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藝術當隨時代。素描也不例外,與以往的時代相比,當今繪畫更強調畫家對生存狀態,對現實世界的思考和內心的感悟。簡單敘事與客觀描述式的表達,已不是主要的表達方式。換而言之,現代藝術更強調個體的主觀表達和形式感的追求。繪畫門類也早已劃不清界限。在西方的美術學院里,也早已摒棄了國油版雕等繪畫分類而統稱為“空間藝術”或“視覺藝術”,涵蓋範圍也超越了原有的物質材料種類,一幅作品中常常會兼容多個畫種的物質元素。素描作為一種表現形式,也融入了這樣的激流。當今繪畫的特征,也就是當今素描的特征。強調主觀感受,強調個性追求和形式感,使當今的素描與過去有了很大的區別。我們今天的素描訓練與過去相比,有相同之處,也有不同的地方。相同之處,是對掌握造型的基本知識的要求,與過去是一致的。如果把對造型基本知識的要求忽略了,素描的表現就缺乏了話語能力,它的藝術性和表現力便無從談起。不同之處,是現代素描教學不應滿足于扎實地把對象客觀地表現出來的能力,而是在視覺美感,形式個性,情感表達等方面,對學生有更高的要求。
序
一、素描的重要性
對于寫實繪畫來說,素描的重要性在于三個方面︰它是非常重要的造型基礎,是收集創作素材的手段,是一種獨立的藝術形式。
1.素描是重要的造型基礎。作為造型藝術,不管是國畫、油畫、版畫還是雕塑,都離不開把素描作為它們的造型基礎。對于形的把握,對于結構與體積的理解和表達,對于物體的空間感、質感、虛實、色調、明暗的處理等,都需要在長期的素描訓練實踐中得到解決。各個專業對素描的要求不一樣,這是由各個專業的藝術特點決定的。此外,國畫專業的素描強調線條的表現力及線與明暗、線與結構的結合運用;油畫專業的素描則比較多樣,或是進行全因素素描的訓練,或是把明暗與結構、體積塊面的結合作為訓練內容等;版畫專業的素描特別注重結構,注重明暗關系和力度;雕塑專業的素描則偏重對體積感、量感的要求。不管哪一個專業,都需要有一個通過學習素描解決造型能力的過程。對于“造型藝術的基礎”這一概念所產生的歧義曾引發過許多討論。有人認為,修養與個性的培養也是造型藝術的基礎。這固然是沒有錯的。造型藝術的基礎應是多方面的。我們說素描是造型藝術非常重要的基礎,但並非唯一的基礎。這個重要基礎是從造型知識的角度去定義的,具有客觀性和科學性的一面。它與藝術修養、個性品格培養是並行發展、相輔相成、不可偏廢的兩個方面。有了堅實的造型知識,有助于學習者在把修養和個性品格的思考付諸實踐時更能得心應手。反之,學習者如有較好的藝術修養,則有助于加深其對藝術本質的理解,更能明確地知道自己真正需要的是什麼。缺乏造型知識的“修養”和“個性品格”是沒有意義的。然而,有了很扎實的造型知識,但見解低俗,缺乏藝術個性和藝術品位,這樣的作品也不可能是好的作品。因此,在教學中,在保護學生藝術個性的前提下,要求學生更充分、更全面掌握造型基礎的各種因素,是藝術基礎教育的正確做法。以泯滅學生的個性來換取千篇一律的“扎實基礎”的教學方式,無異于工廠生產線生產出來的一件件相同的產品。這種做法並不可取,其害無窮。因為這樣做違背了藝術存在的意義,藝術必須要有個性特點、豐富多樣,才能滿足社會發展的要求。
