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玉器鑒定實例

中國古代玉器鑒定實例
定價:528
NT $ 459
  • 作者:郭兵/主/編
  • 出版社:紫禁城出版社
  • 出版日期:2009-01-01
  • 語言:簡體中文
  • ISBN10:7800475379
  • ISBN13:9787800475375
  • 裝訂:平裝 / 253頁 / 普通級 / 全彩印刷 / 初版
 

內容簡介

玉器,是我國古代文化藝術寶庫中最為璀璨的文化遺產之一。對中國古玉的收藏,不僅在國內,而且在國外的許多地區和國家均都形成了久盛不衰的潮流,隨著時間的推移,收藏隊伍也在不斷的擴大。人們收藏中國古玉,不僅因為它獨特、晶瑩溫潤的自然屬性和數千年來神秘、精巧的雕琢工藝以及玉器的發展與演變過程使人迷戀,但更多的是它代表著中國傳統文化中一切美好的品質,在漫長的人類社會的發展過程中,玉器所蘊涵的文化和精神。

收藏古玉是一門藝術,它需要有玉一樣堅韌不拔的精神,無瑕高尚的品德,謙和的風度和豐富的歷史知識。《中國古代玉器鑒定實例》通過大量正式科考的實物圖片和較為詳盡的文字內容,介紹了中國玉器發展史,使讀者初步了解我國古代玉器的發展過程及形制變化規律,繼而在歷代玉器的紋飾變化、工藝特征和作偽方法基礎上,以分解圖的鑒定形式,形成了本書專業、直觀、便捷、通俗易懂、且極為實用的古玉鑒定圖書品質。
 

目錄

第一章 概述
一、源遠流長的玉文化
(一)樸素期
(二)神秘期
(三)恢弘期
(四)精致期
(五)繁瑣期
二、玉的分類
(一)以用途和功能分類
(二)以材質分類
(三)以工藝造型分類
第二章 玉器發展史及各時期主要特征
第一節 新石器時代玉器
一、概述
二、新石器時代玉器
(一)興隆窪文化玉器
(二)紅山文化玉器
(三)良渚文化玉器
(四)龍山文化玉器
(五)其他新石器時代文化玉器
第二節 夏代玉器
一、概述
二、夏代玉器的種類與特征
第三節 商代玉器
一、概述
二、商代早期玉器
三、商代晚期玉器
(一)概況
(二)商代晚期玉器的種類與特征
(三)商代晚期玉器的紋飾特征
第三章 玉器紋飾的種類與特征
一、概述
二、西周玉器的種類與特征
(一)禮儀器
(二)裝飾藝術品
(三)日用器具
(四)喪葬用玉
(五)工具類
三、商代晚期玉器的紋飾特征
第五節 春秋戰國時期玉器
一、概述
二、春秋戰國玉器的區別
(一)制作工藝差異
(二)裝飾表現差異
(三)時代風格差異
三、春秋時期玉器
(一)春秋時期玉器的種類與特征
(二)春秋時期玉器的紋飾特征
四、戰國時期玉器
(一)戰國時期玉器的種類與特征
(二)戰國時期玉器的紋飾特征
第六節 秦漢時期玉器
一、概述
二、漢代玉器的種類與特征
(一)禮玉類
(二)葬玉
(三)陳設玉
(四)裝飾玉
(五)玉器皿
三、漢代玉器的紋飾特征
(一)幾何紋
(二)動物紋
第七節 三國兩晉南北朝玉器
一、概述
二、三國兩晉南北朝玉器時期的種類與特征
(一)裝飾用玉
(二)陳設用玉
(三)日用器皿
(四)葬玉
三、三國兩晉南北朝玉器時期的紋飾特征
第八節 隋唐五代時期玉器
一、概述
二、隋代玉器
二、唐代玉器
三、唐代玉器的種類與特征
(一)禮儀用玉
(二)裝飾玉
(三)陳設玉
(四)實用玉
(五)佛教玉器
(六)葬玉
四、五代十國玉器
五、隋唐五代玉器的紋飾特征
(一)人物紋
(二)動物紋
(三)雲草紋
第九節 宋代玉器
第十節 遼金玉器
第十一節 元代玉器
第十二節 明代玉器
第十三節 清代玉器
第四章 玉器的仿造、偽造與辨別
第五章 鑒定實例
 

亙古中華,文明淵遠。

自新石器時代起,當中華文明猶如一輪紅日蓬勃而出,便以其舉世矚目的光芒照亮了神州大地。在我國數千年的歷史長河中,在數百萬平方公里的廣袤土地上,在數十個新舊朝野更替的時空內,歷史與情感、道德與善惡、智慧與良知凝聚成為我國難以數計的民族精魂,也濃縮了我國崎嶇漫長的社會發展軌跡,這就是我國古代的各種遺存一古代文玩。

