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台灣是中國的一部分,台灣原住民是中華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員。在歷史上,台灣原住民先後被稱為“夷”、“番”、“高山族”、“山胞”、“原住民”,具體包括泰雅、賽夏、布農等11個已獲認定的少數民族。據2004年統計台灣地區共有原住民44萬多人。該書對台灣原住民的歷史、有關當局歷來對原住民的政策,分階段、分專題進行了分析研究,提出了自己獨特的見解。對讀者了解台灣、了解台灣歷史、了解台灣原住民很有幫助,是一本研究台灣問題不可多得的好書。
目錄
緒論 當代中國大陸的台灣“原住民”研究述略
第一節 1949年以前的台灣“原住民”研究概述
第二節 台灣“原住民”研究在新中國的艱難起步(1949~ 1978年)
第三節 台灣“原住民”研究的再出發(1978~ 2000年)
第一章 “化外”與“化內”︰1980年代前台灣“原住民”政策述評
第一節 清朝政府對台灣“原住民”事務的管理和“原住民”政策
第二節 荷蘭、西班牙和日本殖民時代的台灣“原住民”政策
第三節 從台灣光復到1980年代前的台灣“原住民”政策
第四節 台灣“原住民”政策的簡要述評
第二章 走向民粹化的族群政治︰1980年代以來的台灣“原住民”運動與“原住民”政策研究
第一節 族群化與民粹化︰台灣的政治生態特征和“原住民”運動的時代背景
第二節 族群政治與民粹政治的策略互動︰台灣“原住民”運動的發展歷程
第三節 從“正名”到“自治”︰台灣“原住民”政策的調整和“原住民”運動的民粹化
第三章 “出世”與“入世”︰光復前的基督教與“原住民”的政治互動
第一節 殖民與傳教的共謀︰宗教、殖民及其對“原住民”原始宗教的破壞
第二節 “路加之門”與傳教本土化︰再傳來台的基督教與殖民地政治權力結構的改變
第三節 “教化蕃人”與媚日保教︰日據前期的台灣“原住民”與基督教(1895~ 1931年)
第四節 皇民化與奉公挺身︰日據後期的台灣“原住民”與長老教會(1931~ 1945年)
第四章 政與教︰光復以來的台灣長老教會與“原住民”問題
第一節 山地傳教中的政教關系︰台灣光復後的長老教會(1947~ 1983年)
第二節 從“普世教協事件”、“自決運動”與“三次宣言”︰長老教會與台灣當局在政教關系上的踫撞與沖突
第三節 支持黨外運動與介入“原運”︰“台獨”勢力與長老教會在“原住民”問題上的力量整合
第四節 “建立新而獨立的台灣”︰長老教會操控“原運”的主軸
第五節 族際政治背景下的政與教︰台灣族群政治中的政教關系
第五章 “族”與“國”︰李春生與清末民初的台灣
第一節 從洋務救國到媚日求榮︰折射清末民初台灣歷史光影的李春生
第二節 從族與國的爭議到國與族的整合︰李春生思想嬗變的時代大背景
第三節 從“求富求變”到“以天道爭”︰李春生關于族與國的切割與漢奸邏輯
第四節 從李春生到林茂生、蔣渭水︰族與國撕裂後的台灣與祖國大陸的關聯性
第六章 “台獨”理論與民族分裂
第一節 乙未割台與“台灣民主國”︰“台獨”理論對台灣史的歪曲
第二節 政治自治與非暴力抵抗︰“台獨”論者對台灣議會設置請願運動的臆測
第三節 “文化自治”與“台灣獨立”︰抗日運動在台灣的不同路徑
第四節 台灣光復與“二二八”︰從地方自治到“台獨”的“高度自治”
第五節 “台灣民族”與“中華民族”︰民族認同在島內外的對峙
第六節 從文化復興到“台灣意識論戰”︰“台獨”力量的集聚與泛濫
第七章 文化認同、差異政治與“一國兩制”——兼評蕭新煌的《新台灣人的心︰國家認同的新圖像》
第一節 統一多民族國家在經濟全球化時代的認同危機︰問題的提出
第二節 經濟全球化時代的文化認同和被認同的文化
第三節 統一多民族國家內部的差異政治與“一國兩制”構想的認同基礎
第一節 1949年以前的台灣“原住民”研究概述
第二節 台灣“原住民”研究在新中國的艱難起步(1949~ 1978年)
