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代人都有自己的精神憂患,只是表述與承受的方式不同。本書是作者關于德語文學的讀書札記,所論雖都在德語文學範疇之內,但考量目光則更多帶上思想史的視野。全書分為四輯︰“席勒別解”乃為紀念席勒逝世200周年陸續寫下的推廣文字,希望能為專門學界之外的知識場域提供若干信息和思路;“諾獎意義”選擇若干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德國作家之作品,嘗試提出理解20世紀德國文學史的另一條有趣路徑;“文學札記。既包括對當代德國文學的閱讀感受(尤其是與作家有直接接觸後的感觸),也包括從相對更大些的空間對德國文學的某個段落或主題的思考;“耶利內克”則聚焦2004年奧地利獲得諾獎的女作家耶利內克,是當代文學批評的一種嘗試。
葉雋,文學博士,現為中國社會科學院外國文學研究所研究員,兼任北京大學德國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員。著有《異文化博弈》、《主體的遷變》、《另一種西學》、《史詩氣象與自由彷徨》、《德語文學研究與現代中國》、《中德文化關系評論集》等書,並曾主編《中德文化叢書》等。
目錄
第一輯 席勒別解
席勒的魏瑪之路與“古典圖鏡”之形成——以“中道思維”為核心
少年雕裘曾輕狂——席勒愛情的另類解讀
風儀貴兮,美人綽約——席勒戲劇中的女性
死後方生,吞吐宇宙——席勒戲劇中的英雄
創造的冷靜與偉大的耐心——簡論席勒“藝術創造”思想的當代意義
第二輯 諾獎意義
20世紀德國文學史視野中的“諾獎意義”
“指鹿為馬”與“偽證送獺”——再讀《獺皮》
時代的精神危機——重讀《荒原狼》
此情可待尋惘然——重讀《列車正點到達》
“時代痛癥”與“昨日重來”——《蟹行》的憂患意識與形成中的時代精神
第三輯 文學札記
德國文化傳統視野中的“反法西斯文學”
彼得斯與《夜幕》中藝術家鏡像的意味
生命中不可承受之重——學者創作與《塵世的愛神》的意大利情結
女性視角之局限抑或新人創作之瓶頸?——讀《珍奇的物質》
第四輯 耶利內克
奧國文學研究的命題與意義——從耶利內克獲諾01爾文學獎談起
鳳舞紅塵後,此情可待否?——讀《追逐愛的女人》
文章悲白發,奧國“惡之花”?——《女鋼琴師》批評
耶利內克三問
“性的原罪”還是“愛的遁位”?——耶利內克作品研討會綜述
後記
席勒的魏瑪之路與“古典圖鏡”之形成——以“中道思維”為核心
少年雕裘曾輕狂——席勒愛情的另類解讀
風儀貴兮,美人綽約——席勒戲劇中的女性
死後方生,吞吐宇宙——席勒戲劇中的英雄
創造的冷靜與偉大的耐心——簡論席勒“藝術創造”思想的當代意義
第二輯 諾獎意義
20世紀德國文學史視野中的“諾獎意義”
“指鹿為馬”與“偽證送獺”——再讀《獺皮》
時代的精神危機——重讀《荒原狼》
此情可待尋惘然——重讀《列車正點到達》
“時代痛癥”與“昨日重來”——《蟹行》的憂患意識與形成中的時代精神
第三輯 文學札記
德國文化傳統視野中的“反法西斯文學”
彼得斯與《夜幕》中藝術家鏡像的意味
生命中不可承受之重——學者創作與《塵世的愛神》的意大利情結
女性視角之局限抑或新人創作之瓶頸?——讀《珍奇的物質》
第四輯 耶利內克
奧國文學研究的命題與意義——從耶利內克獲諾01爾文學獎談起
鳳舞紅塵後,此情可待否?——讀《追逐愛的女人》
文章悲白發,奧國“惡之花”?——《女鋼琴師》批評
耶利內克三問
“性的原罪”還是“愛的遁位”?——耶利內克作品研討會綜述
後記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
新書87折$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