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化瓷

德化瓷
定價:288
NT $ 251
  • 作者:陳建中 陳冬瓏
  • 出版社:浙江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日期:2009-12-01
  • 語言:簡體中文
  • ISBN10:7213041312
  • ISBN13:9787213041310
  • 裝訂:215頁 / 25 x 18 cm / 普通級 / 初版
 

內容簡介

本書是「非物質文化遺產叢書」之一,全書共分9個章節,主要對德化瓷的基礎知識作了介紹,具體內容包括德化瓷文化溯源、德化瓷制作技藝、德化窯瓷燒成技藝、德化陶瓷文化的傳播、德化瓷藝術品鑒賞等。

該書可供各大專院校作為教材使用,也可供從事相關工作的人員作為參考用書使用。
 

目錄

總序
前言
第一章 千年瓷都——德化瓷文化溯源
第一節 資源概況
第二節 歷史沿革
第三節 德化窯瓷的起源
第四節 考古與研究
第二章 瓷藝春秋——德化瓷制作技藝
第一節 取土
第二節 坯泥的制作
第三節 制坯
第四節 施釉工藝
第五節 裝飾工藝
第三章 化土為金——德化窯瓷燒成技藝
第一節 窯爐
第二節 裝窯
第三節 燒成
第四節 出窯、選瓷
第五節 包裝
第四章 文明足跡——德化陶瓷文化的傳播
第一節 外銷背景
第二節 宋元時期德化瓷的外銷與文化互動
第三節 明清時期德化瓷帶給世界的驚喜
第四節 國內市場中的德化瓷
第五節 交易方式
第六節 運輸方式
第五章 迷人藝術——德化瓷藝術品鑒賞
第一節 瓷種
第二節 年代特征
第三節 藝術鑒賞
第四節 鑒賞要點
第六章 魅力文化一德化陶瓷文化的民情風俗
第一節 窯神和窯坊公
第二節 窯神祭祀
第三節 窯爐點火儀式
第四節 敬拜場昕
第五節 民間故事
第六節 詩詞、楹聯
第七節 諺語、俗語
第八節 陶瓷節
第九節 德化窯瓷著述
第七章 薪火相承——德化窯燒造技藝代代相傳
第一節 家傳
第二節 師承
第三節 學校教育
第四節 外傳
第五節 雕塑藝術流派
第六節 陶瓷歷史人物
第八章 幸存的記憶——德化瓷的歷史遺跡
第一節 窯址
第二節 卉器物
第三節 古沉船中的德化瓷
第四節 收藏品
第九章 無限風光——德化瓷傳統燒制技藝的保護與傳承
第一節 支柱產業的形成
第二節 新一代瓷藝人才茁壯成長
第三節 傳承人譜系后繼有人
第四節 政府保護措施
第五節 保護工作的組織實施
第六節 五年規划的內容和目標
第七節 城市建設與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
主要參考書目
后記
 

在漫長的人類歷史長河中,不同的國家、民族創造了絢麗多姿、各具特色的文化,形成了各自的傳統文化和文化傳統,使我們生活的世界千姿百態、異彩紛呈。現代化進程不斷加快,為當代文化的發展創造了條件,也使傳統文化的生存和發展出現了困境。傳統文化的保護和發展,已經成為在經濟全球化過程中維護世界文化多樣性以及人類社會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方面。如何在現代化進程中保存和發展我們各民族的優秀傳統文化,並使之有效地參與到當代社會發展進程之中,成為當今世界各國包括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共同關心的問題。

在洶涌澎湃的現代化大潮中,重視搶救和保護傳統文化,尤其是重要的文化遺產和優秀的民族民間文化藝術,已成為一項非常緊迫和重要的任務。現代化進程的加快發展,在世界范圍內引起各國傳統文化不同程度的損毀和加速消失,這會像許多物種滅絕影響自然生態環境一樣影響文化生態的平衡,而且還將束縛人類思想的創造性,制約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及社會的全面進步。傳統文化的保護和發展,既是對各民族文化之根的追溯,也是保持文化發展延續性的前提,同時也為現在與未來的文化發展提供豐富的資源。因此,在現代化進程中保護本土文化,倡導文化多樣性,增強對本民族文化的認同感、歸屬感,促進文化資源和文化生態環境保護的良性互動,防止盲目的、急功近利的、破壞性的開發,已成為許多國家的共識。中國政府十分重視對傳統文化的保護,願意與各國交流這方面的經驗和教訓,探尋國際合作的方式,促使傳統文化的保護工作不斷推進。

傳統文化的保護,既包括物質形態的傳統文化,也包括非物質形態的傳統文化。目前,關於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國際協作機制和國內立法已經比較完備,但在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方面,有專門國內法的國家還很少,國際間的合作也還很不夠。值得贊賞的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已經充分意識到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迫切性與重要性,並且已經開始努力推動世界性的保護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工程。為了應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瀕危的緊急現狀,1997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大會通過了《人類口頭與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宣言》(PROCLAMATION OFMASTERPIECES OF THE ORAL AND INTANGIBLE HERITAGEOF HUMANITY)。繼而,從2000年4月正式啟動了人類口頭與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遴選機制,其目的在於設立一個國際性的榮譽,專門授予那些「最典型的文化空間或傳統和民族的文化表達方式」,旨在鼓勵各國政府、非政府組織和地方社區帶頭確認、保護和傳承他們的非物質遺產,並且於2001年5月18日,公布了世界范圍內首批人類口頭與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我國由中國藝術研究院負責申報的昆曲藝術,成為第一批19種人類口頭與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之一;2003年1 1月7日,由中國藝術研究院負責申報的中國古琴藝術又被列入第二批28種人類口頭與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2003年lO月17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大會通過了更重要的國際法律文件《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公約》 (Convention for the Safeguarding of the Intangible CulturalHeritage),我國是最早的締約國之一。

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涉及面廣,工作量大,需要在文化行政部門統一組織協調下,各有關方面通力合作,需要動員全社會廣泛參與。作為我國搶救和保護爿|物質文化遺產的代表性工作機構,中國藝術研究院專門成立了相關的研究與職能部門,負責組織、指導各地開展非物質文化遺產申報工作。基於這一背景,中國藝術研究院組織各地專家學者撰寫了這套具有權威性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叢書」,其中既包括已經獲得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認定的昆曲、古琴、木卡姆等項目,也包括更多同樣有著悠久歷史、獨特風貌、豐富內涵,尚有待申報的項目。叢書著重反映這些文化遺產的基本面貌、表現形態、美學或工藝上的主要特點、歷史,以及目前有代表性的主要傳人,同時也簡要介紹了當地政府為繼承與保護這一文化遺產所做的工作和未來的計划。它不僅有助於讀者認識與接近這些優秀的民族文化遺產,增強民族文化自豪感,而且必將激勵當代人通過對這些民族文化遺產的認識與保護,將中國的優秀文化傳統與現代社會緊密結合起來,開創中華民族更為燦爛的未來前景。

我對這套叢書的出版表示衷心祝賀。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87
    $2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