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法國猶太裔哲學家列維納斯是20世紀歐洲最偉大的倫理學家。他最為徹底地反對自古希臘以來的整個西方哲學傳統,並在此基礎上提出了最激進的真正意義上的「他者」理論,成為當下幾乎所有激進思潮的一個主要的理論資源。本書就是對這種他者言說的學理性梳理,是國內第一本對作為現象學家的列維納斯的哲學思想的追溯性研究著作。其主要觀點是:時間問題是現象學思想傳統中一以貫之的根本,胡塞爾的時間意識就是主體性本身,海德格爾認為時間性就是存在的境域,而對於列維納斯,正是在時間中才有真正的他者出現,或者說與他者的關系才真正有時間的呈現。時間之謎,就是主體之謎,就是他者之謎,列維納斯正是基於時間,才另立了「作為他者的主體」這一後現代倫理之要義。本書適合於德國和法國哲學、後現代思潮、倫理學等方面的研究者和有興趣者。
目錄
作者的話
緒言
第一章:胡塞爾的直觀原則:反思本性與時間一意識
第一節 本質直觀:充實與構造
一、直觀的「感性」含義
二、直觀的所謂「擴展」
三、直觀的「存在論」意義
第二節 明見性:相應感知與自我
一、明見性與相應感知
二、客體給予與自身給予
三、從明見性到自我
第三節 交互主體性:先驗自我論域中的他人
一、自我與時間性
二、他人與意向性
三、關於「原真還原」
第四節 時間意識:被動綜合與反思
一、感性個體與時間意識
二、無意識與時間意識
三、反思與時間構成
第二章:海德格爾的時問性:此在一世界與源始存在
第一節 時間性的源起
一、Zeitlichkeit與Temporalitaet
二、《康德書》的進路
三、時間性生成的神學語境
第二節 前期的時間性現象學
一、作為根基的時間性
二、此在與時間性
三、作為整體性的自身性與將來
四、本真的當前:「眼下」
五、「在場」作為時間性現象學問題
六、幾個節點
第三節 後期的「時間與存在」
一、轉向:從時間到存在
二、在場:本有的運作
第三章:列維納斯的他者:感性一時間與蹤跡現象學
第一節 出離存在
一、存在論境域
二、「逃離」ilya
三、瞬間的意味
第二節 時間是與他者的關系——從《時間與他者》解讀列維納斯與海德格爾的關系
一、由對反而出離
二、重構「存在論差異」
三、從「磨難一死亡」到「他者一時間」
第三節 異質觸發的感性一時間——從「意向性與感性」解讀列維納斯與胡塞爾的關系
一、自身觸發的時間一意識
二、非意向性的原印象與感性一時間
三、自身異質性與他者異質性
第四節 歷時性是蹤跡對在場的關系
一、列維納斯1964年前後的變化
二、他者的蹤跡
三、從現象到謎
四、虛位以待的主體性
五、時間與主體
附錄 主體、他者與正義——激進思潮中的列維納斯初論
主要參考文獻
後記
緒言
第一章:胡塞爾的直觀原則:反思本性與時間一意識
第一節 本質直觀:充實與構造
一、直觀的「感性」含義
二、直觀的所謂「擴展」
三、直觀的「存在論」意義
第二節 明見性:相應感知與自我
一、明見性與相應感知
二、客體給予與自身給予
三、從明見性到自我
第三節 交互主體性:先驗自我論域中的他人
一、自我與時間性
二、他人與意向性
三、關於「原真還原」