第三節 台灣“原住民”研究的再出發(1978~ 2000年)
第一章 “化外”與“化內”︰1980年代前台灣“原住民”政策述評
第一節 清朝政府對台灣“原住民”事務的管理和“原住民”政策
第二節 荷蘭、西班牙和日本殖民時代的台灣“原住民”政策
第三節 從台灣光復到1980年代前的台灣“原住民”政策
第四節 台灣“原住民”政策的簡要述評
第二章 走向民粹化的族群政治︰1980年代以來的台灣“原住民”運動與“原住民”政策研究
第一節 族群化與民粹化︰台灣的政治生態特征和“原住民”運動的時代背景
第二節 族群政治與民粹政治的策略互動︰台灣“原住民”運動的發展歷程
第三節 從“正名”到“自治”︰台灣“原住民”政策的調整和“原住民”運動的民粹化
第三章 “出世”與“入世”︰光復前的基督教與“原住民”的政治互動
第一節 殖民與傳教的共謀︰宗教、殖民及其對“原住民”原始宗教的破壞
第二節 “路加之門”與傳教本土化︰再傳來台的基督教與殖民地政治權力結構的改變
第三節 “教化蕃人”與媚日保教︰日據前期的台灣“原住民”與基督教(1895~ 1931年)
第四節 皇民化與奉公挺身︰日據後期的台灣“原住民”與長老教會(1931~ 1945年)
第四章 政與教︰光復以來的台灣長老教會與“原住民”問題
第一節 山地傳教中的政教關系︰台灣光復後的長老教會(1947~ 1983年)
第二節 從“普世教協事件”、“自決運動”與“三次宣言”︰長老教會與台灣當局在政教關系上的踫撞與沖突
第三節 支持黨外運動與介入“原運”︰“台獨”勢力與長老教會在“原住民”問題上的力量整合
第四節 “建立新而獨立的台灣”︰長老教會操控“原運”的主軸
第五節 族際政治背景下的政與教︰台灣族群政治中的政教關系
第五章 “族”與“國”︰李春生與清末民初的台灣
第一節 從洋務救國到媚日求榮︰折射清末民初台灣歷史光影的李春生
第二節 從族與國的爭議到國與族的整合︰李春生思想嬗變的時代大背景
第三節 從“求富求變”到“以天道爭”︰李春生關于族與國的切割與漢奸邏輯
第四節 從李春生到林茂生、蔣渭水︰族與國撕裂後的台灣與祖國大陸的關聯性
第六章 “台獨”理論與民族分裂
第一節 乙未割台與“台灣民主國”︰“台獨”理論對台灣史的歪曲
第二節 政治自治與非暴力抵抗︰“台獨”論者對台灣議會設置請願運動的臆測
第三節 “文化自治”與“台灣獨立”︰抗日運動在台灣的不同路徑
第四節 台灣光復與“二二八”︰從地方自治到“台獨”的“高度自治”
第五節 “台灣民族”與“中華民族”︰民族認同在島內外的對峙
第六節 從文化復興到“台灣意識論戰”︰“台獨”力量的集聚與泛濫
第七章 文化認同、差異政治與“一國兩制”——兼評蕭新煌的《新台灣人的心︰國家認同的新圖像》
第一節 統一多民族國家在經濟全球化時代的認同危機︰問題的提出
第二節 經濟全球化時代的文化認同和被認同的文化
第三節 統一多民族國家內部的差異政治與“一國兩制”構想的認同基礎
序
中國社會科學院民族學與人類學研究所是一個多學科、綜合性的研究機構。從學科的設置和專業方向來看,包括了馬克思主義研究、歷史學、語言學、民族學、社會文化人類學、經濟學、宗教學、文獻學、政治學、法學、國際關系、影視人類學、民俗學、古文字學等,還包括蒙古學、藏學、突厥學等專門的學科。這些學科和專業方向的多樣化構成了研究所的多學科、綜合性特點,而這些學科的研究對象則是人類社會民族現象及其發展規律,著重于對不同歷史階段和不同含義的民族共同體(people、ethnos、nationality、nation、ethnic
group)及其互動關系的研究,顯示了研究所諸多學科的共同指向。研究所以民族學和人類學冠名的目的是為多學科建構一個共同的學術平台,在研究對象統一性的基礎上實現多學科的互補與整合,在多學科的視野中建立綜合性研究優勢,增強中國民族學和人類學的學科性發展。