2.素描是收集創作素材的手段。在過去相當長的時間里,人們用中短期素描和速寫去收集人物的動態,人物形象以及與創作相關的物件、環境等。在老一輩畫家中,也常常在進入創作正稿之前用素描畫一個創作稿,稱為“素描稿”,把創作的構圖、人物的動態及其組合、人物形象用素描方法表現出來,在上面不斷根據自己的思路進行調整修改,直到滿意後,才正式畫正稿。素描作為收集創作素材這方面的功用,現今大多已隨著照相機功能的發展而為之取代。速寫和素描雖能收集和捕捉到一些生動的動態、形象和感受,但對寫實創作來說,這樣收集素材畢竟不如照片來得迅速、充分和便捷。據我所知,現今大多畫家,也很少在創作前畫素描稿了,而是直接地使用照片。因而素描為創作收集素材、畫創作稿這方面的功能,已經隨時代發展而大大地減弱了。然而,在生活中用速寫捕捉瞬間生動的生活感受,不管作為創作素材,還是作為獨立的藝術品來說,都是極有意義的。
3.素描本身就是一種獨立的藝術形式。素描與國、油、版、雕一樣,從來就是一種獨立的表現形式。它有著與其他畫種不可替代的獨特美感。很多優秀的素描作品毫不遜色地與其他形式的繪畫作品一樣成為存世名作。今天的素描,無論從形式到內容都比過去的時代更為豐富,更具表現力。
二、素描的工具
素描的主要工具是筆、紙和顏色。素描的不同工具的運用,會呈現出不同的效果。比如筆中有鉛筆、木炭筆、木炭、炭棒(炭精棒)等,紙中有各類素描紙、毛邊紙、白報紙等,顏色中有墨、水粉、丙烯、油畫顏料等。按照傳統的習慣,一般只要使用單一色相的顏色來完成的作品,就可列入素描的範圍。其中筆是比較多樣而特性明顯的。鉛筆色呈銀灰色,且有光澤。炭類筆呈“黑色”,無光澤。鉛筆與炭類筆色相不同,質感也不同,不宜混合使用。木炭、木炭筆和炭棒,都屬黑色,色相相同,雖然質感有些差別,但可以搭配使用。由于鉛筆易于擦去,便于修改和可以多次迭加,有利于深入與細致的刻畫,所以使用鉛筆比較適合于初學素描的學生進行基礎訓練。木炭、木炭筆、炭棒之間的深淺和硬度相差較大,其中炭棒最黑(棕色和其他顏色炭棒除外),木炭筆次之、木炭最淺。木炭偏軟,比較松散。初用木炭者不易掌握。木炭可以立著畫,可以側著畫,也可以平放著涂抹,相對比較靈活生動,但它的最大缺點是附著力很弱,容易掉色,畫第二遍時會把第一遍所畫的刮下。所以畫第一遍木炭蛙,需要畫得比所需要的還深一些,然後用拇指或食指用力壓迫,通過這樣的壓迫使炭粉被壓入紙面,不易再掉。在壓擦的過程中會擠掉一部分炭粉,這就可能與最初所要求的深度吻合。如果需要還可再畫一遍,再壓擦一遍,甚至重復數遍,直一對達到要求為止。壓擦的時候,原有木炭的筆觸會被擦平,成為暗灰平面。這時候如果需要筆觸效果,必須在上面再畫,才能會有塑造形體的筆觸。在木炭上面塑造形體,可以繼續用木炭,也可以加木炭筆或炭棒,直到完成。無論木炭上加畫木炭或木炭筆、炭棒,作品完成後都必須噴上固定液固定,否則容易磨得一片模糊,無法保留本來的效果。鉛筆畫使用固定液,也同樣起著固定和保護作用。但要注意,鉛筆畫噴上固定液後,會顯得比原來灰暗一些。木炭筆的使用與木炭,炭棒相比較,易掌握,但畫上後不易完全擦去,總留下些痕跡。木炭筆也可以像鉛筆一樣,反復數次地畫,進行深入和細致的刻畫,但如果缺乏對畫面和工具的控制能力,則很容易畫黑、畫悶、畫髒。炭棒是素描工具中最難掌握的一種,它幾乎無法被擦干淨,而且顏色深重,畫錯了便無法再改回來。因此,落筆必須心中有數、果斷、準確。炭棒的長處是粗獷、有力,具有無論木炭或炭筆都難以比擬的粗糙感和力度。炭棒易碎,用它畫細線時,更要特別小心和用力適度,如果碎了,線條就不能一氣呵成。據本人經驗,木炭,木炭筆、炭棒的相互搭配使用(或其中兩種混用),會大大地加強作品的表現力。當然從藝術的另一個角度看,單純地使用其中一種材料,也有其不可替代的長處,那就是能保留該材料工具所特有的藝術的純粹性。
