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羅伯特·A.達爾是當今世界上最有影響和最受尊重的政治學家之一。他傾注一生的時間和精力探索民主的制度和實踐,其貢獻集中體現在他的幾部標志性著作:《誰統治?》(Who Governs?)、《論民主》(0n Democracy)和《美國憲法的民主批判?》(How Democratic Is the American Constitution?)。在《論政治平等》這本小冊子中,達爾關注平等這個關鍵性問題,以及政府為什麼和如何會缺乏民主的理想。

本書的中心問題是有關這樣一個問題:政治平等的目標是否已經遠遠地超過了我們人類的極限,以至於這個目標應當被放棄轉而追求更加可行的目標;或者說,是否我們有辦法降低不平等。雖然完全的政治平等是無法獲得的,但是,達爾認為,朝向理想邁進的努力是可行的。他揭示了最近幾個世紀人類向着民主和政治平等所取得的成就。他探討了民主制度的成長、公民權的擴大以及阻礙政治平等獲得的各種障礙。在書中,達爾也關注人類追求平等的動機,特別是那些情感和理性動機,它們在民主追求過程中發揮着關鍵的作用。

達爾揭示了當代美國的政治現實。他發現,美國政治不平等存在着增長的可能性,而且美國人在影響他們的政府方面變得更加的不平等。但是,他也發現了可喜的一面,即在美國社會出現的文化變遷(並不像達爾所批評的那種「競爭性消費主義」),公民們投入時間和精力從事公民行動,並且努力降低業已存在於美國人中間的不平等。
 

目錄

內容簡介
譯者序
前言
致謝
第一章 導論
第二章 政治平等是一個正當目標嗎?
一、政治平等與民主
二、代議民主的政治制度
三、政治平等的增長
四、朝向政治平等邁進的簡單概述
第三章 政治平等能實現嗎?
一、純粹的理性,夠嗎?
二、在「無知之幕」之后去推理
第四章 情感,值得尊重的角色
一、僧帽猴的啟示
二、……對人類來說
三、特權階層
四、政治平等的收獲
五、從初始勝利到政治制度
六、結論
第五章 政治平等、人的本質與社會
一、政治資源、技能和動機
二、時間限度
三、規模難題
四、市場經濟的出現
五、不民主的國際組織的需求
六、危機
第六章 政治不平等會在美國擴大嗎?
測量政治不平等
第七章 政治不平等為什麼會下降?
一、我們有辦法但我們有意願嗎?
二、從消費主義到公民身份
三、早期抵制主流文化的運動
四、從消費主義到公民身份
附錄一 多頭政體分值定義
附錄二 平等對抗不平等
附錄三 世紀的政治平等
附錄四 發達國家的民主政體:成功與挑戰
參考文獻
 

2009年1月22日,美國第四十四任民選總統巴拉克·胡賽因·奧巴馬(Barack Hussein Obama Jr.)在華盛頓宣誓就職,成為美國建國200多年來首位黑人總統,從而也成就了一個無以復加的「美國夢」。奧巴馬成功問鼎白宮,其中自然有許多值得回味的地方,就像人們早已注意到的,他的選戰策略以及黑人選民的支持都使得他在與共和黨候選人競爭時,略勝一籌;但是,當我們把這一重大政治事件放到美國兩個多世紀的歷史背景中去考察的時候,上述結論就顯得過於簡單了:即使占總人口不足10%的黑人選民將選票全部都投給奧巴馬,如果沒有其他人種選民的支持,他仍無法勝出。確切地說,贏得更多非黑人選民的支持是他決勝的關鍵因素,因此,從根本上講,奧巴馬入主白官是美國選民(各色人種)選擇了這位黑人總統。第一位黑人總統的誕生標志着,世世代代為政治平等而奮斗的黑人終於享受到民權斗爭帶來的勝利果實,白人選民也為成就政治平等表現出了足夠的寬容,甚至是熱情。毫無疑問,奧巴馬的當選是美國政治生活的一件大事,是政治走向平等的標志性事件。然而,美國人是不是就此可以高枕無憂了?政治不平等是不是已經成為歷史了?

羅伯特·A.達爾鄭重地提醒人們:政治平等在美國不但沒有完全實現,而且還面臨着諸多挑戰。這是達爾的最新著作《論政治平等》所關心的一個核心問題,也是這位民主理論大師長久以來憂慮的一個主要問題。達爾的警言,我們可以從兩個層面上來理解:一個層面是達爾的經驗之談,一位出版這本新著時已經是92歲老人的經驗之談。在他過去半個多世紀的研究里,很少專門討論「政治平等」這個哲學話題,而在他學術生涯臨近尾聲的時候卻推出了這本看似單薄實則厚重的小冊子;另一個層面是科學層面的,一位民主理論大師的科學之談。他並不是在表達有關政治平等的只言片語,而恰恰是延續了他的研究傳統和學術框架,審慎地討論「政治平等」,也就是說,從方法論上講,它屬於政治科學,而非政治哲學。因此,正是由於出自達爾之手,這本小冊子就被定位到民主理論的范疇而不是政治哲學范疇。當然,達爾的研究並非對政治哲學的探究沒有啟發,他的思想在政治哲學界同樣振聾發聵。現在讓我們回到這本小冊子上來。

人為什麼要追求平等和政治平等呢?回答這個問題就像回答人為什麼要吃飯一樣,既復雜又簡單。政治學和哲學對這個問題的回答在過去至少幾百年歷史上似乎都會陷入到循環論證當中去,就像回答「究竟是雞生蛋還是蛋生雞」的問題一樣。我們是否在傳統的演繹推理之外,能夠找到科學的證據來說明這個「原始問題」呢?達爾為此借用了自然科學家的實驗結論,也就是著名的「僧帽猴」實驗:

實驗人員告訴母猴以「硬幣」——花崗岩小石頭——去交換葡萄和黃瓜。先前的實驗已經顯示,在90%的試驗中,母猴都寧願要葡萄而不是黃瓜,而在不及5%的情況中,它們沒有能夠用「硬幣」換到食物。兩只猴子然后被成對地放到籠子中,每個猴子都能看得見對方,並且能夠觀察到對方所得到的獎勵。實驗人員觀察到,如果一個猴子用花崗岩換到一條黃瓜但是它看到另一只猴子得到更多的葡萄,它經常要麼拒絕交出花崗岩,要麼選擇不吃黃瓜。

達爾從這個實驗當中得到了什麼啟發呢?他堅定地認為,人類被自然地賦予對獎品不平等分配的敏感,而那些人類看來是不公平或不正義的事情經常喚起他們強烈的情感,由於機會的緣故,這些情感然后將以行動來表達它們自己,從言語表達——「這一點都不公平」——到試圖帶來公平分配的行動,或者是和平說服或者是暴力的,或者通過個人行動或者是與其他人一起行動。也就是說,追求平等和政治平等是人類的天性使然,是人類情感的反映。當這些情感成為常識性問題的時候,政治上的平等似乎也沒有論證的必要了。

……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87
    $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