人類社會的民族現象及其所伴生的民族問題,是人類社會最普遍、最復雜、最長久,也是最重要的話題之一。中國是世界上古代文明延續不斷的東方國度,也是統一的多民族國家。在數千年的發展進程中,多民族的互動關系不僅是歷朝各代最突出的社會現象之一,而且也是統一的多民族國家形成和不斷發展的重要動能。因此,中國幾千年來的民族現象和各民族間的互動關系,為我們解讀人類社會的民族現象及其規律性運動提供了一個相當完整的古代模式。《禮記‧王制》中說︰
凡居民材,必因天地寒暖燥濕、廣谷犬川畀剞,民生其間者異俗;剛柔、輕重、遲遞異齊,五味異和,器械異制,衣服異宜。修其教不易其俗,齊其玫不易其宜。中國戎夷,五方之民,皆有性也,不可推移。東方曰夷,被發文身,有不火食者矣;南方曰蠻,雕題交趾,有不火食者矣;西方曰戎,蓨發衣皮,有不粒食者矣;北方曰狄,衣羽毛穴居,有不粒食者矣;中國、夷、蠻、戎、狄,皆有安居、和味、宜服、荊用、備器;五方之民,言語不通,嗜欲不同;達其志、通共欲,東方曰寄,南方曰象,禹方曰狄囅,北方曰譯。
這就是中國先秦文獻中所記載的“五方之民”說,可謂中國最早的具有民族志意義的記錄。它所提示的內涵,對我們今天認識和理解民族現象也是啟迪頗多的。例如,構成民族特征的文化差異的自然基礎是生態環境,即在“天地寒暖燥濕”、“廣谷大川”等不同生態環境中生存的人類群體“皆隨地以資其生”所表現的“民俗”,護方之民”在民居、飲食、服飾、工具、器物等方面的“異制”,不同的語言、不同的價值觀念及其相互溝通的中介(翻譯)等。其中也包括了處理“五方之民”互動關系的古代政治智薏,即“修其教不易其俗,齊其政不易其宜”。可以說,中國是一個有民族學傳統且民族學資源十分豐富的國家。
古往今來、時過境遷,今天的中國已經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正在努力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推進中國特色社會圭義現代化進程。這一進程正在展示現代民族進程的發展前景,它同樣會為現代人類社會的民族現象及其發展前景提供一種範式,也就是中國解決民族問題的成功例證。當然,我國正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發展進程中,在解決民族問題方面,我們不僅面對著中國56個民族共同發展繁榮的歷史重任,而且也面對著全球化時代多民族的大千世界。無論是內政治理,還是融人國際社會,廣義的民族問題仍舊是我們需要高度重視的課題。當代中國民族問題的基本特征和普遍反映是經濟文化的發展問題,這是由當代中國社會所處的發展階段及其基本矛盾所決定的。同時,我們也面對著一些棘手的問題,如“台獨”問題、達賴集團問題、“東突”勢力和國際恐怖圭義問題,以及世界範圍和周邊國家民族問題的交互影響。這兩個方面的閌題為我們提出了責無旁貸的研究任務。履行這一職責需要我們付出多方面的艱辛努力,其中學科建設是最重要的保障。
科學化是學科建設題中之意,任何一門學科只能在科學化的過程中實現發展。中國的學術傳統源遠流長,也形成了諸多學科性的研究領域。近代以來,隨著西學東漸,中國的學術事業在不斷吸收西方科學規範的過程中逐步形成了現代學科的分化,其中民族學、人類學也取得了很大程度的發展。自20世紀70年代末中國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的哲學社會科學事業在與世界學術領域交流互動的過程中取得了新的發展和顯著的成就,哲學社會科學在認識世界、傳承文明、創新理論、資政育人、服務社佘等方面否可替代的作用,得到了黨和國家的充分肯定。但是,能否充分地發揮哲學社會科學各學科的這種作用,涉及諸多因素,而學科建設所包含的指導思想、基本概念和範疇、學科理論、研究方法和學術規範等方面的內容是具有重要意義的。體現這些基本要素的研究成果,不僅對推進學科建設至關重要,而且也是繁榮發展哲學社會科學事業不可或缺的內在條件。中國社會科學院重點學科建設工程的啟動,是進一步繁榮發展哲學社會科學事業的重要舉措。我所推出的“中國社會科學院重點學科‧民族學與人類學研究系列”是貫徹落實這一重要舉措所做出的一種嘗試。
