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歷史進入了二十一世紀,中國學界突然對古今之爭發生了極大的興趣,據說,我們應該思考的不是中西之爭,而是古今之爭。《現代性與柏拉圖》這本書也以其獨特的視角加入了這場大辯論之中。本書作者自覺地站在了柏拉圖的立場上,將古今之爭看成了柏拉圖主義和反柏拉圖主義之爭。力圖接續柏拉圖的思考,在當代人中復活這位典型的古代的的生合,從而重新挑起哲學領域的古今之爭。或許我們能夠通過這本書,重新恢復對那些已經被認為不值一提的問題的興趣。
 

目錄

中文版序言
第二版序言
序言
導論
第一部分 “抽象的思想——具體的感性”:現代中的文化與自然的對立
第一章 自由與無規定性使得人成為文化的存在者嗎?或者:古代為什麼看起來陳舊了
第二章 “健全的理智”與自然—文化的對立
第二部分 對柏拉圖和亞里士多德而言,“具體的思想”作為一種倫理、政治和經濟文化的前提
第一章 從近代理性的視角來解釋“古代”
第二章 一種區分哲學的認識論原理
第三章 抽象的意識—具體的思想:在一種區分哲學中超越情感與知性的對立
第四章 意識哲學的和區分哲學的分析中的心靈
第五章 意志的不同形式與它們對認識的依賴
第六章 在柏拉圖和亞里士多德那里情感教化的審美、倫理和政治意義
第七章 理論與實踐:柏拉圖和亞里士多德將國家和社會理論奠基于人的理論
第八章 人的自我保存的進化生物學條件與自我實現的理性條件——為重估理性而辯護
結語 歐洲合理性的兩種基本形式——一種比較的嘗試
第一章 “古今”之爭
第二章 柏拉圖—亞里士多德的和希臘化時期的合理性理解之間的典型區分
文獻索引
內容索引和人名索引
 

我非常高興,能夠給中國的讀者提供這樣一份研究,它致力于一個問題,而這個問題巨大而深遠地影響了,並且常常是消極地影響了歐洲的現代和它自己的歷史的關系,以及整個西方現代和陌生文化的關系。這涉及到歐洲哲學史中對理性的理解上的差異,這一點是哲學史的書寫中幾乎沒有注意到的,而它對批判性地評判所謂的“啟蒙”——現代為自己,並且只為自己而要求它——具有核心意義。

因為這一差異導致了歐洲精神史上最重要的文化斷裂,“現代”與中世紀以及古代的斷裂,它同時提供了最重要的標準,而西方現代至今依然部分依此來與其他非“現代”或者尚未“現代”的文化劃清界限。

歐洲哲學的歷史常常被描述為發展的歷史。據說,它始于素補狀態。人的思維還沒有自我“意識”,它是朝向外部的,朝向事物的.它將它以為存在著的秩序和關聯視為事物的秩序本身。只是在走了很多彎路之後,人們才洞察到,思維應該不是始于事物,而是始于自身。只有通過認識自身以及由此而揭示世界的方法,認識論上素樸的狀態才會被克服,並且達到被啟蒙的反思狀態。我們所知道的“事物的秩序”並非事物的秩序本身,它是由我們的思斐所造就和構造的。這樣,很多人都相信,只有經過歐洲的近代,經過笛卡兒,並且經過因為他才可能的“啟蒙”,才能達到這一狀態。從此,思想首先致力于自身,並且認為由此而達到總是不斷更新的、批判性的、懷疑的自身反思的更高階段。

正是這個關于人類精神發展的觀點才導致了“現代”與“古代”的文化斷裂。據此,古代和中世紀看起來還屬于現代的素樸的、束縛于直觀的前階段,在這一階段,人們還不知道他理性的自我規定和自主性(由此“還不”知道所有今天被稱為“人的份值”的那些價值)。根據這種觀點,不僅歐洲的古代和申世紀嚴格地區別于現代,同樣的距離也曾經分害J了,並且許多人相信,現在分割了西方的現代和所有那些文化,它們並沒有打上它的烙印,或者(所謂)只是在通往“現代”的道路上。

在一個長期的研究項目中,我與同事以及學生合作考察了,這一判斷具有怎樣的歷史起源,那些應該為這一判斷辯護的實質根據是什麼。土個核心的、追根溯源很好地證明了的成果是,這一判斷是偏見。在古代就已經有大量的文本,在它們之中,思想本身和它的行為成了主題。這些文本常常顯示出極其高度的反思水平。在“現代”之前的時代,還沒有思想關于自身的啟蒙,因而也沒有人對他的獨立性和“尊嚴”的認識,這種觀點根據精心考據而證明是錯誤的(即使對人的獨立性和他的尊嚴存在何處的解釋,並非在非本質的意義上不同于西方現代的解釋)。

當然,在關于什麼使得人成為賦有理性的存在者這個問題上,除了具體方面的許多不同看法,在古代就已經有了一種根本的差異。

根據柏拉圖、亞里士多德和受到他們影響的古代和中世紀的哲學學派,思想的基本行為被描述為區分行為。誰想要認識事物,就要把握事物,它本身自為地得到區分。這樣,區分的標準被視為思維的標準。根據這一標準,柏拉圖和亞里士多德建構起了一個科學體系,它從純粹的思維概念本身一丁據此,它能夠考察,事物是否屬于下個統一體——直到最簡單的感知和感受形式,襄括了人的所有活動,它使得人能夠被理解為一個一和整體,盡管人有許多能力。但是,不僅在這一體系中人能夠被把握和統握為統一體,這種對理性的理解也為不同文化之間出奇機變的、富有成效的相互理解提供了基礎。雖然在公元前3OO年左右, 拉圖和亞里士多德被排擠出了文化圈子,而在公元200年左右,他們的科學體系卻不同尋常地枝繁葉茂。它不僅從希臘傳播到羅馬,而且遍及下一首先是通過所謂七種自由技藝(artes liberales)的學院教育——整個羅馬帝國,它在帝國終結之後仍然活了下來,為從波斯東部直到西班牙茼部的伊斯蘭文明所接受,並且在拉丁的西部直到中世紀終結都一直構成了一切教育——包括科學和藝術教育——的基礎。根據這種形式的理性的文化的相互理解,其特殊性在于,人們不是在個別的歷史的鮮明特征中,而是在一種理性的共性中尋找文化之間的聯系,這種理性提供了結合性的因素}但它的運用卻是可以多種多樣的。以這種方式,不同宗教之間的橋梁也可以搭建起來了。來自猶太教、基督教和伊斯蘭教的主導哲學和神學的理論家都會同意,對神的無限理性的經驗可以由不同宗教通過不同的方式來達成,各自根據屬于某種宗教的成員們總是有限的經驗視域。宗教曾經源自這卞洞見,它們應該相互學習,而非彼此斗爭。

……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87
    $2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