古代文玩,簡稱古玩,亦稱古董或骨董,具有一定的歷史價值、工藝價值和經濟價值,是經過科考驗證的文物和各種古代遺存的統稱。我國的好古之風緣起較早,始現于六朝、隋唐時期文人對文房用具的品質優劣考究,由此沿襲成風。宋代漸趨普遍,明代中期收藏之風蔚然興盛。皇室宮廷的帝王、達官顯貴以及大賈巨商也爭相附庸風尚,多方搜集民間珍玩,藉以增飾其儒雅形象,並相繼以此為豪,也極大的推動了文玩收藏之風,刺激了明清工藝品制作的發展。古玩的稱謂由來已久。最早稱之為骨董,其“骨”即所謂“過去之精華”,“董”就有是深藏之意,即深藏的過去精華。最早見于史料記載的應是唐代開元年間張萱的《疑耀》,其書日“骨董二字乃方言,初無定字。”明代董其昌《骨董十三說》稱︰“雜古器物不類者為類,名骨董。”由此,骨董一詞便沿用至清初,直至乾隆始稱“古玩”。古代文玩包括有很多種類,內涵復雜,質地各異,其概念以不同地域、各個不同的歷史時期和社會文明程度的不同,所包含的內容和意義均有不同。解放後,國家統一將古玩稱之為文物,並由文物局分為12大類別。其內容更是包羅萬象,大到各種摩崖石刻,建築古跡,仰觀感嘆;小到璽印古錢,方寸之間,置于掌中把玩。在歸類的同時,也將文物和文玩區別開來。所以準確的講,文物是人類在各個歷史時期的社會活動中所遺留下來的物質,是研究人類社會和人類環境的可靠物證,是文物部門或相關機構經過科學鑒定確認,具有其特定的歷史價值、藝術價值和科學價值的人類珍貴文化遺產。是不可再生的。因此也具有相當的經濟價值。當然,至今尚未出土的或出土尚未經過確認,且已在市場流通的亦屬此列。由于文物特定的屬性和經濟價值,古玩市場便有文物和大批的文物彷制品、甚至臆造的贗品同時出現,交易者的身份更為復雜,有建築工地上民工,有自稱是“農民”的盜墓者,有閃爍其詞的文物販子,還有造假專業戶,其交易物品亦可謂魚龍混雜,真假莫辨。當今所稱之為“古玩”者,涵蓋的範圍更為廣泛,內容更為豐富,其中就包括文物和一些出版民間的,未經科考部門正式認定的歷史遺存,以及以謀取利益為目的的各種贗品、偽品和工藝品。

時值改革開放後二十余年的今日,我國經濟繁榮、國力強盛,令世界矚目。隨著人們物質、精神生活的提高,生活的質量也隨之拓寬和豐富,藝術收藏也成為在近幾年急劇升溫、日愈火爆的一門投資行業。

藝術收藏是一門學問。中國的古玩文物種類繁多,按材質分有石器、玉器、瓷器、陶器、金銀器、青銅器、漆器、瓦當、竹木牙雕等等,按功能分有生活用具、家具、武器、車馬器、度量衡器、禮器、貨幣、璽印、服飾等等,這些器物從啟蒙到成熟、再到鼎盛時期,都具有自身的發展軌跡和時代特征,它們既相互影響,又自成體系,大大豐富了博大精深的中國古代文化。

民間收藏是古代文玩收藏重要的組成部分。收藏熱的影響,激發了人們對古玩鑒定、收藏濃厚的興趣,大家開始對身邊的各種家什重視起來,不論大小、材質、造型,人們總是懷著一顆揣測的心理審視著這些“老古董”,一方面人們希望知道這些“老古董”確切的身份,市場價值;另一方面又不希望太多的人知道“家有定期”,給自己帶來不必要的麻煩。也正是這種心理,凸現了人們對收藏、鑒定的知識有了迫切的需求。目前中央電視台、北京電視台,各出版社、雜志社等各國家相關部門單位也在對民間古玩藏品的鑒別做一些積極的推廣工作,其目的就是通過各種識寶、鑒定知識的傳播,讓人們懂得如此發現身邊的寶物、懂得收藏什麼,怎樣識寶、怎樣鑒別真偽、怎樣收藏、如何正確投資這一行業,在收藏的過程中怎樣避免經濟受損,怎樣才能獲取最大的經濟收益等等。

圖書歷來是傳播知識、答疑解惑的最好老師。目前,對民間相關各種古玩文物收藏、鑒定的圖書、刊物從各類大型系列叢書到街邊盜版的小冊子已非常豐富。但大多收藏鑒定類書刊內容多以“賞”為主,“鑒”為輔,有的過于簡單,僅有圖片和器物名稱,流于形式;有的專業性太強,存在片面性,難以普及;有的行文晦澀,結構復雜,讓人看完之後難明究里,不知所雲;有的過于“經典、豪華”,定價過高,運輒數百元、甚至上千元,束之高閣,少人問津。

我們知道,社會存在各種文化差異和貧富差異是必然的。我們不能以專家學者的眼光辨別是非,更不能以富商巨賈的財力衡量自己,但對于熱衷于收藏、沒有經過專業知識訓練的讀者來說,直觀、具體、通俗實用的經驗傳播、簡單明了的分解式圖文對照說明就是答疑解惑最好的方法。鑒于此,本套鑒定系列叢書就應時而生。

本套叢書以古玩材質的不同共分為《中國青銅器鑒定實例》、《中國古代玉器鑒定實例》、《中國古代瓷器鑒定實例》、《中國明清家具鑒定實例》四冊,為數十位國內知名專家傾心協力之作,編寫體例新穎獨特,觀點視角準確,行文通俗易懂,不失為如同專家在側的一套古玩鑒定教材。當然,我們希望付諸太多努力和辛勤誕生的這套叢書,能博得讀者的認可,能為廣大的收藏愛好者有所幫助,我們將會感到由衷的欣慰。同時,我們也會虛懷若谷,懇切地听取來自各方面的不同意見,拾遺補漏,糾正謬誤,以期互相學習和共同進步。誠如是,則幸矣。

本書編委會
2007年10月1日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87
    $4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