伶人‧武士‧獵手︰後唐莊宗李存勖傳

伶人‧武士‧獵手︰後唐莊宗李存勖傳
定價:174
NT $ 151
  • 作者:戴仁柱 馬佳
  • 出版社:中華書局
  • 出版日期:2009-11-01
  • 語言:簡體中文
  • ISBN10:7101070035
  • ISBN13:9787101070033
  • 裝訂:平裝 / 220頁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內容簡介

莊宗沉醉于完整的化妝,被演員們簇擁著進行表演,本質上,他就是個演員,而不是觀眾。

莊宗體會到朝中大臣們的關切,但他拒絕放棄他的文化認同,拒絕對他喜愛的伶人設立恰當的界限。

他爬上城牆的高處,眺望原野,給他的隨從講述戰爭的細節、戰斗的組成以及戰術策略。

莊宗九死一生,承負著家族所有的榮耀、情愛和沖突,他曾經頂天立地,但現在卻形單影只、孤苦無援。

本書從兩個不同的角度給當代的讀者呈現莊宗的形象。作為一個普通人,莊宗李存勖性格豐富,自然率真,極具傳奇色彩。他自幼喜好演劇,寫過劇本,上過舞台,甚至還填過詞;他英勇善戰,常常為士卒先;他是個著名的孝子,不僅早年以父親的遺願為己任,同時對母親幾乎言听計從,很少違拗;他又酷愛打獵,喜好賭博,擅長鞠球。

作為第一個沙陀血統的皇帝,他和他之前以及之後的開國之君一樣,還是個馬背上的皇帝,脫不了武士的性情,沒能及時轉換角色,自然不善朝政。他基本保持了做晉王時的散淡優游,漠視儒家的道德傳統、禮儀制度。

李存勖作為皇帝,也並非一事無成,比如他的治下,將蜀納入後唐版圖,這在整個五代歷史上是絕無僅有的。他試圖打破唐朝以門第、出身作為為官方標尺所造成的門閥體系以及取士不公的弊端,像主動干預科舉考試,讓平民寒士桑維翰得以被公正錄取。

希望讀者在這本書中能得到一個關于莊宗李存勖全面、新鮮的形象,從而能更深入內在地理解五代這段特殊的歷史。

戴仁柱,畢業于美國普林斯頓大學東亞系,受業于劉子健教授。現任香港嶺南大學講座教授。移居香港前,曾于布朗大學和杜克大學歷史系任教二十多年,早期研究以南宋為主,專著有《宋代朝廷和家庭》和《十三世紀中國政治和文化危機》中、英文版。最近十年的研究以五代為主,出版了歐陽修《新五代史》英譯本。
 

目錄


第一章 天才與浪子
父輩的血性
漢文明的浸淫
宮廷核心層
第二章 諸王逐鹿
父王之弟及養子
結盟與趙
滅燕復仇
馬刀聲聲驚魏州
漢人和“蠻夷”
南下攻堅
禍起蕭牆
力挺舊盟
走向後唐
動蕩不止
第三章 復闢唐朝
復闢盛唐
開封崩潰
鞏固實力
宦官、伶人
家族慶典
結善鄰邦
文化角力
兄弟閱于牆
華美和奢靡
第四章 暴風驟雨
家人之死
中宮擅權
伐蜀前後
得蜀不償失
嚴冬漫漫
魏州夢魘
眾叛親離
第五章 歷史之手
莊宗大事年表
 

2004年3月戴仁柱(Richard L.Davis)歷十年之功的《新五代史》英譯本在美國出版。是年夏天和2005年的春天,戴仁柱繼續在台灣從事五代史的研究,同時,寫作一本五代第二代開國皇帝莊宗傳記的念頭也逐漸地明晰起來。五代雖是個分裂、動亂的時期,但它前承唐代,後啟宋代,在中國歷史上的地位,其實是無法回避、不可忽視的。在整個五代的五個朝代中,後唐不但佔據了一個相當長的時期,也留下了豐富的歷史資料。另一方面,作為一個中國古代歷史上的少數民族政權,沙陀人扮演著獨特的角色,加之,沙陀雖然是來自中國大陸北方的游牧民族,但卻以復闢唐朝為己任。而凡此種種在中國古代史史學界卻鮮為學者們關注。在長期的研究和教學過程中,戴仁柱越來越覺得傳記作品是幫助讀者和學生全面認識、深入了解歷史的一個生動的形式。這些原因成為了戴仁柱寫作英文後唐莊宗李存勖傳記的最初動因。而2005年4月的太原(即古時的晉陽)之行,讓戴仁柱切身感受到了太原作為後唐發軔之地,其深厚博大的歷史文化底蘊,成為了他傳記寫作的一道源源活水。

戴仁柱和馬佳最初于1995年相識于南京大學,後又在美國布朗大學(Brown University)同事兩年(2002—2004),其間,戴仁柱為歷史系教授及東亞系主任,馬佳則教授漢語和中國文化。兩人在茶余飯後、學問課下,常常興趣盎然于中國文化和歷史。馬佳介紹了戴仁柱風格卓異的代表作《山下有風——十三世紀中國政治文化危機》。在英譯本《新五代史》出版後,馬佳又將其前言的主要部分翻譯成中文。

從200B年春天開始到2006年底,戴仁柱完成了《莊宗傳》的類文原稿。1996年到1998年兩年在台灣中正大學任教92006年起又受聘于香港嶺南大學歷史系的經歷,使他考慮到中文背景的讀者,包括學生,應該會對莊宗這樣一個相對並不知名的中圖畝代皇帝,比西方讀者更感興趣;另外9他覺得一本以自己的研究為基礎的中文著作,可以給大學的學生增添新的、別開生面的歷史韝助讀物。

于是,戴仁柱和馬佳商議,在英文原稿的基礎上,共同創作一部中文本的《應宗傳》。它應該既有學術價值,但又力求雅俗共賞�意趣盎然。一句話,我們希望這部別開生面的《莊索傳》能夠為專家和普通讀者所共同悅納。戴仁柱的漢語在國際漢學界少有比肩者,古漢語尤佳。馬佳出身中國文學和比較文學研究,之後游學任教于歐美,近來更涉足傳記寫作、文化研究和英語翻譯的譖多領域。兩人各有所長,互有所補,彼此的合作顯得自然而默契。

合作始于2007年的秋天,歷時一年多。其間,戴仁柱受聘擔任香港嶺南大學歷史系講座教授,馬佳任教于加拿大的滑鐵盧大學(Unniveristy of Waterloo)東亞中心以及約克大學(York University)語言和文學系。工作的稚序為瑪佳先按照英文原文草譯,然後經戴仁柱修正,馬佳再據此完成初稿,最後,兩人又根據中文讀者的閌讀習慣加以刪減增補,形成定稿!在此需要強調的是,雖然在初稿中有多達九百條的尾注,包播正文中對話的文言文引文和#手、二手資料的出處,但考慮到一般讀者的閱讀習慣,我們將其悉數刪去。但所有的尾注都保留著,有興趣者可以直接和戴仁柱教授聯系。

有三本關于五代(907—979)的官方史書。時間上最接近五代的《舊五代史》,是宋初由薛居正主持編撰的官修史書。最遢行的卻是《新五代史》,它是由歐陽修個人編撰的,作者去世後的1077年由宋官方出版,當初的書名是《五代史記》。即便當時是獨立完成的,但由于是官方出版印刷,此書也被認為是官史。可以說,《新五代史》是《舊五代史》的重要補充。

……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87
    $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