重寫美狄莎
三、《貝勒芬記》:英雄史詩的怪胎
四、神話、歷史、小說的嬗變
第九章 歷史的回文:《書信集》
一、神話、歷史、小說
二、回憶敘述模式
三、抓住故事這根稻草
四、痴人說夢的歷史
五、後現代歷史觀
第十章 開放的文本:切西比克湖三部曲
一、切西比克湖的文化生態系統
二、《假日:一部傳奇》
三、《水邊的故事:一部小說》
四、《書信集》:文學的更新
第十一章 誤讀的文化政治:《新辛巴達航海記》
一、歷史的巧合:海灣戰爭
二、有意誤讀的文化政治
三、愛倫‧坡的相關文本:“帝國主義書寫符號”?
四、“風平浪靜的波斯灣”:地緣政治與大眾文化
第十二章 《往事如煙:一出漂浮的歌晨》
一、文化的記憶功能
二、《往事如煙:一出漂浮的歌劇》
三、《藝海無涯》
第十三章 巴斯短篇小說的敘事藝術
一、《講不完的故事》
二、《十一夜:十一個故事》
結語
附錄
一、巴斯研究參考書目(中文)
二、巴斯作品一覽表
三、錄音資料
四、巴斯訪談
五、巴斯研究評論
後記
 

編纂一套現代外國作家研究叢書,作為新時期以來我國外國文學研究的一個總結,是我多年的願望。

自五四運動以來,我國的外國文學研究已經走過80多個年頭了。在相當長的時間里,外國文學的譯介和研究深刻地影響著我國的文學創作。魯迅先生甚至將外國文學的譯介者比做“盜火的普羅米修斯”,由此可見,它對于我國新文學運動的發生和發展,起到了何等巨大的作用。

然而,自20世紀中葉起,由于蘇聯文藝思想的影響以及極左思潮的干擾,外國文學,尤其是現當代外國文學的研究,處于低谷狀態。一方面表現在譯介的內容明顯狹窄,人們關注的僅僅是高爾基、蕭伯納、杰克‧倫敦、馬克‧吐溫、德萊塞等所謂揭露社會弊端的“進步作家”。即使對這些進步作家,也僅僅著眼于他們社會批判的一面,對于他們張揚人道主義、提倡個性解放的一面,或則遙而不談,或則作為其“階級局限性”或“時代局限性”加以剔除。而伍爾夫、喬伊斯、福克納、卡夫卡等現代派作家,則一直背著“頹廢沒落”、“腐朽反動”的罵名。除非作為批判用的內部資料,一般讀者對他們無從了解。至于那位直到彌留之際還念念不忘回到她所深愛的中國的賽珍珠,則始終是批判的對象。

外國文學譯介和研究的真正繁榮,應該從20世紀70年代末算起。經歷過漫長而充滿苦難的“文化大革命”的人們,在歡慶共和國新生的同時,渴望著精神的食糧。很快,《安娜‧卡列尼娜》、《傲慢與偏見》、《簡,愛》、《雙城記》等經典名著重新回到了讀者的書架。與此同時,人們又把眼光投向一些更加晚近的作家。

20世紀七、八十年代之交,是一個文學創作、研究和翻譯百廢俱興的時代。人們閱讀外國文學作品、了解和借鑒現當代文學的需求與日俱增。為了滿足人們的這一迫切需要,老一代翻譯家紛紛拿起生疏已久的譯筆重返譯壇,譯界的新秀也不斷涌現。與此同時,國內各重點大學紛紛開設英美文學或外國文學研究生課程,招收了文革以後第一批研究生。這些研究生課程的設置,為我國現當代外國文學研究培養了一支生力軍。目前我國活躍在外國文學研究領域內的諸多卓有成就的專家學者,便是其中的佼佼者。80年代以來,每年都有數以百計的愛好外國文學的學生加入到這一行烈中來。由于與外界長期隔絕,新時期學者的關注目光,更多地投在現當代作家身上。福克納、菲茨杰拉德、伍爾夫、貝克特、薩特……這些以前還鮮為人知的外國作家,逐漸進入了我國讀者的閱讀領域和專業人員的研究視野。

令人高興的是,自20世紀70年代末以來,這方面的工作已經有了相當的積累,現在應該是收獲的季節了。經過二十多年的積累,我國已經擁有我們自己的福克納專家、海明威專家、奧尼爾專家、賽珍珠專家……。正是在這樣的基礎上,編纂一套外國現代作家研究叢之具備了可能性。

