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戲曲的發展史上,有兩大高峰,一個是元雜劇,一個是明傳奇。兩者雖從藝術形態上說同屬中國戲曲的範疇,但又呈現出鮮明的、難以混淆的特色。
本書從元雜劇和明清傳奇產生的地理和社會環境、演出場所和觀眾的成分、作家隊伍的構成以及作品的結構方式、審美趨向等方面進行了詳盡的比較,展示了中國戲曲藝術的博大精深和異彩紛呈。
目錄
一 戲曲史上的兩個高峰
二 淵源與流變
(一)諸宮調——元雜劇的母胎
(二)平陽——元雜劇的搖籃
(三)文化滲透與元雜劇的風格
(四)吳中和明傳奇
(五)昆山腔的革新
三 演出和體制
(一)元雜劇的演出
(二)元雜劇的演員和劇團
(三)元雜劇的體制
(四)明代的演員、劇團和演出
(五)明代的家樂和家班
(六)明傳奇的體制
四 作家和作品
(一)元代的“書會才人”
(二)元雜劇中的世俗世界
(三)雅俗結合的雜劇藝術
(四)明傳奇作家的構成
(五)明傳奇的時事劇和愛情劇
(六)明傳奇的“文人化”
五 社會政治與戲曲興衰
二 淵源與流變
(一)諸宮調——元雜劇的母胎
(二)平陽——元雜劇的搖籃
(三)文化滲透與元雜劇的風格
(四)吳中和明傳奇
(五)昆山腔的革新
三 演出和體制
(一)元雜劇的演出
(二)元雜劇的演員和劇團
(三)元雜劇的體制
(四)明代的演員、劇團和演出
(五)明代的家樂和家班
(六)明傳奇的體制
四 作家和作品
(一)元代的“書會才人”
(二)元雜劇中的世俗世界
(三)雅俗結合的雜劇藝術
(四)明傳奇作家的構成
(五)明傳奇的時事劇和愛情劇
(六)明傳奇的“文人化”
五 社會政治與戲曲興衰
序
中國的歷史和文化源遠流長、光輝燦爛,曾對世界文明的發展做出過重大貢獻。今天,當歷史車輪進到20世紀和21世紀交替的年代,中國人民又肩負起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偉大歷史使命。實現這一宏偉目標,既有重重困難,也有種種有利條件。充分利用豐富的文化寶藏,對廣大人民,特別是青少年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和傳統美德教育,就是我們的一大優勢。毫無疑問,普及祖國的歷史知識,弘揚民族優秀的傳統文化,向社會提供營養豐富的精神食糧,將對提高中華民族的素質,增強民族自信心和凝聚力,具有積極意義。有鑒于此,北京大學中國傳統文化研究中心與大象出版社攜手合作,共同推出“中國歷史文化知識叢書”。我們希望這套叢書能受到廣大讀者的歡迎。
北京大學具有研究和弘揚中國歷史文化的傳統和優勢。在新的歷史條件下,為了進一步發揮這一優勢,學校領導于1992年初決定成立中國傳統文化研究中心。中心成立後,依托中文、歷史、哲學、考古等系,組織各方面的教師和專家開展工作。一方面,致力于專深的學術研究,編輯出版《國學研究》年刊和《國學研究叢刊》;另一方面,注重于文化普及工作,“將大學課堂延伸到社會”。與有關單位合作制作的電視系列片《中華文化講座》和《中華文明之光》,已取得良好的社會效益。編寫這套叢書是中心普及工作的又一嘗試。中心希望叢書的作者們“眼界向上,眼光向下”,用大手筆寫通俗性著作,學術性、知識性、可讀性並重,力求深入淺出,使廣大讀者增長知識,陶冶情操。
中國傳統文化是歷史的產物,有精華也有糟粕,不加以區分不行;中國是世界的一部分,中國文化與世界其他文化曾經發生並將繼續發生交流、踫撞與融合,研究中國傳統文化,沒有縱覽古今、通觀世界的眼光不行。我們抱著歷史的態度、分析的態度、前瞻的態度、開放的態度,從事發掘與研究工作。這種態度也力求貫徹到本叢書中。然而,深入淺出地介紹中國數千年的歷史文化,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也不可能面面俱到,我們的選題只能側重于重大的歷史事件、重要的歷史人物以及中國傳統文化中的精華部分;對那些目前尚未充分注意的學科如法律思想史等,也適當予以注意。
從選題和內容來看,這套叢書可分為文學、語言、歷史、哲學、考古、法律、科技、中外文化交流等若干系列,每個系列都由研究中心聘請學術造詣較深的專家擔任主編,每部書稿都經同行專家審閱。因此,中心不再對叢書作統一的審定工作。
大象出版社的領導和責任編輯們非常重視這套叢書,把它列為重點出版書目,並為叢書的及時出版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和辛勤的勞動,我們表示衷心的感謝。本叢書的策劃、編寫工作一定還有許多不足之處,敬希讀者批評指正。
北京大學具有研究和弘揚中國歷史文化的傳統和優勢。在新的歷史條件下,為了進一步發揮這一優勢,學校領導于1992年初決定成立中國傳統文化研究中心。中心成立後,依托中文、歷史、哲學、考古等系,組織各方面的教師和專家開展工作。一方面,致力于專深的學術研究,編輯出版《國學研究》年刊和《國學研究叢刊》;另一方面,注重于文化普及工作,“將大學課堂延伸到社會”。與有關單位合作制作的電視系列片《中華文化講座》和《中華文明之光》,已取得良好的社會效益。編寫這套叢書是中心普及工作的又一嘗試。中心希望叢書的作者們“眼界向上,眼光向下”,用大手筆寫通俗性著作,學術性、知識性、可讀性並重,力求深入淺出,使廣大讀者增長知識,陶冶情操。
中國傳統文化是歷史的產物,有精華也有糟粕,不加以區分不行;中國是世界的一部分,中國文化與世界其他文化曾經發生並將繼續發生交流、踫撞與融合,研究中國傳統文化,沒有縱覽古今、通觀世界的眼光不行。我們抱著歷史的態度、分析的態度、前瞻的態度、開放的態度,從事發掘與研究工作。這種態度也力求貫徹到本叢書中。然而,深入淺出地介紹中國數千年的歷史文化,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也不可能面面俱到,我們的選題只能側重于重大的歷史事件、重要的歷史人物以及中國傳統文化中的精華部分;對那些目前尚未充分注意的學科如法律思想史等,也適當予以注意。
從選題和內容來看,這套叢書可分為文學、語言、歷史、哲學、考古、法律、科技、中外文化交流等若干系列,每個系列都由研究中心聘請學術造詣較深的專家擔任主編,每部書稿都經同行專家審閱。因此,中心不再對叢書作統一的審定工作。
大象出版社的領導和責任編輯們非常重視這套叢書,把它列為重點出版書目,並為叢書的及時出版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和辛勤的勞動,我們表示衷心的感謝。本叢書的策劃、編寫工作一定還有許多不足之處,敬希讀者批評指正。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
新書86折$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