如上所述,我研究所是一個多學科、綜合性的研究機構,經過學科調整和研究室重組,研究所內的大部分學科都納人了重耳學科建設工程,如民族理論、民族歷史、民族語言、語音學和計算語言學、民族學(社會文化人類學)、世界民族等學科和諸多專業方向。因此,這套叢書的出版及其所關涉的研究內容也體現了多學科的特點。這套叢書根據基礎研究和應用研究並重的學科建設要求,或以學科或以專題反映我研究所科研人員新近的研究成果。根據“中國社會科學院重點學科建設工程協議”的要求,在今後幾年中,我研究所列人工程範圍的學科和專業方向將完成一系列具有重要理論價值和現實意義的研究課題,而這套叢書則主要反映這一過程中的階段性學術成果。
2003年,我國獲得了國際人類學與民族學聯合會第十六屆世界大會的舉辦權,這對中國的民族學和人類學以及廣義的民族研究事業來說是一次重大的發展機遇,也是與來自世界各國的民蔟學家、人類學家進行廣泛對話和空前交流的機會,同時這也意味著是一次挑戰。我們不僅需要展現中國各民族的現代發展成就,而且需要在民族學、人類學研究方面推出一批又一批引人注目的高水平研究成果。因此,加強民族學、人類學的學科建設,整合傳統民族研究的學科姓資源,做好充分的學術準備,是今後幾年我國民族學、人類學界的重要任務。從這個意義上說,這套叢書的陸續出版,在一定程覃上也將體現我嚴究所為迎接這次世界大會所進行的學術準備。
在此,幫們非常感謝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對這套叢書的出版給予大力支持和真誠幫助,也期待著廣大讀者給予關注和指正。
中國社會科學院民族學與人類學研究所所長
郝時遠
2004年6月
人類社會的民族現象及其所伴生的民族問題,是人類社會最普遍、最復雜、最長久,也是最重要的話題之一。中國是世界上古代文明延續不斷的東方國度,也是統一的多民族國家。在數千年的發展進程中,多民族的互動關系不僅是歷朝各代最突出的社會現象之一,而且也是統一的多民族國家形成和不斷發展的重要動能。因此,中國幾千年來的民族現象和各民族間的互動關系,為我們解讀人類社會的民族現象及其規律性運動提供了一個相當完整的古代模式。《禮記‧王制》中說︰
凡居民材,必因天地寒暖燥濕、廣谷犬川畀剞,民生其間者異俗;剛柔、輕重、遲遞異齊,五味異和,器械異制,衣服異宜。修其教不易其俗,齊其玫不易其宜。中國戎夷,五方之民,皆有性也,不可推移。東方曰夷,被發文身,有不火食者矣;南方曰蠻,雕題交趾,有不火食者矣;西方曰戎,蓨發衣皮,有不粒食者矣;北方曰狄,衣羽毛穴居,有不粒食者矣;中國、夷、蠻、戎、狄,皆有安居、和味、宜服、荊用、備器;五方之民,言語不通,嗜欲不同;達其志、通共欲,東方曰寄,南方曰象,禹方曰狄囅,北方曰譯。
這就是中國先秦文獻中所記載的“五方之民”說,可謂中國最早的具有民族志意義的記錄。它所提示的內涵,對我們今天認識和理解民族現象也是啟迪頗多的。例如,構成民族特征的文化差異的自然基礎是生態環境,即在“天地寒暖燥濕”、“廣谷大川”等不同生態環境中生存的人類群體“皆隨地以資其生”所表現的“民俗”,護方之民”在民居、飲食、服飾、工具、器物等方面的“異制”,不同的語言、不同的價值觀念及其相互溝通的中介(翻譯)等。其中也包括了處理“五方之民”互動關系的古代政治智薏,即“修其教不易其俗,齊其政不易其宜”。可以說,中國是一個有民族學傳統且民族學資源十分豐富的國家。
