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漠桓帝永興元年,山東曲阜孔廟里刻立一塊石碑。碑上記載魯相乙瑛請在孔廟設置「百石卒史」,執掌祭祀的公贖。此碑全稱「漢魯相乙瑛置百石卒史碑」,又稱「百石卒史碑」,簡稱「乙瑛碑」。「金石萃編」記載,此碑高七尺八寸五分,寬三尺七寸,宇共十八行,滿行四十字。後人將「禮器碑」、「史晨碑」、「乙瑛碑」譽為孔廟著名三碑。
「乙瑛碑」書風頗謹嚴,富素朴之趣,是漠隸成熟時期的典型作品,也是後人學習隸書最佳范本之一。清代萬經「分隸偶存」中評論此碑稱:「字特雄偉,如冠裳佩玉,令人起敬。」翁方綱評論此碑,「骨肉勻適,情文流暢。」何紹基評論此碑,「朴翔捷出,開後來雋麗一門,然肅穆之氣自在。」
本書影印之拓本,系藏於故宮博物院的明代中期古拓佳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