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解傷寒論

注解傷寒論
定價:96
NT $ 84
 

內容簡介

《注解傷寒論》為宋金時名醫成無己撰著,是注解《傷寒論》的第一家,也是傷寒學派的代表人物。 全書共分十卷,二十二篇。該書不僅是首次全面注解《傷寒論》的著作,其所采用的“以經釋論,以論證經”的研究方法,也堪為後世以經釋論的典範。書中將《內經》。《難經》的理論與《傷寒論》有機結合,三者相得益彰,使《傷寒論》第一次從義理上獲得全面的解釋。同時,《傷寒論》與《內經》、《難經》一脈相承的關系得以昭示,又具有探本尋源之功。 《注解傷寒論》以經釋論,以論證經,旁牽眾說,深得傷寒之旨,為研讀《傷寒論》的重要讀本。
 

目錄

新刻傷寒論序
刻傷寒論序
注解傷寒論序
傷寒座病論集
圖解運氣圖
注解傷寒論 卷一
辨脈法 第一
平脈法 第二
注解傷寒論 卷二
傷寒例 第三
辨室溫歇脈證 第四
辨太陽病脈證並治法上 第五
注解傷寒論 卷三
辨太陽病脈證並治 第六
注解傷寒論 卷四
辨太陽病脈證並治下 第七
注解傷寒論 卷五
辨陽明病脈證並治 第八
辨少陽病脈證並治 第九
注解傷寒論 卷六
辨太陰病脈證並治 第十
辨少陰病脈證並治法 第十一
辨厥陰病脈證並治 第十二
注解傷寒論 卷七
辨霍亂病脈證並治 第十三
辨陰陽易差後勞復病脈證並治 第十四
辨不可發汗病脈證並治 第十五
辨可發汗病脈證並合 第十六
注解傷寒論 卷八
辨發汗後病脈證並治 第十七
辨不可吐 第十八
辨可吐 第十九
注解傷寒論 卷九
辨不可下病脈證並治 第二十
辨可下病脈證並治 第二十一
注解傷寒論 卷十
辨發汗吐下後病脈證並治第 二十三
附錄一
傷寒論序
附錄二
宋代刻印傷寒論敕文
 

學苑出版社已將影宋本《重廣補注黃帝內經素問》(清代御醫薛福長批閱句讀)刊行于世,今又將《傷寒論注十人書》出版,此實為中醫學界之興事也。余不才,曾在北京中醫藥大學傷寒論教研室任教二十余年,從事中醫臨床四十余年,對醫聖之書略曉一二,受益頗多。值此之際,不揣冒昧,贅言幾句,與同道共勉。

《尚書》言︰伏羲、神農、黃帝之書謂之三墳,言大道也。余謂《黃帝內經》、《神農本草經》、東漢末年張仲景著《傷寒雜病論》言醫之大道也。後世學者將此三書尊為中醫學之經典,崇仲景謂醫聖,恰當至極也。仲景在其大論中,創六經辨證之法,將疾病系統化分類定位︰總攝八綱,寓衛氣營血及髒腑經絡辨證之端倪以定性;撰用《黃帝內經》之理、《神農本草經》之藥用,集中醫理法方藥之大成,開中醫辨證論治之先河。大論中有方百一十三首(佚一方,實存百一十二首),劑型上有湯、丸、散等之分,方藥上有隨證加減變化之異,兼詳明煎服方法及治禁,實為方書之祖。用藥九十余味,汗吐下和、溫清消補八法具全,列麻桂、柴桂等合方之治、寒熱並用,政補兼施、針藥並舉等諸法,善學者,數之可百、推之可干,要在舉一反三、觸類旁通,師法而不泥其方耳。

中醫藥學既是中華民族之文化,又是中華民族之遺產,更是中華民族獨有的醫學科學。學必細微、研必精深,學用結合,反復無窮。倘若讀之數遍,不可謂學也;非“入骨三分”而銘刻于心,亦不可謂學也。余素愚鈍,反復拜讀大論不可計數,而受益俱增,至今不敢懈怠矣。試看古今中外之中醫大家,代有其人,無一不煞費苦心,嘔心瀝血而道成;傷寒注家層出不窮,真可謂仁者見人,智者見智,眾說紛紜,各有是非。讀懂《傷寒論》難,用好《傷寒論》更難,余以為非不能也,恐不為也。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納諸家之精華化為已有,是為善學者也。本書將歷代注家之作,擇其要者匯為一書,名《傷寒論注十人書》,實可承其先賢之見,又可啟迪後人助學,用心良苦。

余曾為某中醫雜志創刊題詞如下︰中醫藥學是中華民族的偉大發明,正在為人類做著不可替代的貢獻。余願將此語作為結句奉上,見諒。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88
    $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