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追懷往事的書。事如春夢了無痕。然而,用敏感的心靈細細同味,再久遠的事情也會依稀幣現。大概人生總是不得完美,借生命的重溫以獲取一些活潑的暖意。清乾隆年間,一位不那麼有名的書生沈復,用簡約俊逸的文字,回憶自己的純真少年和憂患中年,記錄那段時光里所經歷的閨房之樂、坎坷之愁、閑情之趣,浪游之快……處處流露不隨人是非的市美眼光和浪漫情懷。
沈復深情的雙眸始終瞄向自己的妻子芸娘,這位中國文學上最可愛的女人,她的聰慧、愛美、襟懷、氣概和痴情,讓讀者閱而心醉。
《浮生六記》流傳久遠,浮迷眾多。其中兩位超級浮迷——林語堂、俞平伯的貢獻,讓其成為經典並走向世界:1924年,《浮生六記》由俞平伯整理標點並首次以單行本印行后,迅速廣為流傳;民國時期,《浮生六記》精彩片段被選入《國文》課本;1935年,《浮生六記》由林語堂譯成英文,並相繼被譯成德文等多種文字。
沈復(1763年—1825),字三白,號梅逸,清乾隆二十八年生於長洲(今江蘇蘇州)。清代文學家。著有《浮生六記》。工詩畫、散文。據《浮生六記》來看,他出身於幕僚家庭,沒有參加過科舉考試,曾以賣畫維持生計。乾隆四十二年(公元1777年)隨父親到浙江紹興求學。乾隆四十九年(公元1784年),乾隆皇帝巡江南,沈復隨父親恭迎聖駕。后來到蘇州從事酒業。他與妻子陳芸感情甚好,因遭家庭變故,夫妻曾旅居外地,歷經坎坷。妻子死后,他去四川充當幕僚。此后情況不明。沈復既非秀才舉人,也非文人墨客,他出身於「衣冠之家」,師讀書,但后習幕經商,后又賣畫為生,浪跡四海。《浮生六記》是他的一部自傳體作品。書共六篇,故名「六記」。今已逸其二,書中記閨房之樂,見琴瑟相和、繾綣情深;記閑情雅趣,見貧士心性、喜惡愛憎;記人生坎坷,見困頓離合、人情世態;記各地浪游,見山水名勝、奇聞趣觀。中國現代文學大師林語堂曾將《浮生六記》翻譯成英文介紹到美國,也得到如俞平伯等名家的贊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