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古民居

桂林古民居
定價:288
NT $ 251
  • 作者:唐旭 謝迪輝
  • 出版社: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 出版日期:2009-08-01
  • 語言:簡體中文
  • ISBN10:756338653X
  • ISBN13:9787563386536
  • 裝訂:平裝 / 207頁 / 普通級 / 全彩印刷 / 初版
 

內容簡介

本書收錄桂林地區有代表性的的古居民三十桂林古居民余處,配以三百余幅實景照片和多幅手繪平面圖,生動展示桂林古居民的歷史、人文底蘊,建築、營造風格,工藝、技術特色,以及院落、街巷風貌,多角度、全方位的彰顯桂林古居民建築之美。

作者歷時二載,實地測繪、拍照,采集文字、圖片、口述史料,將桂林古居民這一珍貴遺存記錄在案,以利保護、修復、開發,為學者研究提供扎實的第一手材料,引領更多的人生走進桂北建築,采擷時光隧道中散落的古韻華章。建築文化,是桂林文化的重要組成;桂林傳統居民建築文化,乃是名城山水甲天下的基礎。在桂林及其周邊所轄十二個縣的廣闊土地上,分布著大量明清、民國時期民居,其獨特的營造法式和空間組合,與桂林地區的生態環境可謂相得益彰。
 

目錄


第一篇 桂音古韻︰桂林古民居建築之美
1.選址與分類
2.單體建築‧群體建築
3.平面構成
4.間架
5.木構架
6.牆
7.屋面
8.樓面
9.鋪地
10.柱
11.柱礎
12.梁枋
13.柁墩駝峰瓜柱與角背
14.檁木與椽木
15.雀替
16.內檐隔斷
17.太師壁
18.大門形制
19.板門
20.屏門
21.隔扇門
22.門檻
23.窗
24.藻井
25.裝飾
26.水井
27.排水
28.漏明牆
29.千欄
第二篇 民居雅築︰走讀桂林覓遺珠
明清時期古民居
1.南新古民居
2.舊縣古民居
3.朗梓古民居
4.龍潭古民居
5.興坪漁村
6.江頭村古民居
7.長崗嶺古民居
8.大圩古民居
9.熊村古民居
10.榜上古民居
11.秦家大院古民居
12.沛田村古民居
13.月嶺古民居
14.錦頭古民居
15.崇山古民居
16.木村屯古民居
17.三皇進士府
18.銀龍古寨古民居
19.榕津古建築
20.周渭祠
21.朗山古民居
民國時期民居
1.李宗仁故居
2.李宗仁官邸
3.白崇禧故居
4.白崇禧公館
5.李濟深舊居
6.黃旭初公館
7.八路軍桂林辦事處舊址
8.徐悲鴻故居
少數民族民居
1.平安壯寨
2.銀水侗寨
3.白面瑤寨
第三篇 桂林古民居的保護
後記
參考文獻
 

民居是人們生活、居住的處所,是一定歷史發展階段社會經濟的物質形態,是建築技術、藝術和文化的結晶。它直接顯示出人類的藝術創造,並體現人與自然、社會之間的緊密聯系。

桂林地處廣西北部,包括桂林市區及所轄的臨桂、陽朔、靈川、興安、全州、灌陽、資源、龍勝、永福、荔浦、平樂、恭城十二個縣,土地面積約27809平方公里。桂林歷史悠久,文化形態多樣;境內群山連綿,河流密布,山地、丘陵、平原俱存;全年平均氣溫較鎬,日照充中,雨量充沛,冬寒夏璁;溫暖濕潤的氣候加上山川交織的地形,山林蔥郁,植被茂盛。正是基于這種特有的自然環境、氣候、地理、歷史、文化及多民族雜居等因素,桂林古民居形成了形態多樣、布局自由、類型豐富等特征,成為桂林寶貴的文化財富。

歷史造就民居,民居承載歷史。

桂林古民居的悠久歷史長河里,無處不閃耀著桂林勞動人民的智慧,無處不凝結著時代經濟、文化、技藝的碩果。桂林除少量明代民居斷垣遺存外,大量留存至今的是清中期至民國初年的古建築,這是本書所謂桂林古民居的時間限定。

桂林現存古民居就其所有者而言,原分屬豪門望族(灌陽月嶺民居、陽溯舊縣民居)、達官貴人(靈川江頭村民居、臨桂李宗仁兩江故居、會仙白崇禧故居)、普通商賈(靈川大圩古鎮、長崗嶺古民居)以及一般民眾(龍勝白面瑤寨、銀水溝侗寨)。其中年代最久運者距今二三百年(灌陽嶺民居、靈川江頭村民居),最短的也有七八十年歷史(臨桂會仙白崇禧故居)。數百年前的房屋,至今尚能正常居住,充分體現了桂林古民居經久耐用、牢固的特點。

據記載,靈川江頭村周氏宗祠建設周期歷時六年(1882—1888年),做工精細,用材講究,設計十分巧妙。以牆為例,底層用條石作基礎,牢固而不易塌陷;石基上用青磚砌成實牆,解決防潮、防水、承重難題;再片上砌成斗子牆,既減輕牆體自身重量,又起到隔熱作用。房屋建設中,人們非常重視因地制宜。比照現狀,在我國,20世紀90年代興起大規模的卓越在改造“運動”上世紀五六十年代的建築已基本被拆除,前人三十年的建設成果,被我們用二十年砸爛。據專家預計,我國城市很我鎬樓將在七十至一百年後報廢。屆時,我們的子孫又要將它們炸毀,推倒重建,這是多大的浪費啊!為什麼我們優秀的勞動成果得不到應有的保護?為什麼我們桂林古民居數百年後還能惠及子孫?這些問題足以令建築界深思。

文化是需要傳承的。桂林古民居作為一種獨特的地方建築文化同樣需要一代一代人的傳承和發揚光大。桂林古民居大都是深宅大院,它們保留著中國傳統建築的布局和風格,秦磚漢瓦,木柱木梁。然而歷經歲月滄桑,這些古民居出現了不同程度的損毀。尤其是解放以後,有相當部分古民居被分給當地村民,一院數戶人家居住。由于受經濟條件的限制,除列入市縣重點文化保護單位的民居外,大部人奼 院因年久失修,牆體開裂、傾斜、木柱腐爛、搖搖欲附,壁畫變色、脫漆、花窗殘缺、破損……其風貌不復當年。如任其損毀,勢必逐步消失,不復存在。為了用文字與圖片記錄這些宅院的風貌,我們歷時兩年,冒著嚴寒酷暑,收集整理本書,目的在于讓世人知道,桂林還有如此燦爛輝煌的建築文化,並希望引起各級政府的重視;桂林的建築文化多麼需要傳承和保護!

……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87
    $251