第四節 時間意識:被動綜合與反思
一、感性個體與時間意識
二、無意識與時間意識
三、反思與時間構成
第二章:海德格爾的時問性:此在一世界與源始存在
第一節 時間性的源起
一、Zeitlichkeit與Temporalitaet
二、《康德書》的進路
三、時間性生成的神學語境
第二節 前期的時間性現象學
一、作為根基的時間性
二、此在與時間性
三、作為整體性的自身性與將來
四、本真的當前:「眼下」
五、「在場」作為時間性現象學問題
六、幾個節點
第三節 後期的「時間與存在」
一、轉向:從時間到存在
二、在場:本有的運作
第三章:列維納斯的他者:感性一時間與蹤跡現象學
第一節 出離存在
一、存在論境域
二、「逃離」ilya
三、瞬間的意味
第二節 時間是與他者的關系——從《時間與他者》解讀列維納斯與海德格爾的關系
一、由對反而出離
二、重構「存在論差異」
三、從「磨難一死亡」到「他者一時間」
第三節 異質觸發的感性一時間——從「意向性與感性」解讀列維納斯與胡塞爾的關系
一、自身觸發的時間一意識
二、非意向性的原印象與感性一時間
三、自身異質性與他者異質性
第四節 歷時性是蹤跡對在場的關系
一、列維納斯1964年前後的變化
二、他者的蹤跡
三、從現象到謎
四、虛位以待的主體性
五、時間與主體
附錄 主體、他者與正義——激進思潮中的列維納斯初論
主要參考文獻
後記
序
從純粹的學問到真實的事物
江蘇人民出版社自2002年出版這套「純粹哲學叢書」已有五年,共出書12本,如今歸入鳳凰出版傳媒集團「鳳凰文庫」繼續出版,趁改版機會,關於「純粹哲學」還有一些話要說。
「純粹哲學」的理念不只是從「純粹的人」、「高尚的人」、「擺脫私利」、「擺脫低級趣味」這些意思引申出來的,而是將這個意思與專業的哲學問題,特別是與德國古典哲學的問題結合起來思考,提出「純粹哲學」也是希望「哲學」「把握住」「自己」。
這個提法,也有人善意地提出質詢,謂世上並無「純粹」的東西,事物都是「復雜」的,「純粹哲學」總給人以「脫離實際」的感覺。這種感覺以我們這個年齡段或更年長些的人為甚。當我的學生剮提出來的時候,我也有所疑慮,消除這個疑慮的理路,已經在2002年的「序」中說了,過了這幾年,這個理路倒是還有一些推進。
「純粹哲學」絕不是脫離實際的,也就是說,「哲學」本不脫離實際,也不該脫離實際,「哲學」乃是「時代精神」的體現;但是「哲學」也不是要「解決」實際的具體問題,「哲學」是對於「實際一現實一時代」「轉換」一個「視角」。「哲學」以「哲學」的眼光「看」「世界」,「哲學」以「自己」的眼光「看」世界,也就是以「純粹」的眼光「看」世界。
為什麽說「哲學」的眼光是「純粹」的眼光?
「純粹」不是「抽象」,只有「抽象」的眼光才有「脫離實際」的問題,因為它跟具體的實際不適合;「純粹」不是「片面」,只有「片面」的眼光才有「脫離實際」的問題,因為「片面」只「抓住一掌握」「一面」,而「哲學」要求「全面」。只有「全面一具體」才是「純粹」的,也才是「真實的」。「片面一抽象」都「純粹」不起來,因為有一個「另一面」、有一個「具體」在你「外面」跟你「對立」著,不斷地從外面「干擾」你,「主動一能動」權不在你手里,你如何「純粹」得起來?