三、素描的類型
素描有幾種基本的類型︰全因素素描,結構性素描,塊面塑造性素描和線性素描。上述四種類型的素描,在很多情況下,往往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沒有絕對的界線。常常在一幅素描中出現不同類型的素描元素,只不過以其中一種類型的元素為主導而已。我在這里作這樣的分類,只是為了便于加深讀者對素描種類的認識而已。
1.全因素素描。它在四種類型素描中相對來說是最客觀、最科學地表現對象,也是最少主觀性和表現性的一種類型。所謂全因素,即要達到客觀真實地表現對象所需要的因素,包括︰形、體積、結構、空間、虛實、質感等。因為要求全面,客觀性較強,有利于學習者得到全面造型知識的訓練。受過這樣嚴格的訓練,學習者將能應付創作中除色彩外的各種問題。這是這類素描訓練的優點。但同時,這種素描訓練方法也容易因其面面俱到而喪失自己藝術追求的方向,喪失對藝術的敏感度。這是值得我們注意的。這就是我們常說的,“要能學得進去,也要能走得出來”,這才是最重要的。
2.結構性素描。顧名思義,它強調對象的結構關系,使它成為素描的主導元素,其他元素則處于協助 的位置。這類素描不強調光對物體的影響,而強調物體自身的形和它的結構,追溯構成對象形體的本質形態,因而整體感強,有力度,有較強的視覺沖擊力。這類素描要求畫家能熟練掌握對象(尤其是人物)的結構知識。重要的是,由于這類素描不受光影的影響而存在,因而具有了某種永恆的本質意義。
3.塊面塑造性素描。它是以塊面塑造為主的素描,輔之以結構等其它元素。這類素描對光的運用特別依賴。因為有了光源,才能使得塊面轉折清晰,有了清晰的塊面,才可能達到塑造形體、凸顯對象體積感的目的。因而被描繪的對象看起來形體結實,體積感強。這類素描如果注意與結構結合,所描繪的人物就更具生命力。否則容易成為便硬的塊面堆砌,畫出來的人物雖然體積感強,但似會有缺乏內在生命力的問題。
4.線性素描。線性素描是指以線的運用為主要手段,輔之以明暗關系的素描。線性素描對線的特性和表現力要求極高,看似簡單,其實難度很大。畫好線性素描必須具有對線與面、線與體積、線與結構、線與空間等關系的理解。在客觀真實中真正的“線”是不存在的,它是“面”在一定角度的呈現而已。用線把各種關系表現好,需要有較好的寫實功力。線條的銳純剛柔、疏密長短、輕重徐疾都很有學問。
四、素描的時代感
藝術當隨時代。素描也不例外,與以往的時代相比,當今繪畫更強調畫家對生存狀態,對現實世界的思考和內心的感悟。簡單敘事與客觀描述式的表達,已不是主要的表達方式。換而言之,現代藝術更強調個體的主觀表達和形式感的追求。繪畫門類也早已劃不清界限。在西方的美術學院里,也早已摒棄了國油版雕等繪畫分類而統稱為“空間藝術”或“視覺藝術”,涵蓋範圍也超越了原有的物質材料種類,一幅作品中常常會兼容多個畫種的物質元素。素描作為一種表現形式,也融入了這樣的激流。當今繪畫的特征,也就是當今素描的特征。強調主觀感受,強調個性追求和形式感,使當今的素描與過去有了很大的區別。我們今天的素描訓練與過去相比,有相同之處,也有不同的地方。相同之處,是對掌握造型的基本知識的要求,與過去是一致的。如果把對造型基本知識的要求忽略了,素描的表現就缺乏了話語能力,它的藝術性和表現力便無從談起。不同之處,是現代素描教學不應滿足于扎實地對對象客觀地表現出來的能力,而是在視覺美感,形式個性,情感表達等方面,對學生有更高的要求。
