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平樂閩方言研究

廣西平樂閩方言研究
定價:270
NT $ 235
 

內容簡介

語言研究是艱苦寂寞的,它需要研究者心腦手腳都動起來,規划一下,走一下,記一下,想一下,比較一下。看來只是幾個「一下」,但其背後的動力、心力、勞力都是無可計數的。「學問」,就應是學習加不恥下問,而不僅僅是一種名氣,一種光環,路是一步步走出來的,高山是一層層土一塊塊石壘起來的。學無止境正說明了這一點。

鑒於學術責任,對廣西這座語言富礦秘藏的好奇,懷著打開寶庫讓廣西的方言、民族語言展其百姿之心態,廣西語言學界一個小小的群體目以繼夜、年復一年地為之努力。資深教授把大半輩子交給了研究和教學,也把嚴謹的學風和朴誠的為人之道傳承給了後學之人。後繼之學誠懇執問,惜時如金,沉潛於學,遨游於研,於淡泊寧靜中飄著濃郁書香味的方言研究叢書陸續進入了讀者眼界。

此叢書特點是有周密的規划和充分的前期准備。廣西大學文學院語言學科,在方言老前輩梁振仕先生主持下,20世紀80年代就參加了《廣西漢語方言志》的撰寫工作。2002年以來,這個學科先後承擔了多項與廣西漢語方言研究有關的課題,其中有國家社科基金、自治區社科規划辦、廣西大學科學研究重點項目等,取得了一些重要成果。本系列方言研究叢書也是這一系列科研項目的階段性成果。
 

目錄

第一章 導論
第一節 地理人口
第二節 歷史沿革
第三節 語言概況
第四節 船民話
第五節 平樂閩方言島的相關背景

第二章 語音
第一節 語音系統
第二節 聲韻調配合關系
第三節 文白異讀
第四節 連讀變調
第五節 同音字匯
第六節 與中古音系比較
第七節 與北京音系的比較
第八節 相關的幾個音系
第九節 語音特點

第三章 詞匯
第一節 詞匯特征
第二節 分類詞表

第四章 語法
第一節 語法特征
第二節 語法例句
第三節 語料

第五章 余論
第一節 關於平樂閩語現狀的幾點討論
第二節 影響方言島蛻變的幾個因素
附錄三 點字音對照表
參考文獻
 

廣西大學林亦教授來信,說廣西大學文學院語言學學科經過多年的努力,對廣西境內的一些漢語方言進行了重點的調查研究,現在要出版一批調查研究報告,並且給我發來了幾個電子版的文稿。他希望我讀過以後,能就此說一點心得或感想。稿子倒是詳細讀過了,確實得益很多,卻遲遲不敢起筆寫點什麽。廣西得天道之助,山川秀美,地靈人傑,自然和人文資源異常豐富。我因為工作關系,這些年陸續到那里的一些地方走了好幾趟,有機會認識了包括廣西大學林亦教授、陳海倫教授等在內的好些師友,他們勤於學業,孜孜以求,對廣西的語言和方言娓娓道來,如數家珍。無論是他們的為人和學問,還是他們所說的廣西語言和方言的事實,都給我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不過,真要在他們精彩的著作之外再說點有用的東西,我自知功力不夠,所以著實忐忑不安,誠惶誠恐!

