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斯科人科羅廖夫在地鐵那些昏暗的通道里流浪的時候,就常常夢見亨利‧馬蒂斯的畫作。在某一個美好的時刻他明白了︰不能再生活于數學計算過的空間。于是他勇敢地完成了自己的英雄壯舉——“向下轉換”,逃到地下去。他在地下室過夜,到秘密地鐵的通道里去,與沒有戶口的流浪人結下了友誼。他終于到達了現實那令人惡心的、散發著惡臭的內里,也因此探得了那些玄奧的秘密,而俄羅斯知識分子如果缺少了這些玄秘,活得就會很乏味。
都市主義悲劇小說《馬蒂斯》是一本唯美的,裝飾性的,同時又是帶有尖銳社會意識的書。它敘述了痛苦的自我挖掘過程,但是帶有一個明亮的結尾。小說證明逃離讓你討厭的廢墟,是一種類似于藝術創造的過程。
亞‧伊利切夫斯基(1970— ),詩人、小說家,畢業于莫斯科物理技術學院。1991年至1998年間在以色列和美國從事科研工作。1998年回到莫斯科。2005年獲尤里‧卡扎科夫最佳短篇小說獎,還以作品集《艾‧彼特里》獲俄羅斯國家文學獎“巨著獎”提名。後又憑短篇小說《小白房子》在第4屆沃洛申國際文學競賽中奪魁。2006年獲得布寧獎提名,他的書《克萊因的瓶子》得到該獎項的銀質獎章。2007年長篇小說《馬蒂斯》獲俄羅斯國家文學獎“巨著獎”提名。同一年作者又憑《馬蒂斯》奪得該年度俄語布克獎。2008年其作品集《石灰石之歌》再次入圍“巨著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