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P17、P18
無雨哪能見晴之可愛,沒有夜也將看不出晝之光明。
他近來覺得孤冷得可憐。
他的早熟的性情,竟把他擠到與世人絕不相容的境地去,世人與他的中間介在的那一道屏障,愈築愈高了。天氣一天一天的清涼起來,他的學校開學之后,已經快半個月了。那一天正是九月的二十二日。
晴天一碧,萬里無雲,終古常新的皎日,依舊在她的軌道上,一程一程的在那里行走。從南方吹來的微風,同醒酒的瓊漿一般,帶着一種香氣,一陣陣的拂上面來。在黃蒼未熟的稻田中間,在彎曲同白線似的鄉間的官道上面,他一個人手里捧了本六寸長的Wordsworth①的詩集,盡在那里緩緩的獨步。在這大平原內,四面並無人影:不知從何處飛來的一聲兩聲的犬吠聲,悠悠揚揚的傳到他的耳膜上來。他眼睛離開了書,同做夢似的向有犬吠聲的地方看去,但看見了一叢雜樹,幾處人家,同魚鱗似的屋瓦上,有一層薄薄的蜃氣樓,同輕紗似的在那里飄盪。
「Oh, you serene gossamer! You beautif’’ul gossamer!」
這樣的叫了一聲,他的眼睛里就涌出了兩行清淚來,他自己也不知道是什麼緣故。呆呆的看了好久,他忽然覺得背上有一陣紫色的氣息吹來,息索的一響,道旁的一枝小草競把他的夢境打破了。他回轉頭來一看,那枝小草還是顛搖不已,一陣帶着紫羅蘭氣息的和風,溫微微的噴到他那蒼白的臉上來。在這清和的早秋的世界里,在這澄清透明的以太(
Ether)中,他的身體覺得同陶醉似的酥軟起來。他好像是睡在慈母懷里的樣子。他好像是夢到了桃花源里的樣子。他好像是在南歐的海岸,躺在情人膝上,在那里貪午睡的樣子。
他看看四邊,覺得周圍的草木,都在那里對他微笑。看看蒼空,覺得悠久無窮的大自然,微微的在那里點頭。一動也不動的向天看了一會,他覺得天空中有一群小天神,背上插着了翅膀,肩上掛着了弓箭,在那里跳舞。他覺得樂極了。便不知不覺開了口,自言自語的說:
「這里就是你的避難所。世間的一般庸人都在那里妒忌你,輕笑你,愚弄你;只有這大自然,這終古常新的蒼空皎日,這晚夏的微風,這初秋的清氣,還是你的朋友,還是你的慈母,還是你的情人;你也不必再到世上去與那些輕薄的男女共處去,你就在這大自然的懷里,這純朴的鄉間終老了罷。」
郁達夫:風流倜儻的亂世才子
序
古今中外贊美讀書的名人和文章,多得不可勝數。張元濟先生有一句簡單朴素的話:「天下第一好事,還是讀書。┅「天下」而又「第一」,可見他對讀書重要性的認識。
為什麽讀書是一件「好事」呢?
也許有人認為,這問題提得幼稚而又突兀。這就等於問「為什麽人要吃飯」一樣,因為沒有人反對吃飯,也沒有人說讀書不是一件好事。
但是,我卻認為,凡事都必須問一個「為什麽」,事出都有因,不應當馬馬虎虎,等閑視之。現在就談一談我個人的認識,談一談讀書為什麽是一件好事。
凡是事情古老的,我們常常總說「自從盤古開天地」。我現在還要從盤古開天地以前談起,從人類脫離了獸界進入人界開始談。人成了人以後,就開始積累人的智慧,這種智慧如滾雪球,越滾越大,也就是越積越多。禽獸似乎沒有發現有這種本領,一只蠢豬一萬年以前是這樣蠢,到了今天仍然是這樣蠢,沒有增加什麽智慧。人則不然,不但能隨時增加智慧,而且根據我的觀察,增加的速度越來越快,有如物體從高空下墜一般。到了今天,達到了知識爆炸的水平。最近一段時間以來,「克隆」使全世界的人都大吃一驚。有的人競憂心忡忡,不知這種技術發展「伊於胡底」。信耶穌教的人擔心將來一旦「克隆」出來了人,他們的上帝將向何處躲藏。
人類千百年以來保存智慧的手段不出兩端:一是實物,比如長城等等;二是書籍,以後者為主。在發明文字以前,保存智慧靠記憶;文字發明了以後,則使用書籍。把腦海里記憶的東西搬出來,搬到紙上,就形成了書籍,書籍是貯存人類代代相傳的智慧的寶庫。後一代的人必須讀書,才能繼承和發揚前人的智慧。人類之所以能夠進步,永遠不停地向前邁進,靠的就是能讀書又能寫書的本領。我常常想,人類向前發展,有如接力賽跑,第一代人跑第一棒,第二代人接過棒來,跑第二棒,以至第三棒、第四棒,永遠跑下去,永無窮盡,這樣智慧的傳承也永無窮盡。這樣的傳承靠的主要就是書,書是事關人類智慧傳承的大事,這樣一來,讀書不是「天下第一好事」又是什麽呢?
