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開放以來,伴隨著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快這前進的步伐,高職教育取得了迅速的發展。培養目標、課程體系、教學計劃、教材建設不斷完善,在不斷摸索、不斷總結經驗的基礎上,出版了一批別具高職特色的教材,為培養高技術、高技能的應用型人才做出了貢獻。
編寫什麼樣的教材,是由課程性質、培養目標和教學任務決定的。一套好的教材,應該具備以下要素︰
1.要有明確的指導思想,為什麼要編寫教材,應該編寫一套什麼樣的教材。明確的指導思想,首先是解決培養什麼人的問題。就高職院校中的外語教育而言,我們的培養目標應該是培養具備語言對象國的基本知識和較強的語言運用能力的應用型外語人才。所以,教材的編寫理所應當地要在這一思想的指導下進行。
2.要有一個基本的理念,前提就是應該如何理解一個教育層次、一個專業和一個學科,如何為這個學科定位,這個學科的任務是什麼,一套什麼樣的教材才能完成學科定位所規定的任務。所以,正確地理解高職教育這個教育層次,正確地把握學科定位和由學科定位所規定的任務,從而編出與這個學科定位相適應的教材來。特點應該是突出能力培養,具有很強的實用性和可操作性。
3.要有一個核心範疇,解決人與世界的關系問題。從觀察和認識的角度,要通過教材編寫的實踐和學生學習的實踐,加深對所學內容的了解和對語言對象國的整體認識。
語言是物質的存在。任何一種語言形式,或抽象,或具體,表示的都是世間萬物的外在概念。而這種外在概念的深層,即支撐語言這一外在形式存在的人類的生活狀態、文化形態等,才是世界的真實存在和人類生活的實態。從這個意義上說,語言是社會文化和文明的傳承載體,而教材則是傳承和創造文明的文本載體。由此可見,一套好的外語教材,對于在學習外語的過程中了解所學語言對象國的文化,把學習外語和了解外國文化有機地結合在一起,在教授語言,提高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的同時,把外國文化融入教材,融入教學十分重要。通過語
言的學習,給學生一個關于所學語言對象國的整體印象和正確認識,形成正確的中國國觀和正確的外國觀,進而培養學生完成職業任務的基本綜合素質。
4.要有完整的邏輯體系,考慮接受主體的實際情況,科學地、循序漸進地闡述教材內容。完整的邏輯體系要求完整的、正確的話語系統和敘述方式。就外語教材而言,要由易到難,循序漸進,符合接受主體的認知過程。要反映出教材的科學性,語言的準確性和題材、體裁的多樣性。要選材適當,內容豐富,結構嚴謹,編寫系統,解釋精到,並在內容的安排上充分考慮中國人學習日語的特點。課後練習部分緊緊囝繞課文內容和出現的語法事項展開,對課文起到拓展和補充的作用。
5.要創新和與時俱進,堅持穩定性和前沿性的統一,權威性和獨創性的統一。
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策劃、出版的這套教材很好地具備了以上要素,以清新的面貌展現在讀者面前。和普通高校日語專業的教材相比而言,在知識結構方面既有共同點,又有高職專業日語的獨特性,是工作在教學第一線的老師們認真總結高職高專日語教學經驗,借鑒國內外先進的教學和研究成果的結晶。這套教材,開了高職高專日語教材的先河,是對申囝日語教育的一大貢獻。
首先,教材語言規範。嚴格遵循語言認知的規律性,循序漸進;內容編排力求新穎活潑,貼近生活,貼近實際,圖文並茂;語法說明簡明扼要,解釋準確,突出了應用性和實用性;以學生為本,科學構建練習體系,練習形式多樣,與正文融為一體,互為補充。
其次,會話以會話文為主,並設定場景,寓教于樂,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呆。會話教材中還根據需要插入了“知識之窗”,充分反映出編者把教材視為日本文化載體的編寫恩想。
這套教材除基礎日語、會話、听力、函電、泛讀、寫作外,還有《酒店日語》、《科技日語》等。每每讀來,學到了很多知識。沒有廣博的專業知識,是不可能完成如此艱巨的任務的。各位編者是真正的專家!
我熱切地期待以這一套教材出版為契機,從事高職高專教育的所有同仁,進一步開展教學研究和教材建設,不斷捷高教學質量和教學水平,為我國的高職教育做出更大的貢獻。
宿久高
中國日語教學研究會名譽會長
吉林大學外國語學院院長
文學博士、博士生導師
2009年1月20日于吉林大學南校區樵夫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