語言是一種資源,語言是一種財富,語言也是一種投資環境。從這個意義上來說,廣西是我國語言資源、語言財富最豐富的省區之一。根據至今為止的田野調查,我們知道廣西境內大部分地區通行漢語,包括西南官話、粵語、客家話、湘語、閩語、平話和土話等六類方言°。很多地區還通行少數民族語言,包括壯語、侗語、閩語、布努語、拉珈語、苗語、瑤語、 佬語、毛南語、京語、彝語、水語、徠語、仡佬語、茶侗語、布央語、巴哼語、炯奈語、優諾語等十九種語言和方言,分別隸屬於漢藏語系的侗台語族、苗瑤語族、藏緬語族,以及南亞語系的越芒語族。這些語言和方言錯綜復雜地分布在廣西的各個縣市。例如最東部的賀州市有漢語的西南官話、粵語、閩語、客家話、湘語、平話,少數民族語言的壯語、瑤語等八種語言或方言;最西部的隆林各族自治縣境內有漢語的西南官話、客家話,少數民族語言的壯語、仡佬語、徠語、彝語、苗語等七種語言或方言。縣市至少有兩種或兩種以上的語言或方言,單一語言或方言的縣市幾乎是沒有的。這種令人眼花繚亂、嘆為觀止的語言方言分布狀態,在全國各省市區中是絕無僅有的。因此,由中國社會科學院和澳大利亞人文科學院合編的《中國語言地圖集》,除了分幅表現廣西的各種語言和方言以外,在總圖里還特別單列A5「廣西壯族自治區語言分布圖」。由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民族學與人類學研究所與香港城市大學語言資訊研究中心合編的2008版《中國語言地圖集》°,仍單列A5「廣西壯族自治區語言分布圖」總圖,同時增列B2-2、3、4「廣西壯族自治區的漢語方言圖」和C2-4「廣西壯族自治區少數民族語言圖」。光是單獨表現廣西語言和方言的分布地圖就有五幅。這是一種很特殊的處理辦法,就是因為只有單獨的圖幅或多幅的圖幅,才有可能比較充分地表現廣西壯族自治區語言和方言資源的高度多樣性和復雜性。

廣西豐富的語言資源,無論是在實踐上還是在理論上,都為中國語言學,尤其為民族語言學和漢語方言學的發展提供了極其廣闊的研究空間,很早就吸引了一批中國最卓越的語言學家的注意。例如大家都知道的趙元任的《廣西瑤歌記音》(1930),李方桂的《龍州土語》(1940)、《武鳴土語》(1956 重校本)等都是以廣西語言為材料的中國語言學研究經典之作。最近幾十年來,廣西語言方言的調查研究得到了更大的發展。就以廣西境內的漢語方言的調杳研究來說,我們不用花多少力氣,就可以羅列出一份長長的調查研究文獻目錄。這些文獻目錄涉及廣西境內的粵語方面的內容特別多。還有最近二十來年備受關注的廣西平話和土話,其中不乏很有分量的作品,例如楊煥典先生主編的《廣西通志·漢語方言志》,鄭作廣先生等主編的《桂北平話與推廣普通話研究》11種系列叢書,等等。按理說,我們對廣西漢語方言的研究應該比較清楚了,其實不然。廣西漢語方言比我們所想象的還要復雜,迄今為止的調查研究成果,遠遠沒有充分表現廣西漢語方言的實際面貌。例如廣西的西南官話,有人統稱為桂柳官話,現在的調查研究就很不夠。大家只知道它跟雲、貴、川的西南官話有很大的一致性,可是對它的特殊性知道的就不多。其實,仔細讀一讀劉村漢先生的《柳州方言詞典》,就知道桂柳官話特別的說法不少。廣西的粵語(白話),調查研究做得好一些,尤其對勾漏片粵語現在了解的比以前多得多。但是仔細讀一讀討論粵語的論著就知道,無論是研究的廣度或深度都還很不夠。廣西平話的調查研究是近二十年來的熱點,對平話這種重要方言的語言事實知道的比先前多得多,很多問題的研究討論也取得了重要的進展,這個是事實。可是平話的歸屬,它跟粵語勾漏片方言的關系,桂南平話和桂北平話的一致性和差異性,這些重要的問題至今仍然懸而未決,留下很大的討論空間。這種情況反映了對平話內部本質的東西,對平話跟粵語的實質性關系,現在還不清楚。至於說到廣西境內的客家話、閩語、湘語等非主要方言的調查研究,我們現在只能讀到一些零星的,不成系統的材料,真正的研究討論,可能還不到時候呢!

┅┅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87
    $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