1998年夏,筆者與來滬開會的陶潔、陸建德、劉海平等教授談起編纂這樣一套學術叢書的想法,得到了他們的熱情支持。他們還慨然同意為本叢書撰稿。

叢書之所以取名為“外國現代作家研究”,主要有三個方面的考慮。一方面當然出于劃定時間界限的考慮,顧名思義,古典作家當然不會包含在本叢書之內。這並不是說對于荷馬史詩、莎士比亞、塞萬提斯、歌德我們已經研究得很透了,不再需要做進一步的研究。我們只是希望在過去未曾涉獵或涉獵不多的領域內多作一些耕耘。另一方面的考慮也在于“現代”一詞的寬泛性。從最寬泛的意義上講,“現代”一詞與“傳統”、“古典”相對。凡不屬傳統和古典的均可以稱作現代。而我們的劃分要相對嚴格一些,將“現代”界定在19世紀初期以後。也就是說,凡活躍在19世紀初至20世紀中葉甚至更晚近的具有世界影響的外國作家,都可包括在內。因此盡管這套叢書的第一輯只選了福克納、海明威、賽珍珠、艾略特、惠特曼、伍爾夫、奧尼爾、普魯斯特、菲茨杰拉德等18位作家,但這個系列是開放的,作家的名單還可以繼續延伸下去。第三,自19世紀中期以來,西方的文藝思潮和文學流派層出不窮。在詩歌、小說和戲劇領域內,自然主義、象征主義、表現主義、未來主義、超現實主義、達達主義、意識流、荒誕派等流派此起彼伏。這些思潮和流派反映了西方知識分子對于文學藝術的本質的思考。這種思考在每個作家身上都會有所體現。我們希望這套外國現代作家研究叢書,也能從某個側面真實地反映出將近200年來西方文藝思潮的流變。

另外,關于叢書作者的遴選,也想在此作一說明。筆者最初的想法是約請國內對某一作家的研究最具權威性的學者。他或她應該翻譯過該作家的作品,應該發表過相關的學術論文,最好出版過有關該作家的評傳或專著。為此,我們請陶潔寫福克納,楊仁敬寫海明威,李野光寫惠特曼,劉海平寫賽珍珠,陸建德寫艾略特,鄭克魯寫普魯斯特,朱靜寫紀德,瞿世鏡寫伍爾夫,郭繼德寫阿瑟‧密勒,文楚安寫金斯伯格,都是絕好的人選。嗣後,在听取不少學界同人的意見後,筆者對作者的遴選標準作了一些調整。除了上面提到的資深學者外,我們也將目光放在更年輕的作者身上。尤其是那些曾經以該作家作為博士學位論文題目的青年學者。

最後,想談談對于這套叢書的整體構思。作為一套叢書,每本書的正文應該由以下四個部分組成︰一、作家小傳,二、代表作品的分析,三、該作家在歐美的研究歷史與現狀,四、該作家在我國的譯介情況。筆者相信,如果每本書都能較好地完成以上四個方面的任務,它將為讀者提供有關這位作家比較全面的研究成果,就有可能滿足不同層次的讀者的要求,既滿足一般文學愛好者希望了解某一作家的需求,又滿足外國文學研究者希望追蹤國內外最新研究成果的願望。試以賽珍珠為例。我們可以設想一下,一位外國文學的愛好者如果想了解賽珍珠這位作家,只需閱讀本叢書內《賽珍珠研究》一書的第一、二部分,便可以將這位作家的生平和代表作品盡收眼底。如果是一位打算以賽珍珠為研究課題的外國文學專業的研究生,那麼,他還得讀一讀該書的第三、第四部分,即該作家在歐美的研究歷史與現狀,以及該作家在我國的譯介情況。這樣,他不但可以了解到國外對于賽珍珠在不同的時期曾經出現過哪些不同的評價,對于她的研究目前走到了哪一步,取得了哪些成就,而且可以知道賽珍珠的作品最早是由誰翻譯介紹到中國,以及在我國國內引起過哪些反響,國內的學者在這方面做過哪些工作,等等。這樣,前人做過的工作,我們不必再去重復。過去未被人們重視的課題,正需我們去關注和發掘。而前人研究中未有窮盡之處,或值得商榷之處,甚或疏漏失誤之處,也是我們進一步研究的新課題。誠如此,學術的研究就有可能薪火相傳,就有可能在不斷繼承前人成果的基礎上有所發展,有所傳承。當前學術界各寫各的,互相重量,互不通氣的弊端也有望得到改觀。這正是本人所期待的。

汪義群 2002年8月于上海外國語大學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87
    $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