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說

陶說
定價:138
NT $ 120
 

內容簡介

這是一部中國陶瓷史,也是一部瓷器燒窯技術史。

草野編氓,目不睹先王禮器法物,而瓦盆土缶,無人不資為飲食之用。此書流傳,天下之樂聞其說者廣矣,豈特補古人未備已哉?

桐川此書,謂之為陶人之職志可也,謂之為本朝之良史可也。後之視今,因器以知政,固不獨為博雅君子討論之資矣。

《陶說》于清代初刻為乾隆三十九年(1774)鮑廷博刻本(簡稱鮑刻本),後又有乾隆四十七年本、五十二年本,乾隆五十年馬俊良《龍威秘書》本。此後刻本漸多,有光緒八年(1882)《翠瑯(王干)叢書》本等;近世刊本則主要有1914年文友堂鉛字排印本(簡稱文友本),1935年商務印書館《萬有文庫》本(簡稱商務本),1947年黃賓虹、鄧實編《美術叢書》本(簡稱美術本)等。近年又有多家整理本出版,各有所長,但是除了校釋上難免的失誤之外,均無圖片的參照。今以《續修四庫全書》影印鮑刻本為底本,校以文友本、商務本、美術本,並加簡明注釋,附以圖例出版,希望能給讀者以參考的方便。

本書包括說今、說古、說明、說器四大部分;重點是說今和說明,敘述了明、清兩代的代表性官窯瓷器及其制造法。說古和說器部分則按陶瓷器的出現順序作了歷史性的介紹。本書是中國第一部著名的陶瓷史。今人傅振倫為之譯注,可資參考。
 

目錄


卷一 說今
饒州今窯
《〈陶治圖〉說》二十則
卷二 說古
原始
古窯考
卷三 說明
饒州明窯
造法
卷四 說器上
唐虞器
周器
漢器
魏器
晉器
南北朝器
隋器
卷五 說器中
唐器
宋器
元器
卷六 說器下
明器
跋一
跋二
跋三
跋四
主要參考書目
 

嗜古之士,類及鐘、鼎、尊、彝之屬,多有記錄。董(�卣)、劉敞、洪邁諸君子而外,《宣和博古圖》致為大備,獨窯器並無專書。近世《格古要論》一編,亦寥寥數則,觀者莫能饜飫。海鹽朱子桐川乃以《陶說》六卷見示,說今、說古、說器,犁然秩然,獨致詳焉。顧官、哥、定、汝,其為窯也,不一其地。自有明以來,惟饒州之景德鎮獨以窯著。在明代以中官蒞其事,往往例外苛索,赴役者多不得直,民以為病。我國家則慎簡朝官,給緡與市肆等,且加厚焉,民樂趨之。仰給于窯者,日數千人,窯戶率以此致富,以故不靳工,不惜費。所燒造每變而日上,較前代所艷稱與金玉同珍者,有其過之,無不及也。不有所記載,後世其何述焉?桐川此書,謂之為陶人之職志可也,謂之為本朝之良史可也。後之視今,因器以知政,固不獨為博雅君子討論之資矣。是為序。新建裘曰修。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87
    $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