但是,話又說了回來,中國歷代都有「讀書無用論」的說法,讀書的知識分子,古代通稱之為「秀才」,常常成為取笑的對象,比如說什麽「秀才造反,三年不成」,是取笑秀才的無能。這話不無道理。在古代——請注意,我說的是「在古代」,今天已經完全不同了——造反而成功者幾乎都是不識字的痞子流氓,中國歷史上兩個馬上皇帝,開國「英主」,劉邦和朱元璋,都屬此類。詩人只有慨嘆「劉項原來不讀書」。「秀才」最多也只有成為這一批地痞流氓的「幫忙」或者:「幫閑」,幫不上的,就只好慨嘆「儒冠多誤身」了。
但是,話還要再說回來,中國悠久的優秀的傳統文化的傳承者,是這一批地痞流氓,還是「秀才」?答案皎如天日。這一批「讀書無用論」的現身「說法」者的「高祖」、「太祖」之類,除了鎮壓人民剝削人民之外,只給後代留下了什麽陵之一類,供今天搞旅游的人賺錢而已。他們對我們國家竟無貢獻可言。
總而言之,「天下第一好事,還是讀書」。
為什麽讀書是一件「好事」呢?
也許有人認為,這問題提得幼稚而又突兀。這就等於問「為什麽人要吃飯」一樣,因為沒有人反對吃飯,也沒有人說讀書不是一件好事。
但是,我卻認為,凡事都必須問一個「為什麽」,事出都有因,不應當馬馬虎虎,等閑視之。現在就談一談我個人的認識,談一談讀書為什麽是一件好事。
凡是事情古老的,我們常常總說「自從盤古開天地」。我現在還要從盤古開天地以前談起,從人類脫離了獸界進入人界開始談。人成了人以後,就開始積累人的智慧,這種智慧如滾雪球,越滾越大,也就是越積越多。禽獸似乎沒有發現有這種本領,一只蠢豬一萬年以前是這樣蠢,到了今天仍然是這樣蠢,沒有增加什麽智慧。人則不然,不但能隨時增加智慧,而且根據我的觀察,增加的速度越來越快,有如物體從高空下墜一般。到了今天,達到了知識爆炸的水平。最近一段時間以來,「克隆」使全世界的人都大吃一驚。有的人競憂心忡忡,不知這種技術發展「伊於胡底」。信耶穌教的人擔心將來一旦「克隆」出來了人,他們的上帝將向何處躲藏。
人類千百年以來保存智慧的手段不出兩端:一是實物,比如長城等等;二是書籍,以後者為主。在發明文字以前,保存智慧靠記憶;文字發明了以後,則使用書籍。把腦海里記憶的東西搬出來,搬到紙上,就形成了書籍,書籍是貯存人類代代相傳的智慧的寶庫。後一代的人必須讀書,才能繼承和發揚前人的智慧。人類之所以能夠進步,永遠不停地向前邁進,靠的就是能讀書又能寫書的本領。我常常想,人類向前發展,有如接力賽跑,第一代人跑第一棒,第二代人接過棒來,跑第二棒,以至第三棒、第四棒,永遠跑下去,永無窮盡,這樣智慧的傳承也永無窮盡。這樣的傳承靠的主要就是書,書是事關人類智慧傳承的大事,這樣一來,讀書不是「天下第一好事」又是什麽呢?
但是,話又說了回來,中國歷代都有「讀書無用論」的說法,讀書的知識分子,古代通稱之為「秀才」,常常成為取笑的對象,比如說什麽「秀才造反,三年不成」,是取笑秀才的無能。這話不無道理。在古代——請注意,我說的是「在古代」,今天已經完全不同了——造反而成功者幾乎都是不識字的痞子流氓,中國歷史上兩個馬上皇帝,開國「英主」,劉邦和朱元璋,都屬此類。詩人只有慨嘆「劉項原來不讀書」。「秀才」最多也只有成為這一批地痞流氓的「幫忙」或者:「幫閑」,幫不上的,就只好慨嘆「儒冠多誤身」了。
但是,話還要再說回來,中國悠久的優秀的傳統文化的傳承者,是這一批地痞流氓,還是「秀才」?答案皎如天日。這一批「讀書無用論」的現身「說法」者的「高祖」、「太祖」之類,除了鎮壓人民剝削人民之外,只給後代留下了什麽陵之一類,供今天搞旅游的人賺錢而已。他們對我們國家竟無貢獻可言。
總而言之,「天下第一好事,還是讀書」。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
新書87折$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