對于寫實繪畫來說,素描的重要性在于三個方面︰它是非常重要的造型基礎,是收集創作素材的手段,是一種獨立的藝術形式。
1.素描是重要的造型基礎。作為造型藝術,不管是國畫、油畫、版畫還是雕塑,都離不開把素描作為它們的造型基礎。對于形的把握,對于結構與體積的理解和表達,對于物體的空間感、質感、虛實、色調、明暗的處理等,都需要在長期的素描訓練實踐中得到解決。各個專業對素描的要求不一樣,這是由各個專業的藝術特點決定的。此外,國畫專業的素描強調線條的表現力及線與明暗、線與結構的結合運用;油畫專業的素描則比較多樣,或是進行全因素素描的訓練,或是把明暗與結構、體積塊面的結合作為訓練內容等;版畫專業的素描特別注重結構,注重明暗關系和力度;雕塑專業的素描則偏重對體積感、量感的要求。不管哪一個專業,都需要有一個通過學習素描解決造型能力的過程。對于“造型藝術的基礎”這一概念所產生的歧義曾引發過許多討論。有人認為,修養與個性的培養也是造型藝術的基礎。這固然是沒有錯的。造型藝術的基礎應是多方面的。我們說素描是造型藝術非常重要的基礎,但並非唯一的基礎。這個重要基礎是從造型知識的角度去定義的,具有客觀性和科學性的一面。它與藝術修養、個性品格培養是並行發展、相輔相成、不可偏廢的兩個方面。有了堅實的造型知識,有助于學習者在把修養和個性品格的思考付諸實踐時更能得心應手。反之,學習者如有較好的藝術修養,則有助于加深其對藝術本質的理解,更能明確地知道自己真正需要的是什麼。缺乏造型知識的“修養”和“個性品格”是沒有意義的。然而,有了很扎實的造型知識,但見解低俗,缺乏藝術個性和藝術品位,這樣的作品也不可能是好的作品。因此,在教學中,在保護學生藝術個性的前提下,要求學生更充分、更全面掌握造型基礎的各種因素,是藝術基礎教育的正確做法。以泯滅學生的個性來換取千篇一律的“扎實基礎”的教學方式,無異于工廠生產線生產出來的一件件相同的產品。這種做法並不可取,其害無窮。因為這樣做違背了藝術存在的意義,藝術必須要有個性特點、豐富多樣,才能滿足社會發展的要求。
2.素描是收集創作素材的手段。在過去相當長的時間里,人們用中短期素描和速寫去收集人物的動態,人物形象以及與創作相關的物件、環境等。在老一輩畫家中,也常常在進入創作正稿之前用素描畫一個創作稿,稱為“素描稿”,把創作的構圖、人物的動態及其組合、人物形象用素描方法表現出來,在上面不斷根據自己的思路進行調整修改,直到滿意後,才正式畫正稿。素描作為收集創作素材這方面的功用,現今大多已隨著照相機功能的發展而為之取代。速寫和素描雖能收集和捕捉到一些生動的動態、形象和感受,但對寫實創作來說,這樣收集素材畢竟不如照片來得迅速、充分和便捷。據我所知,現今大多畫家,也很少在創作前畫素描稿了,而是直接地使用照片。因而素描為創作收集素材、畫創作稿這方面的功能,已經隨時代發展而大大地減弱了。然而,在生活中用速寫捕捉瞬間生動的生活感受,不管作為創作素材,還是作為獨立的藝術品來說,都是極有意義的。
