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教材系統介紹漢語方言學的基本理論、漢語方言調查的基本方法和漢語方言的基本面貌,重點闡述基本概念和基礎理論,注重對方言現象的具體分析,強調理論和實踐相結合,在融匯現代漢語、語言學概論、漢語音韻學等先修課程相關知識的基礎上,著重培養、訓練和提高學生以下幾方面的基本功:(1)利用國際音標准確記錄語音的能力,(2)在記音的基礎上運用音位學原理歸納整理音系的語音分析能力,(3)在系統記錄字音的基礎上運用音韻學知識探求共時和歷時語音對應規律的能力,(4)在語音分析的基礎上進一步分析處理方言詞匯和語法現象的能力。本書對漢語方言學專業知識的廣度和深度的定位,立足於北京大學中文系漢語專業本科主干基礎課的教學實際,不刻意追求理論的深奧和內容的包羅萬象。教材分四章:第一章「緒論」,下分三節:1.方言的基本概念,2.方言差異的成因,3.漢語方言研究和漢語方言學;第二章「漢語方言的分布」,下分三節:1.漢語方言分區的方法和原則,2.漢語方言的共時分布,3.漢語方言的歷史鳥瞰;第三章「漢語方言的調查」,下分四節:1.方言語音調查,2.方言詞匯調查,3.方言語法調查,4.方言調查的實施;第四章「漢語方言概況」,下分七節:1.官話方言,2.湘方言,3.贛方言,4.吳方言,5.粵方言,6.客家方言,7.閩方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