所以「純粹」應在「全面一具體」的意義上來理解,這樣,「純粹」的眼光就意味著「辯證」的眼光,「哲學」為「辯證法」。
人們不大談「辯證法」了,就跟人們不大談「純粹」了一樣,雖然可能從不同的角度來「回避」它們,或許以為它們是相互抵觸的,其實它們是一致的。
「辯證法」如果按日常的理解,也就是按感性世界的經驗屬性或概念來理解,那可能是「抽象」的,但那不是哲學意義上的「辯證」。譬如冷熱、明暗、左右、上下等等,作為抽象概念來說,「冷」、「熱」各執一方,它們的「意義」是「單純』」的「抽象」,它們不可以「轉化」,如果「轉化」了,其「意義」就會發生混淆;但是在現實中,在實際上,「冷」和「熱」等等是可以「轉化」的,不必「變化」事物的溫度,事物就可以由「熱」「轉化」為「冷」,在這個意義上,執著於抽象概念反倒會「脫離實際」,而堅持「辯證法」的「轉化」,正是「深入」「實際」的表現,因為實際上現實中的事物都是向「自己」的「對立面」「轉化」的。
哲學的辯證法正是以一種「對立面」「轉化」的眼光來「看一理解」世界的,不執著於事物的一面-一偏,而是「看到一理解到」事物的「全面」。
……
江蘇人民出版社自2002年出版這套「純粹哲學叢書」已有五年,共出書12本,如今歸入鳳凰出版傳媒集團「鳳凰文庫」繼續出版,趁改版機會,關於「純粹哲學」還有一些話要說。
「純粹哲學」的理念不只是從「純粹的人」、「高尚的人」、「擺脫私利」、「擺脫低級趣味」這些意思引申出來的,而是將這個意思與專業的哲學問題,特別是與德國古典哲學的問題結合起來思考,提出「純粹哲學」也是希望「哲學」「把握住」「自己」。
這個提法,也有人善意地提出質詢,謂世上並無「純粹」的東西,事物都是「復雜」的,「純粹哲學」總給人以「脫離實際」的感覺。這種感覺以我們這個年齡段或更年長些的人為甚。當我的學生剮提出來的時候,我也有所疑慮,消除這個疑慮的理路,已經在2002年的「序」中說了,過了這幾年,這個理路倒是還有一些推進。
「純粹哲學」絕不是脫離實際的,也就是說,「哲學」本不脫離實際,也不該脫離實際,「哲學」乃是「時代精神」的體現;但是「哲學」也不是要「解決」實際的具體問題,「哲學」是對於「實際一現實一時代」「轉換」一個「視角」。「哲學」以「哲學」的眼光「看」「世界」,「哲學」以「自己」的眼光「看」世界,也就是以「純粹」的眼光「看」世界。
為什麽說「哲學」的眼光是「純粹」的眼光?
「純粹」不是「抽象」,只有「抽象」的眼光才有「脫離實際」的問題,因為它跟具體的實際不適合;「純粹」不是「片面」,只有「片面」的眼光才有「脫離實際」的問題,因為「片面」只「抓住一掌握」「一面」,而「哲學」要求「全面」。只有「全面一具體」才是「純粹」的,也才是「真實的」。「片面一抽象」都「純粹」不起來,因為有一個「另一面」、有一個「具體」在你「外面」跟你「對立」著,不斷地從外面「干擾」你,「主動一能動」權不在你手里,你如何「純粹」得起來?
所以「純粹」應在「全面一具體」的意義上來理解,這樣,「純粹」的眼光就意味著「辯證」的眼光,「哲學」為「辯證法」。
人們不大談「辯證法」了,就跟人們不大談「純粹」了一樣,雖然可能從不同的角度來「回避」它們,或許以為它們是相互抵觸的,其實它們是一致的。
「辯證法」如果按日常的理解,也就是按感性世界的經驗屬性或概念來理解,那可能是「抽象」的,但那不是哲學意義上的「辯證」。譬如冷熱、明暗、左右、上下等等,作為抽象概念來說,「冷」、「熱」各執一方,它們的「意義」是「單純』」的「抽象」,它們不可以「轉化」,如果「轉化」了,其「意義」就會發生混淆;但是在現實中,在實際上,「冷」和「熱」等等是可以「轉化」的,不必「變化」事物的溫度,事物就可以由「熱」「轉化」為「冷」,在這個意義上,執著於抽象概念反倒會「脫離實際」,而堅持「辯證法」的「轉化」,正是「深入」「實際」的表現,因為實際上現實中的事物都是向「自己」的「對立面」「轉化」的。
哲學的辯證法正是以一種「對立面」「轉化」的眼光來「看一理解」世界的,不執著於事物的一面-一偏,而是「看到一理解到」事物的「全面」。
……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
新書87折$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