3.素描本身就是一種獨立的藝術形式。素描與國、油、版、雕一樣,從來就是一種獨立的表現形式。它有著與其他畫種不可替代的獨特美感。很多優秀的素描作品毫不遜色地與其他形式的繪畫作品一樣成為存世名作。今天的素描,無論從形式到內容都比過去的時代更為豐富,更具表現力。
二、素描的工具
素描的主要工具是筆、紙和顏色。素描的不同工具的運用,會呈現出不同的效果。比如筆中有鉛筆、木炭筆、木炭、炭棒(炭精棒)等,紙中有各類素描紙、毛邊紙、白報紙等,顏色中有墨、水粉、丙烯、油畫顏料等。按照傳統的習慣,一般只要使用單一色相的顏色來完成的作品,就可列入素描的範圍。其中筆是比較多樣而特性明顯的。鉛筆色呈銀灰色,且有光澤。炭類筆呈“黑色”,無光澤。鉛筆與炭類筆色相不同,質感也不同,不宜混合使用。木炭、木炭筆和炭棒,都屬黑色,色相相同,雖然質感有些差別,但可以搭配使用。由于鉛筆易于擦去,便于修改和可以多次迭加,有利于深入與細致的刻畫,所以使用鉛筆比較適合于初學素描的學生進行基礎訓練。木炭、木炭筆、炭棒之間的深淺和硬度相差較大,其中炭棒最黑(棕色和其他顏色炭棒除外),木炭筆次之、木炭最淺。木炭偏軟,比較松散。初用木炭者不易掌握。木炭可以立著畫,可以側著畫,也可以平放著涂抹,相對比較靈活生動,但它的最大缺點是附著力很弱,容易掉色,畫第二遍時會把第一遍所畫的刮下。所以畫第一遍木炭蛙,需要畫得比所需要的還深一些,然後用拇指或食指用力壓迫,通過這樣的壓迫使炭粉被壓入紙面,不易再掉。在壓擦的過程中會擠掉一部分炭粉,這就可能與最初所要求的深度吻合。如果需要還可再畫一遍,再壓擦一遍,甚至重復數遍,直一對達到要求為止。壓擦的時候,原有木炭的筆觸會被擦平,成為暗灰平面。這時候如果需要筆觸效果,必須在上面再畫,才能會有塑造形體的筆觸。在木炭上面塑造形體,可以繼續用木炭,也可以加木炭筆或炭棒,直到完成。無論木炭上加畫木炭或木炭筆、炭棒,作品完成後都必須噴上固定液固定,否則容易磨得一片模糊,無法保留本來的效果。鉛筆畫使用固定液,也同樣起著固定和保護作用。但要注意,鉛筆畫噴上固定液後,會顯得比原來灰暗一些。木炭筆的使用與木炭,炭棒相比較,易掌握,但畫上後不易完全擦去,總留下些痕跡。木炭筆也可以像鉛筆一樣,反復數次地畫,進行深入和細致的刻畫,但如果缺乏對畫面和工具的控制能力,則很容易畫黑、畫悶、畫髒。炭棒是素描工具中最難掌握的一種,它幾乎無法被擦干淨,而且顏色深重,畫錯了便無法再改回來。因此,落筆必須心中有數、果斷、準確。炭棒的長處是粗獷、有力,具有無論木炭或炭筆都難以比擬的粗糙感和力度。炭棒易碎,用它畫細線時,更要特別小心和用力適度,如果碎了,線條就不能一氣呵成。據本人經驗,木炭,木炭筆、炭棒的相互搭配使用(或其中兩種混用),會大大地加強作品的表現力。當然從藝術的另一個角度看,單純地使用其中一種材料,也有其不可替代的長處,那就是能保留該材料工具所特有的藝術的純粹性。
三、素描的類型
素描有幾種基本的類型︰全因素素描,結構性素描,塊面塑造性素描和線性素描。上述四種類型的素描,在很多情況下,往往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沒有絕對的界線。常常在一幅素描中出現不同類型的素描元素,只不過以其中一種類型的元素為主導而已。我在這里作這樣的分類,只是為了便于加深讀者對素描種類的認識而已。