古往今來、時過境遷,今天的中國已經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正在努力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推進中國特色社會圭義現代化進程。這一進程正在展示現代民族進程的發展前景,它同樣會為現代人類社會的民族現象及其發展前景提供一種範式,也就是中國解決民族問題的成功例證。當然,我國正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發展進程中,在解決民族問題方面,我們不僅面對著中國56個民族共同發展繁榮的歷史重任,而且也面對著全球化時代多民族的大千世界。無論是內政治理,還是融人國際社會,廣義的民族問題仍舊是我們需要高度重視的課題。當代中國民族問題的基本特征和普遍反映是經濟文化的發展問題,這是由當代中國社會所處的發展階段及其基本矛盾所決定的。同時,我們也面對著一些棘手的問題,如“台獨”問題、達賴集團問題、“東突”勢力和國際恐怖圭義問題,以及世界範圍和周邊國家民族問題的交互影響。這兩個方面的閌題為我們提出了責無旁貸的研究任務。履行這一職責需要我們付出多方面的艱辛努力,其中學科建設是最重要的保障。
科學化是學科建設題中之意,任何一門學科只能在科學化的過程中實現發展。中國的學術傳統源遠流長,也形成了諸多學科性的研究領域。近代以來,隨著西學東漸,中國的學術事業在不斷吸收西方科學規範的過程中逐步形成了現代學科的分化,其中民族學、人類學也取得了很大程度的發展。自20世紀70年代末中國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的哲學社會科學事業在與世界學術領域交流互動的過程中取得了新的發展和顯著的成就,哲學社會科學在認識世界、傳承文明、創新理論、資政育人、服務社佘等方面否可替代的作用,得到了黨和國家的充分肯定。但是,能否充分地發揮哲學社會科學各學科的這種作用,涉及諸多因素,而學科建設所包含的指導思想、基本概念和範疇、學科理論、研究方法和學術規範等方面的內容是具有重要意義的。體現這些基本要素的研究成果,不僅對推進學科建設至關重要,而且也是繁榮發展哲學社會科學事業不可或缺的內在條件。中國社會科學院重點學科建設工程的啟動,是進一步繁榮發展哲學社會科學事業的重要舉措。我所推出的“中國社會科學院重點學科‧民族學與人類學研究系列”是貫徹落實這一重要舉措所做出的一種嘗試。
如上所述,我研究所是一個多學科、綜合性的研究機構,經過學科調整和研究室重組,研究所內的大部分學科都納人了重耳學科建設工程,如民族理論、民族歷史、民族語言、語音學和計算語言學、民族學(社會文化人類學)、世界民族等學科和諸多專業方向。因此,這套叢書的出版及其所關涉的研究內容也體現了多學科的特點。這套叢書根據基礎研究和應用研究並重的學科建設要求,或以學科或以專題反映我研究所科研人員新近的研究成果。根據“中國社會科學院重點學科建設工程協議”的要求,在今後幾年中,我研究所列人工程範圍的學科和專業方向將完成一系列具有重要理論價值和現實意義的研究課題,而這套叢書則主要反映這一過程中的階段性學術成果。
2003年,我國獲得了國際人類學與民族學聯合會第十六屆世界大會的舉辦權,這對中國的民族學和人類學以及廣義的民族研究事業來說是一次重大的發展機遇,也是與來自世界各國的民蔟學家、人類學家進行廣泛對話和空前交流的機會,同時這也意味著是一次挑戰。我們不僅需要展現中國各民族的現代發展成就,而且需要在民族學、人類學研究方面推出一批又一批引人注目的高水平研究成果。因此,加強民族學、人類學的學科建設,整合傳統民族研究的學科姓資源,做好充分的學術準備,是今後幾年我國民族學、人類學界的重要任務。從這個意義上說,這套叢書的陸續出版,在一定程覃上也將體現我嚴究所為迎接這次世界大會所進行的學術準備。
在此,幫們非常感謝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對這套叢書的出版給予大力支持和真誠幫助,也期待著廣大讀者給予關注和指正。
中國社會科學院民族學與人類學研究所所長
郝時遠
2004年6月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
新書87折$2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