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流齋說瓷

飲流齋說瓷
定價:150
NT $ 131
 

內容簡介

★吾華美術以制瓷為第一,何者?書畫、織繡、竹木、雕刻之屬,全由人造,精巧者可以極意匠之能事。獨至于瓷,雖亦由人工,而火候之深淺,釉胎之粗細,則兼藉天時與地方,而人巧乃可施焉。故凡百工藝,歐美目吾華皆若土苴等視,獨瓷則甘拜下風,尊為瑰寶。誠以瓷貨之美,冠絕全球,雖百圖仿效,終莫能及,蓋得于天地者厚也。

《飲流齋說瓷》是在總結前人知識與個人見聞的基礎上而成的一部研究中國陶瓷史的專著。作者運用比較科學的分類、排比方法,博覽約取,敘述有條。書中收集了大量古陶瓷的學名和俗稱,為後人保留下眾多的歷史名詞與古董術語,至今仍為中外博物館及文物界相沿使用。內容深入淺出,雅俗共賞,有較好的教益,並有助于中外文化交流和學術研究 。

《說瓷》是許之衡唯一瓷學研究著作,李文僅記其由上海朝記書莊印行,似亦不詳其寫作出版的情況。今見上海朝記書莊本署“廣州許之衡守白著”、“上海朝記書莊印行”、“上海中華書局承印”,不署出版年月。此本錯訛甚多。今通行為黃賓虹、鄧實主編《美術叢書》本,為該叢書的第三集第六輯之第六種,原版于民國九年(1920),校勘頗精。

今以《美術叢書》本為底本(簡稱“美術本”),校以上海朝記書莊本(簡稱“書莊本”),並參考諸家研究成果進行整理。整理工作主要在校正錯訛,疏解字詞,配以圖片,力求簡明,以不至使部頭膨脹過大。

許之衡(1877—1935)字守白。廣東番禺人。1903年歲貢生。曾畢業于日本明治大學。歷任北京大學國文系教授兼研究所國學門導師,北京師範大學講師。一生對中國古典詞曲聲律頗有研究,亦擅刻印。著有《中國音樂小史》、《曲律易知》、《守白詞》、《飲流齋說瓷》等。
 

目錄

前言
書成自題六十韻
概說第一
說窯第二
說胎釉第三
說彩色第四
說花紛第五
說款式第六
說瓶罐第七
說杯盤第八
說雜具第九
說疵偽第十
主要參考書目
 

我國陶瓷歷史悠久,藝術獨絕,以至于在歐美人心目中成為國家的象征,而稱中國為“瓷國”。但我國自古以來重道輕藝,所以即使堪稱為“國藝”的陶瓷,也是晚至清代才有專門記載研究的著作出現。

有清一代至民國初年研究陶瓷的專著不少,但最有名又最早是朱琰的《陶說》,可謂第一部中國陶瓷的專史。後來蘭浦的《景德鎮陶錄》可謂第一部中國瓷都的專史,再後來寂園叟(陳瀏)的《陶雅》初名《瓷學》,則可謂第一部聲明“居瓷國”欲立“瓷學”的研究專著,最後就是許之衡《飲流齋說瓷》(以下簡稱(《說瓷》)即本書。

這四部有關陶瓷的專書是業者所必讀,合而堪稱中國瓷學的“四大名著”。而本書後出轉精,代表了清代至民國初我國瓷學發展的新水平,是一部業者要萬千閱讀參考的瓷學專著!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87
    $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