1.全因素素描。它在四種類型素描中相對來說是最客觀、最科學地表現對象,也是最少主觀性和表現性的一種類型。所謂全因素,即要達到客觀真實地表現對象所需要的因素,包括︰形、體積、結構、空間、虛實、質感等。因為要求全面,客觀性較強,有利于學習者得到全面造型知識的訓練。受過這樣嚴格的訓練,學習者將能應付創作中除色彩外的各種問題。這是這類素描訓練的優點。但同時,這種素描訓練方法也容易因其面面俱到而喪失自己藝術追求的方向,喪失對藝術的敏感度。這是值得我們注意的。這就是我們常說的,“要能學得進去,也要能走得出來”,這才是最重要的。
2.結構性素描。顧名思義,它強調對象的結構關系,使它成為素描的主導元素,其他元素則處于協助 的位置。這類素描不強調光對物體的影響,而強調物體自身的形和它的結構,追溯構成對象形體的本質形態,因而整體感強,有力度,有較強的視覺沖擊力。這類素描要求畫家能熟練掌握對象(尤其是人物)的結構知識。重要的是,由于這類素描不受光影的影響而存在,因而具有了某種永恆的本質意義。
3.塊面塑造性素描。它是以塊面塑造為主的素描,輔之以結構等其它元素。這類素描對光的運用特別依賴。因為有了光源,才能使得塊面轉折清晰,有了清晰的塊面,才可能達到塑造形體、凸顯對象體積感的目的。因而被描繪的對象看起來形體結實,體積感強。這類素描如果注意與結構結合,所描繪的人物就更具生命力。否則容易成為便硬的塊面堆砌,畫出來的人物雖然體積感強,但似會有缺乏內在生命力的問題。
4.線性素描。線性素描是指以線的運用為主要手段,輔之以明暗關系的素描。線性素描對線的特性和表現力要求極高,看似簡單,其實難度很大。畫好線性素描必須具有對線與面、線與體積、線與結構、線與空間等關系的理解。在客觀真實中真正的“線”是不存在的,它是“面”在一定角度的呈現而已。用線把各種關系表現好,需要有較好的寫實功力。線條的銳純剛柔、疏密長短、輕重徐疾都很有學問。
四、素描的時代感
藝術當隨時代。素描也不例外,與以往的時代相比,當今繪畫更強調畫家對生存狀態,對現實世界的思考和內心的感悟。簡單敘事與客觀描述式的表達,已不是主要的表達方式。換而言之,現代藝術更強調個體的主觀表達和形式感的追求。繪畫門類也早已劃不清界限。在西方的美術學院里,也早已摒棄了國油版雕等繪畫分類而統稱為“空間藝術”或“視覺藝術”,涵蓋範圍也超越了原有的物質材料種類,一幅作品中常常會兼容多個畫種的物質元素。素描作為一種表現形式,也融入了這樣的激流。當今繪畫的特征,也就是當今素描的特征。強調主觀感受,強調個性追求和形式感,使當今的素描與過去有了很大的區別。我們今天的素描訓練與過去相比,有相同之處,也有不同的地方。相同之處,是對掌握造型的基本知識的要求,與過去是一致的。如果把對造型基本知識的要求忽略了,素描的表現就缺乏了話語能力,它的藝術性和表現力便無從談起。不同之處,是現代素描教學不應滿足于扎實地對對象客觀地表現出來的能力,而是在視覺美感,形式個性,情感表達等方面,對學生有更高的要求。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
新書87折$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