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中世紀戰場和競技場上的產物,紋章已經被稱為「歷史的縮影」和「貴族的科學」。關於「紋章」,最佳定義是:一套具有身份識別作用的、佩戴在中世紀盾牌上的世襲顏色和符號系統。因此,本書第一部分即致力於追溯這套系統的歷史,探究它為何及如何得以演變發展;第二部分,則潛心研究、全面審視了紋章從古至今在全世界的廣泛運用,通過君主、政治家、軍隊、警察、公司、教育和醫療機構,以及個人使用紋章的方式,對各種各樣的紋章傳統進行了比較。
長期以來,紋章一直能使人產生豐富的聯想,血到現存,它仍然能激發起或崇拜,或嫉妒,或輕蔑等情感。有些人視紋章為古雅的玩品,有些人則把它鄙夷為自命不凡的過時之物,但毋庸置疑,它仍然幸存著,並且不時地喚醒人們回憶起那一段「高貴」的歷史。
譯者本著忠實於原著、忠實於歷史的原則,梳理紋章的歷史,詳盡而義通俗地詮釋了紋章中的文字,為中同的紋章學研究者及廣大讀者提供了一個不可多得、包羅紋章萬象、極具參考價值的譯本。
當然,由於時間倉促,水平有限,在翻譯的過程中難免有疏漏之處,做清各位專家和讀者斧正。
在本書翻譯過程中,我們得到了不少熱心人士的幫助:廣州大學的余偉昌博士為全書作了校譯,暨南大學的何修義副教授為全書作了詳盡的歷史考證和文字潤色,同時,楊越楊、陳曦和也參與了部分校譯工作。在此,謹表最誠摯的謝意。
王心潔
2008年4月於暨南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